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  )
    A、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 B、表明汉与匈奴之间无意继续战争 C、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的友好交流 D、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 2、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朝廷还为博士制作衣冠,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使得太学博士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汉代这些做法(  )
    A、表明政府注重民众教育 B、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 C、说明博士具有极高的行政权力 D、弘扬了社会的清议之风
  • 3、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因地处偏僻,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之国。战国时期秦楚却成为七雄中的强国与其他诸侯争雄,僻处西部的秦国更是“六王毕、四海一”,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上述变化 (  )

    ①增进了华夏认同的民族意识 ②展现了宗法分封制的政治影响力

    ③强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 ④推动了阶级分化和中华文明产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4、下表为某同学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集到秦朝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秦朝(  )

    经济

    政治

    分家拆户

    计户授田

    以户纳税

    丁徭更役

    编户什伍

    乡里制度

    郡县制度

    家国同构为基础的国家治理机构

    A、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B、制度设计使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膨胀 D、分权制衡的理念渗入政治体制
  •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
    A、有助于文化认同 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 C、加剧了诸侯割据 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 6、有学者认为,法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法”的观念,如果说儒家“礼”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别(差别)”上,那么“法”的精神与之相反,则是“同”。据此可知,法家“同”的思想(  )
    A、冲击了血缘和等级关系 B、主张仁政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体现了“天下大同”观念
  • 7、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尖锐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 8、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这反映出,吴国(  )
    A、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B、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 C、同源共祖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 9、《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论语·雍也》“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
    A、王权与神权同等重要 B、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C、对天命神意的批判 D、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 10、商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请问商周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 C、井田制 D、封建地主土地国有制
  • 11、学者许倬云曾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材料说明西周政治特征为(  )
    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宗法制下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周王通过宗族纽带维护中央集权
  • 12、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大门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建立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 13、图1为四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

    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 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 14、海关设在开放口岸,是一个国家对输出入国境货物的监督管理和征收关税的行政机关。近代中国海关,是在列强争夺中国权益的半殖民地时代产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与年代一览表

    通商口岸

    设关年代

    通商口岸

    设关年代

    通商口岸

    设关年代

    上海

    1854

    芝罘

    1863

    秦皇岛

    1902

    广州

    1859

    琼州

    1876

    江门

    1904

    汕头

    1860

    芜湖

    1877

    长沙

    1904

    福州

    1861

    温州

    1877

    安东

    1907

    镇江

    1861

    蒙自

    1889

    满洲里

    1907

    宁波

    1861

    沙市

    1896

    海拉尔

    1907

    天津

    1861

    杭州

    1896

    齐齐哈尔

    1907

    九江

    1861

    苏州

    1896

    哈尔滨

    1907

    厦门

    1862

    梧州

    1897

    长春

    1907

    汉口

    1862

    腾越

    1900

    奉天府

    1907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 概括指出晚清中国海关设置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关设置产生的影响。
  • 15、 如下表为20世纪初的中国,科举制的废除前后出现了如下几种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述

    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18年8月29日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凡入校读书者声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焚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针对材料的几种论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予以解决。(要求:问题具体,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新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7世纪初的唐朝,内部组织结构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近于至善,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的“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专制体制。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
  • 17、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的众多华人、华侨拥有中国及其所在国的双重国籍。1978年,邓小平在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时鲜明地表示反对双重国籍,鼓励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与居住国人民友好相处。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急于冲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C、积极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 D、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18、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后欧洲各国纷纷卷人其中。最终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欧洲混战局面。这场战争被称作最后一场宗教战争, 也被称为第一场国家间战争,这是因为( )
    A、建立以大国协调和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B、此后欧洲国家间的重要战争以捍卫国家利益的名义发起 C、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并宣布侵略战争的反人类罪 D、建立起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 19、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 )
    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 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 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 20、下表相关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朝代

    统治时间

    节妇数

    烈女数

    节妇烈女合计

    隋唐

    326年

    32人

    29人

    61人

    两宋

    316年

    152人

    122人

    274人

    A、隋唐统治者未受到儒家伦理纲常的熏陶 B、宋朝女性伦理观念根植于商品经济发展 C、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 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的伦理观念
上一页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