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学者认为,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先后经历了以西班牙银元为主导(16世纪-19世纪初)、以英镑为中心(19世纪初-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1944年以后)的演变。以下关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班牙银元的主导地位依赖于工业革命后的殖民贸易网络 B、英镑体系的确立得益于英国工业实力、金本位制及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 C、美元取代英镑的直接原因是二战中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掌控西欧经济 D、科技革新对三种货币体系的建立均未产生影响
  • 2、有学者认为:《法国民法典》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已婚妇女财产权需丈夫许可;美国《独立宣言》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却默认黑人奴隶制合法;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仍以财产限制剥夺多数工人的选举权。此言意在说明西方法律制度(     )
    A、以形式平等掩盖社会特权不平等实质 B、封建贵族通过法律特权垄断政治权力 C、繁琐司法程序阻碍公民权利实际执行 D、宗教教义干预立法破坏法律世俗原则
  • 3、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对国际航运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下图,指出由此受益最为显著的航线是(     )

    A、美国纽约→美国旧金山 B、美国纽约→巴西里约热内卢 C、英国利物浦→印度卡里库特 D、法国马赛→埃及塞得港
  • 4、关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阐述:(斯巴达的)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性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材料可说明(     )
    A、公民直接参与城邦决策,通过抽签担任公职 B、权力机构由选举产生,执政官与元老院相互制衡 C、混合政体平衡阶层诉求,兼顾传统权威与平民监督 D、等级代表协商共治,王权依托议会协调贵族与教会
  • 5、下图为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关于该银行的创办最能说明(     )

    A、以传统建筑形式抵制西方金融渗透,以维护民族尊严 B、清末新政期间鼓励实业救国,成为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典型代表 C、通过官商合股模式终结英国汇丰银行在华金融垄断地位 D、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推动中国引进西方新式商业经营形式
  • 6、宋《文献通考》载:“宋制,御史台与谏院并立,掌纠劾百官,肃正纲纪。谏官不专谏诤,亦得弹劾执政。台官则直言无讳,凡宰相以下,皆得奏劾,直达天子。”材料可佐证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
    A、台谏并立,强化分权制衡 B、监察权与相权结合,加强皇权 C、台谏合一,强化中央集权 D、注重地方监察,削弱藩镇势力
  • 7、端午节由来已久,古代各地的端午习俗有,“以五彩丝系臂”祈求“不病瘟”“采艾以为人(人形),悬门户上,以攘毒气”,这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A、以人为本 B、道法自然 C、和而不同 D、厚德载物
  • 8、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海外贸易发达。下列与之相关的史实有(     )

    ①先进的帆索与磁罗盘是其繁荣的技术条件

    ②棉花、香料与带有“胡”字的物种经此路传入

    ③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经此路来华

    ④瓷器作为大宗出口商品主要经海路外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9、中医注重药食同源。古代中国某医学著作记载:“枸杞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所”,甘薯“补匮乏,健脾胃,强肾阴。”据此判断,该医学著作最有可能是(     )
    A、《唐本草》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神农本草经》
  • 10、宋朝的《吕氏乡约》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四大宗旨。清朝的乡约仪式图中,最北边的案上正中放置的为龙牌,又叫圣谕牌,上面写着清朝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讲乡约的时候要对着圣谕牌行礼。对比可知,清朝乡约显著的特点是(     )

    A、更注重道德教化和引导 B、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 C、更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D、由儒学士人教化乡里
  • 11、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创造了众多文明成就。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波斯帝国建立行省制与驿道系统——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苏美尔人发明60进制——用于天文历法和时间的计算 D、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实现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
  • 12、下表分别是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章节目录表(部分)。其章节内容顺序变动的法理内涵是(     )

    章节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第一章

    总纲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国旗、国徽、首都

    A、依法治国 B、国家机构是人民权益的保障 C、中国特色 D、人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础
  • 13、下表为京师大学堂1904年课程设置节选。由此推知,对京师大学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学科分类

