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

    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材料二: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一条穿越印度洋的通道。同时,横跨大西洋的航线也得到开发,大西洋发展成一个与印度洋相竞争的地区。大西洋上的航海活动使得那个中世纪彼此分裂的世界相互接触与碰撞,从而彻底改变了世界。

    ——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材料一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时搜集到的史料,请分析该史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围绕“新航路的开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中内容为启蒙运动时期两位思想家著作目录的摘录

    书目1

    书目2

    第一章

    第二节论最初的社会

    第六节论社会公约

    第二章

    第二节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节论公共意志会否犯错

    第四节论主权权力的界限

    第八节论人民

    第三章

    第十八节论如何防止政府篡权

    第四章

    第一节论公共意志是不可摧毁的

    第一章

    第一节法治概论

    第六节政体原则与民刑法繁简、审判形式和刑罚

    第二章

    第九节法与防御

    第十一节确立政治自由之法与政体

    第十二节确立政治自由之法与公民

    第三章

    第十九节法与培育民族普遍精神、道德习俗之原则

    第五章

    第二十六节法与调整对象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别的办法”。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次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孕育和滋养,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摘编自张云龙、马淑欣《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表格所体现的政治主张,并举2例说明18世纪的西方国家对上述政治主张的实践情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用世界近代史史实,说明自然科学和思想解放之间的关系。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其王(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地名,即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地区)缴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进入文化停滞的“黑暗时代”。拜占庭帝国却相对稳定为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拜占庭保存和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汲取了斯拉夫人、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的民族文化。并与东方民族与西方宗教的文化相合,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向西扩张,许多优秀的拜占庭古典学者便携带着希腊文、拉丁文的手稿或手抄本,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西欧避难。

    ——摘编自解素蔚《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商品从汉朝到罗马帝国途径的主要海域,排序正确的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 B、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 C、印度洋、黑海、地中海、太平洋 D、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罗马与汉朝交往的情况。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并以拜占庭文化发展为例,总结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意义。
  • 4、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关心社会现实的思想家,他们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分析它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和各种弊端,并汲取前人各种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的理论,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实践的是(     )
    A、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同盟纲领 B、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 C、撰写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 D、在德国投入到了1848年革命的斗争之中
  • 5、19世纪初,英国工厂的全部工人中,成年男性不到1/4,其余均为女工和童工。女工、童工的工资比成年男性工人低。童工每天工作时间长,对身体的摧残加之营养不良,使大多数童工畸形发育,甚至还未成年就已夭折。工人工资越来越低,1806年,棉纺工人周工资200便士,30年后降为90便士。尽管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但这个时期英国的社会贫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引发了一系列工人运动,导致了(     )
    A、资本家企图通过圈地运动缓和社会矛盾 B、政府尝试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C、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 D、欧文在利物浦进行“新和谐公社”实验
  • 6、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时任总统林肯(左)和俄国时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右)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右图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对漫画作者意图解读合理的是(     )

    A、主张美俄合作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B、揭露美俄对抗争夺太平洋的控制权 C、赞扬了二人推动了部分国民获得自由 D、宣扬美国民主优越于社会主义制度
  • 7、《心血运动论》是英国医生和生理学家威廉·哈维(1578-1657)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首次向世人全面地阐述了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它首次将“实验”引入医学并且“认识到身体及其部分是运动的,生命本身也是一系列的运动”因此被列为“医学发展史上十大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首。哈维的成功(     )
    A、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B、建立起新的宇宙观和力学体系 C、极大的冲击了天主教的世界观 D、进入到对人体认知的最高阶段
  • 8、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的卡斯特教堂墙上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引起了德国民众的广泛关注。这场反对销售赎罪券的运动在罗马教廷看来不过是一个偶然,只要沿用镇压异端的办法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路德事件却成为点燃欧洲革命的导火线。从德国开始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     )
    A、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成长 B、通过购买赎罪券反对教廷 C、彻底消灭了基督教会势力 D、成为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
  • 9、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记载:“番薯种出海外吕宋(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番薯传入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遍地栽播番薯的原因是味道鲜美 C、从美洲向外传播番薯始于万历间 D、种植番薯一半充当食物一半药用
  • 10、下图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至右依次是:僧侣、骑士、农民。僧侣等教会人士被视为第一等级,他们关心人们的灵魂,以上帝祈祷为人们服务,他们也是欧洲社会识文断字的阶层;骑士为代表的国王及封建主掌握国家权力,但在社会序列中排在第二等级;农民从事劳动供养以上两个阶层。在本图片中,左边的僧侣似乎正在和骑士交谈,并占据了画面中心,农民则被挤到一边,只能聆听而无资格加入对话。这幅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古欧洲的社会(     )

