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1924~1928年,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材料表明当时的( )A、解决了工业结构失衡问题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D、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
2、下面是某位同学的部分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表现: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下…影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孕育着更大的冲突…( )A、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形成 B、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D、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尖锐
-
3、“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部发表于1848年的杰出著作的主要价值在于( )A、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B、促成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C、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D、指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向
-
4、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勃朗曾调查了法国19世纪40年代的犯罪率,从区域来看,工业区犯罪人数比农业区犯罪人数多。他认为这是竞争不断制造社会对立的结果,因此主张成立公有制的公社体系,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这反映出勃朗( )A、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B、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构想 C、致力于对工人运动的指导 D、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考察
-
5、“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在工厂里经常闻到许多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机油、棉尘及夜晚蜡烛等发出的恶浊气味……-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从哪里得来的寒热病?回答都是:棉织工厂的工人。”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环境变迁影响人类生活 B、化学工业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C、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缓慢 D、工业化使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
6、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织布厂工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汽车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
7、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这表明(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 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 D、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
8、下列表格中,史实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英国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英国君主立宪制就此形成
B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美国已经获得了完全独立
C
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
D
俄国农奴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俄国进行了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A、A B、B C、C D、D -
9、18世纪美国人的思维中,普遍抱有“权力和自由二元对立”的思想。一方面,权力是一种天生倾向于腐败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的建国者大多相信人性倾向于恶。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 )A、形成了两党交替执政的格局 B、完善了国会的立法体系 C、强化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10、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是( )A、坚持广泛民主性的原则 B、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民意 C、废除或限制君主的权力 D、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
-
11、1792年后,法国革命逐步把爱国主义带到欧洲各地,尽管引发了拿破仑征服下的一些国家不满,但欧洲全境更加重视起公民意识的培养,后拓展到拉丁美洲。这反映出,法国革命( )A、引发了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 B、催生的民族精神影响着美国独立战争 C、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推动了近代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形成
-
12、下表为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下列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表: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
1500
1600
1700
1750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世界总计
373
446
486
671
749
A、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B、美洲作物传入促进亚洲人口大幅增长 C、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人口的稳步增长 D、各大洲的人口数量都在急剧增加 -
13、“哥伦布大交换”是生态史学的一种观点,是一场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下列有关表述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黑奴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 B、中国的丝绸瓷器开始传入欧洲大陆 C、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丰富了世界的餐桌 D、天主教由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
-
14、中世纪的地理观认为世界由一系列“海洋群岛”所环绕,而当时人们所知的只有十余座。未知的岛屿和流传的海岛神话结合在一起对有冒险欲望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失落之岛、“金岛”、“银岛”等一直刺激着欧洲航海人,连哥伦布在航海时也曾试图寻找“失落之岛”。据此可知( )A、《马可·波罗行记》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探险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推动欧洲大航海时代到来 C、欧洲独特的文化氛围影响了早期海上探险活动 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人寻求新的海外市场
-
15、“承久之乱(1221年)后,幕府废立天皇、流放三上皇的处置,是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此后,即使是天皇即位也需要得到幕府的认可”,这表明( )A、日本社会自此陷入混乱中 B、天皇为首的朝廷没有任何地位 C、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D、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
16、国王入城仪式是中世纪后期西欧重要的皇家仪式。国王在视察城镇时,城市会精心做好欢迎准备,竭力营造出喜气洋洋的壮观场景,以表达对国王的尊重和对其统治合法性的承认。尽管迎接国王花销很大,但国王的到来可以给城市带来有价值的回报。由此看出当时的西欧( )A、王权和城市互利互惠 B、王权开始兴起 C、城市开始兴起 D、民族国家形成
-
17、下表腓尼基字母(下表中第一列)及对应的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等符号表。据此推断( )A、希腊字母是现代欧洲文化的源头 B、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得以发展 C、腓尼基在文化上被古希腊所征服 D、战争是腓尼基字母外传的途径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89~1793年的法国妇女运动
时间
概况
1789年
妇女们带头发起面包暴动,挺进凡尔赛,“男人占领了巴士底狱,女人拿下了国王”
《人权宣言》将国民分为两类:“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妇女就是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的“消极公民”
1790年起
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女性俱乐部在法国的城市甚至是农村成立。据统讯,队1789年起,法国共创建了56个妇女俱乐部
1792年
一位妇女向立法议会发表讲话,要求还给妇女“被长期剥夺了的自然权利”“既然妇女和男人分担了革命的风险,为什么不能和男人共享革命的成果呢?”
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机中”。虽然女性被排斥在国民自卫军之外,但她们仍然以各种方式投身到保卫祖国的行列之中
1793年
“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在巴黎成立,该俱乐部规章第一条规定:该社团的目标是“武装自己,为保卫祖国做贡献”;还明确提出“新宪法中有关男性普选权的条件应扩大到妇女身上”
——摘编自蔡黛云《法国大革命中的妇女运动》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阐述完整。)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据部分省、市的调查统计,文化程度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职工占百分之八十左右,一些资本主义“腐而不朽”、社会主义“优而不越”,抱怨我国贫穷落后、怀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杂音在职工中出现。1982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等机构共同发起开展上海市职工读书活动,并设立“职工读书奖”。“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由此开始,它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学习“三史”(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为主要内容,“坚持自愿原则,以自学为主”。198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交流了上海和其他地方开展职工读书活动的经验,倡议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从当年6月开始,各省、市陆续落实中央精神开展读书活动。各单位在基层职工中建立读书小组,将职工组织起来共同读书学习;开展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评、征文、讲座等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参与读书活动;通过表彰读书活动中的先进集体与个人,激励职工持续读书学习。“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读书的队伍,通过读书“把那些扑克迷、象棋迷、睡觉迷、闲聊迷,以及失足者转成看书迷”。
——摘编自梁腾《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运作方式。(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1月,国民党政府制造“皖南事变”,掀起新的反共高潮,对边区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方针。边区市场流通的法币有出无入;边区军民面临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严峻形势。据此,边区政府决定把收回法币作为克服法币不足和弥补财政赤字的对策,并以法币为基金,决心发行自己的货币。1941年1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停止法币行使的布告》,规定带法币出境必须经许可。同年3月18日,边币正式发行。边币面额有:五元、十元、一角、二角、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共十种。光华券逐渐被收回,边币成为边区单一的货币。边区政府坚决禁止使用法币,并收集边区法币向日区抢购物资,迅速健全边区银行组织。除设边区总行外,还在绥德、三边、陇东设立分行,在富县、延长、曲子、延安的文化沟设立办事处。边币从1941年3月投放市场至1943年底,累计发行4307215元。
——摘编自雷甲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货币斗争》
(1)、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时期边区边币发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边币能够在边区成功发行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行边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