    课程举例

    经学

    《周易》《春秋》

    政法

    国际公法、政治学

    文学

    中国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格致

    物理学、化学

    A、推动教育的近代化 B、体现中体西用的办学方针 C、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 D、有利文化传承、交流与创新
  • 14、史载:“户籍之法,率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邻为保。户增减之实,必具于籍。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户籍应留者,每里各为卷,缝注其州、县、里、年、籍,皆以字印之。”据此可知(     )

    ①户籍管理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②户籍管理严格,实行三年一造

    ③此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州县④此时期实行里甲制和邻保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5、古代某官员写了《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自嘉靖以来,赋役日增,民力不堪,逃亡者众……今当更制,合将里甲、均徭、杂泛等项,悉并为一条,概征银两,官为分解,不得额外苛敛。”材料所涉制度是(     )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摊丁入亩 D、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16、《汉书》记载汉武帝最初设置刺史的情况:“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尊承典制……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的是(     )
    A、初期设置的刺史以卑制尊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巡视监察 C、严格依照监察规则问事 D、汉末刺史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材料摘自1933年3月8日《红旗周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相关文章。

    材料一   今年国际无产阶级纪念巴黎公社,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机中举行的……因此今年巴黎公社纪念的意义,是更加重大,而学习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以及苏联无产阶级的伟大的历史创造是更加迫切了。

    材料二   动员党、团、工会及一切群众组织到广大的群众中,经过各种集会、演讲和刊物宣传巴黎公社的意义与教训,并使这一宣传与拥护中国苏维埃,揭穿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谈谈对“特殊的历史时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活动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意义。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北涉县境内存有较多宋代古山寨遗址,表明当时涉县农业开始向偏远山区发展。最晚到元代初期,当地开始以石堰梯田立村,涉县山区“缺水、少土、多石”,而石堰梯田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保持水土、蓄雨保墒、品种选育、轮作倒茬等农业技术,有效适应和改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王金庄的石堰梯田(图)为其中典型代表。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涉县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修建梯田的领导,1952—1955年通过发动群众互助,整修梯田10万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当地更是掀起了垒堰、修滩高潮,其中王金庄表现最为突出。1964年,王金庄二街组织了130名骨干,开进“古辈千年”没有开垦过的岩凹沟,历经40余天,兴建起26亩石堰梯田。之后十余年,王金庄持续兴修岩凹沟,治理高峻沟,开发桃花水岭,新修梯田500多亩。昔日“荒山秃岭草满坡”变成了“层层梯田绕山转”。1984年后,王金庄多数梯田承包到户,梯田建设与整修进入新阶段。1990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到涉县考察,对王金庄梯田给予了高度评价。

    材料三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遗产地形成的“山顶林地—灌丛—石堰梯田—村落—河流/河滩地”景观结构,实现了当地有限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活态传承和利用五谷杂粮15种、瓜果菜蔬28种、野生药用植物72种。其中,花椒、核桃、黑枣、柴胡、连翘等特色农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金庄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当地农业功能向农事体验、生态观光和产品深加工的逐步拓展,进一步为农户生计提供了多种来源与坚实保障。2022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材料摘编自《梯耕智慧》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涉县石堰梯田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涉县梯田建设获得较大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涉县石堰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19、苏俄曾发布指令规定:“农业合作社……有权在国内出售和交换自己生产的以及本社社员生产的农产品,拥有必需的农具和材料,开办加工和销售农产品的作坊、工厂以及其他经济企业。”据此可知,当时苏俄正在推行(     )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新经济体制”改革
  • 20、以下是对新航路开辟后某国家的描述:符合下述全部描述的是(     )

    ①商人和水手正在全世界积极扩展它的经济领域

    ②创立东印度公司,授予其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

    ③在北美洲建有殖民地,首府是新阿姆斯特丹

    A、15世纪的葡萄牙 B、17世纪的荷兰 C、16世纪的西班牙 D、18世纪的英国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