    A、基督教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B、呈现出了明显的等级化特征 C、农民在领主保护下进行生产 D、骑士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
  • 11、1041年波西米亚的公爵布雷梯斯拉夫一世成为德意志国王亨利三世的封臣,所做的效忠宣誓是,他向国王宣誓,将像封臣效忠于封君一样效忠于国王,以他的一切朋友为友,一切敌人为敌。据此判断,封臣与封君之间关系最恰当的是(     )
    A、等级森严 B、同源共祖 C、同敌共友 D、双向义务
  • 12、《汉谟拉比法典》第219条规定如下,如果内科医生在奴隶身体里进行手术,并致其死亡,他要承担赔偿责任,要用另一个奴隶代替这一个奴隶,赔偿给奴隶主。该条文(     )
    A、保障了公平与正义 B、强调维护奴隶主利益 C、注重协调医患关系 D、借鉴了罗马司法体系
  • 13、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是(     )

    亚洲

    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为半殖民地

    非洲

    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非洲瓜分完毕,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成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

    19世纪晚期,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

    A、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 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C、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D、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展
  • 14、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一般定在18世纪60年代。到1851年,英国为展示其工业成就,在伦敦海德公园水晶宫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近一个世纪里,英国工业革命出现了3波浪潮:第一波浪潮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第二波浪潮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波浪潮是交通工具革命。下列选项的发明创造与成就,和这3波浪潮对应正确的是(     )
    A、水力纺纱机、内燃机、火车 B、珍妮纺纱机、万能蒸汽机、电车 C、工厂制度、万能蒸汽机、飞机 D、骡机、万能蒸汽机、火车
  • 15、17世纪90年代,英国议会根据《财政筹款特别法案》,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英王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成为其股东。该行宗旨“促进广大公众的利益”,规定军费批文除需要议会通过,还需要国王印章。据此判断,此时英国(     )
    A、议会与英王矛盾尖锐 B、英王仍有较大的权力 C、议会需要对英王负责 D、政体需要大变革
  • 16、在伏尔泰看来,理性是自然赋予人的,人的理性是同一的。人的理性能发现物质自然秩序,也可以发现社会的自然秩序……理性也是有差异的,差异的形成有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还有政治和宗教因素,已形成的一些风俗习惯应该使其符合人的理性,由不符合到符合便是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需要理性来推动,用理性来改造现实。从伏尔泰的思想可知,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是(     )
    A、实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自然主义
  • 17、彼特拉克大声疾呼:“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表达了人文主义者(     )
    A、更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B、讽刺了教会的封建与腐朽 C、重视事实的理性思维方式 D、认为人应独立思考与判断
  • 18、15—16世纪西欧国家中,率先突破印度洋传统贸易网络、获得可观利润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荷兰
  • 19、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     )
    A、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B、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C、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D、接受中国政权管辖
  • 20、伊斯坦布尔地处东南欧与亚洲以及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系东西方之间过境贸易的交汇点。奥斯曼帝国占领该地后,基本控制了几条主要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奥斯曼帝国的重税政策导致了(     )
    A、西方人急于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 B、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C、奥斯曼人对伊斯坦布尔进行劫掠 D、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了苛捐杂税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