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陈公博当年写的游记《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用隐晦的语言记述了这次会议,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 年7月23 日。由此可见( )A、游记和回忆录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要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
2、某次会议纠正了党的“左”倾领导在军事上的错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在革命中遇到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发生在(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湖北汉口 D、陕北洛川
-
3、有人统计了中央苏区在赣南、闽西的党员成分。赣南的中共党员中,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及商人各占80%、10%和10%,闽西对应的数值分别是60%、13%和10%。由此可推知( )A、农民对“土地革命路线” 的认同 B、民主政权落实“三三制”原则 C、中央苏区入党标准采取区别对待 D、闽西地区工商业发展较为发达
-
4、陈旭麓先生指出:“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然而旧体制却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针对此,中国有识之士的进一步救亡运动是( )A、二次革命 B、建立中华民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
5、18 世纪末至1849年中国国内银钱比价远离其正常波动的范围,形成自清朝建立以来货币流通领域内空前严重的银贵钱贱的问题,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量赔款导致 B、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促进了中国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原因在于西方工业品在华的大量销售
-
6、下表为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此情况发生于( )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
7、论及近代某一思想,有学者指出:“这是近代中国最具远见卓识的救国思想之一,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引进西方器物的新风尚,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中的思想先导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这一思想指的是( )A、三民主义 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托古改制 D、师夷长技以制夷
-
8、“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 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他国夷商仍不得援以为例。”该材料反映英国在华攫取的特权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后获得(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一部分士大夫坚守华夏中心意识和文化至上心理,以“师夷”为耻,认为这是“以夷变夏”。另一部分士大夫则承认西方文明在物质层面上的先进性,通过“师夷制夷”的手段,以“中体西用”为范式和限度走“曲线”保文化的道路。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士大夫们普遍认可西方文明 C、士大夫主张抛弃“中学” D、士大夫代表不同阶级的诉求
-
10、图4为明至清粮食产量和需求量、人均粮食占有量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明至清( )
A、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B、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 C、苛捐杂税日益繁重 D、高产农作物引进失效 -
11、小明对明清进行多角度研究,他收集了以下资料(见图3),请根据小明的收集帮他确定一个主题( )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文明的冲突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D、统治危机的初显 -
12、明朝初年,朱元璋设立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属十三道。监察御史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级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一切失职行为进行弹劾,对所见所闻进行纠察,对政事进行监督。监察御史的设立( )A、扩大了监察御史的权力 B、创新了地方管理体制 C、杜绝了官吏贪污腐败现象 D、规范了中央监察机制
-
13、宋朝从南洋和印度洋、波斯湾进口的“蕃货”,主要以香料、药材、矿产和动植物初级产品为主;而输出品则以手工制成品为主,其中尤以纺织品、瓷器和铜钱为大宗出口商品。据此可知,宋代( )A、海上丝绸之路轮廓初现 B、工商业发展生机勃勃 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国内市场与分工发展
-
14、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结构表(见下表),表中有所缺漏,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
时期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北宋初期
制度创设: ① ;用人方针: 崇文抑武
北宋中后期
困局: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改革:②_____
南宋
③ 与南宋建立; ④ 与宋金对峙
A、①强干弱枝 ②庆历新政 ③澶渊之盟 ④靖康之变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 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 ③ 靖康之变 ④ 绍兴和议 D、①中央集权 ②庆历新政 ③淝水之战 ④大定之治 -
15、宋代农书众多,记录了大量适宜于水田劳作的覆盖土壤改良、除水改良、工程改良等多种新技术门类;记录了优质良种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以及稻麦复种制等新技术。这体现了( )A、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不断增强 B、农业劳作方式发生转变 C、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D、南稻北粟格局已经出现
-
16、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 “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A、保障了吏治清明 B、标志着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 C、规范了国家行政 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
-
17、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如图2),根据壁画及其简介判断该壁画( )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
18、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的进步。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原因有( )
①北方战乱,北民南迁 ②全国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③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④南方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9、汉武帝在处理一些重要政事时,依靠一些亲信或宾客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 “中朝” 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A、缓和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B、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 C、调整中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
-
20、韩非子指出: “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 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礼崩乐坏和思想自由 B、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C、王权衰微和诸侯争霸 D、百家争鸣和趋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