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18世纪末英国的“公共卫生专家”称曼彻斯特“比得上伦敦,而就穷人拥挤在令人作呕、黑暗潮湿、狭小不堪的住宅(这是繁殖疾病的非常肥沃的土壤)的稠密情况而言,曼彻斯特不幸也赶得上,甚至超过了伦敦。”由此可见,曼彻斯特有如此堪比伦敦的“地位”是因为( )A、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革新 B、电力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 C、工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比高 D、城市建设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
-
2、如图为某学生所绘制的16、17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示意图。其中的①②最有可能是( )A、①香料、黄金②玉米、南瓜 B、①大麦、小麦②橄榄、琉璃 C、①纸张、瓷器②象牙、烟草 D、①丝绸、茶叶②黑奴、咖啡
-
3、《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用双翼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知,高丽王朝( )A、在光宗时期初步统一朝鲜半岛 B、效仿中国唐朝,改革选官制度 C、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D、引入儒家思想,社会风气大变
-
4、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依据“腓尼基人和卡德摩斯王一同来到希腊,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还有书写这门技艺”,表示“我相信,古希腊人在腓尼基人到来之前,并不会书写。”由此可知( )A、腓尼基人创造了古代希腊文明 B、腓尼基国王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C、希腊字母可能源于腓尼基字母 D、文明间交流互鉴促进地区发展
-
5、某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时指出“这种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属于这一“发展模式”的经济举措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建立苏维埃政权
-
6、阅读历史地图需要运用图例。如图图例能够反映德国疆界的一次变化。这一疆界变化直接基于(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国际联盟盟约》内容 C、华盛顿会议的举行 D、《凡尔赛条约》的规定
-
7、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德国总理特奥巴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未做好战争准备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对战争充满乐观 C、索姆河战役打破了这些幻想 D、英、德两国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
8、1801年英国农业雇佣人口为170万,而当时工业雇佣人口为140万。其后,虽然农业雇佣人口在绝对值上并未减少(1871年仍然有180万),但是工业雇佣人口则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1841年,英国工业雇佣人口达到330万,1871年则达到530万。这一数值变化主要在于( )A、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利的增加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黑奴贸易下人口的大规模转移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9、近代某部文献规定:“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制订”。这些条款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该文献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D、《独立宣言》
-
10、如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中期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场景,他们当时都被冠以“奴隶的解放者”称号,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和美国 B、美国和俄国 C、法国和德国 D、意大利和日本
-
11、他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他的这些思想后来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政府实行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他是( )A、亚当·斯密 B、洛克 C、康德 D、欧文
-
12、“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打破了旧的天堂,使《圣经》上描述的上帝创造的东西,看来是属于无稽之谈。他们希望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并且认为人居住在一个既可理解又可驾驭的世界里。这些认识对欧洲社会的世俗化作出重大的贡献,为欧洲政治权力和这个时代许多新的智力争论开道。”材料意在强调( )A、18世纪理性化思维方式成熟 B、科学革命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C、神学在对抗科学中彻底瓦解 D、王权加强源于近代科学兴起
-
13、15、16世纪之后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有着鲜明的发展轨迹:对海岸线精确测量,将陆地和海洋二分,各大陆的轮廓线日益清晰,同时还将陆地主权的专属特性延伸到船只和航道。与世界地图的这一“发展轨迹”密切相关的有( )
①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国际贸易发展 ④垄断组织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由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的航线是( )A、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好望角 B、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东方 C、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D、从西班牙一路西行的环球航线
-
15、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王室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速了商品在世界范围流动 B、得益于西欧专制君主的支持 C、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 D、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
-
16、某一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这部分意大利学者所处的“某一时期”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
17、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由此可见,阿拉伯帝国( )A、通过文化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B、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形成繁荣的阿拉伯文化 C、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 D、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己任,推动文艺复兴的进程
-
18、“在日耳曼人社会的一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任命与被任命、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靠着忠诚与契约关系维持的相互平衡与制约的关系。”这里的“他们”指( )A、国王与教皇 B、将军与武士 C、庄园主与农奴 D、封君与封臣
-
19、如图为古代世界某帝国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疆域示意图,该帝国( )A、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B、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C、凭借强大的军队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海 D、政治中心所在地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
20、公元6前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为这一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 )A、佛教 B、婆罗门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