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汉代敦煌郡的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邮驿接待机构。“官卒徒御”37人,由啬夫总领其事,还有置丞、置佐以为佐贰,主要负责传递官府公文书信以及军情急报、接待往来各级官员和中外使者等。这反映了(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B、汉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少数民族侵扰边患危机得到解除 D、汉代开创的邮驿制度方便交流
-
2、汉武帝设刺史,重点监察地方官吏,尤其是“二千石”即郡守、诸侯国相等地方大吏,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向朝廷“劾奏”,由朝廷裁决处罚。“监者每二岁一更,常十一月奏事,三月还监焉。”这说明汉代刺史( )A、保障了地方吏治的清明廉洁 B、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 C、提高了对地方监察的有效性 D、实现了地方机构分权制衡
-
3、据睡虎地秦简《田律》记载: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立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顷数已开垦而末耕种田地顷数;禾稼生长期下雨,也要立即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害虫等灾害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这体现出秦朝( )A、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受损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 D、法治保障了农业的发展
-
4、下表为先秦时期三家学派的主张。据表可知,这些主张( )
书名
主张
《论语·学而篇》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德经》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墨子·兼爱上》
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
《管子》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A、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德尚贤 B、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 C、反映了诸子阶级属性相同 D、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 -
5、2016-2017年,在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辨识出半地穴式房址,这些流行于北方的建筑,在南方发现并不太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推断,这些建筑可能是季节性使用,“冬季风大,这些半地穴式房屋更适应居住”。据此可推知,该遗址时期( )A、存在跨区域文化交流 B、北方建筑技艺高于南方 C、蜀地文明的特色鲜明 D、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
-
6、距今约9000年前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玉器;距今5500年左右,玉器被赋予“以玉事神”的内涵。夏商周时代,“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观念逐步发展。其后,经儒家文化演绎,“君子比德于玉”的风尚延续发展,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玉文化得以经久流传。这表明中华文化的( )A、包容性 B、连续性 C、多样性 D、凝聚性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理大发现开启了新旧大陆间大交流。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除看不见的麻风、天花、伤寒等病毒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玉米到马铃薯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
——摘编自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华盛顿会议期间,日美围绕彼此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问题争夺甚为激烈。日美双方就此一问题僵持不下。1931年和1934年,日本先后通过旨在扩充海军军备的“第一次补充计划”和“第二次补充计划”。这种疯狂的造舰活动使日本海军实力急剧膨胀。1934年12月和1936年1月,日本先后废除《华盛顿海军协定》并退出“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到1936年末,日本海军总吨位已扩充至美国的68%,而其中新锐舰艇吨位则达到美国的81%,这为日本实施“南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徐传博《军备竞赛与太平洋战争的起源》
材料二 日本的扩张迅即遭到美国回击,美国开始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和废铁。当时,日本的主要资源大多需从美国进口,因此美国的经济制裁确使军部一时感到不安。但军部的“南进”扩张政策已定,仅此制裁一项无法促其改变。更重要的是,在军部看来,南洋蕴含丰富资源,一旦日本“南进”拿下南洋,即可将南洋资源掠为己有,从而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便无需依赖美国的资源供给。可见,美国的制裁并未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此时的日本确已抱定一心“南进”、对美一战的决心。
——摘编自徐传博《军备竞赛与太平洋战争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军备竞赛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日军备竞赛的影响。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下,国际贸易壁垒得到有效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贸易频率迅速增加,贸易额稳定增长。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跨国公司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制造业由此得到整合。另外,世界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国际组织的相互合作,需要调整经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接踵建立,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赵永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材料二 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西方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不愿看到新兴国家发展,从而以种种“逆全球化”操作进行遏制。借助全球化,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扩张和金融资本跃升,但同时,矛盾风险也在加剧,如金融危机频发、产业空心化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在旧的转嫁矛盾做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美国就采取“脱钩断链”“筑墙垒院”等“逆全球化”疗法。近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比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仍不断下降,新兴国家占比不断提升。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然而,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和能力未能适应新变化,新兴国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凸显“逆全球化”制衡力量不足。
——摘编自丹青《“逆全球化”的成因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逆全球化”的应对举措。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史料一 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这里不仅有充足的阳光,而且有着大批从事种植业的廉价劳动力一奴隶。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分裂的信号,1861年4月,南北战争爆发。
-摘编自李惠胤等《略论“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
史料二 德国国家体制特点及成因(历史解释)史料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
一一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2)、问题依据史料概括德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
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要是指A、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确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的领导地位 D、决定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东欧各国出现了改革的浪潮,其主要原因是( )A、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干涉 C、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D、东欧各国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
13、“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
14、2019年,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美国于8月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引起舆论哗然。当年《中导条约》的签订说明( )A、国际军控体系走向崩溃 B、国际裁军取得重大进展 C、苏联推行战略收缩政策 D、苏美两国就此放弃对抗
-
15、二战后,法国一位领导人曾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A、欧洲通过联合增强实力 B、美欧结盟对抗法西斯 C、强化美国对欧洲的领导 D、申请加入不结盟运动
-
16、他曾担任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主席,在担任墨西哥总统之后,于1934~1940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他”是指( )A、卡德纳斯 B、卡尔德隆 C、桑地诺 D、扎格鲁尔
-
17、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其高举的红黑两色战旗象征着A、自由或死亡 B、打倒美帝国主义 C、非暴力不合作 D、反抗法西斯侵略
-
18、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了高潮,其中下列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A、埃及的抗英斗争 B、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C、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
1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20、英国考古学家哈佛菲尔德说道:“有言道希腊教人为人,而罗马开化人类,这就是帝国的功业;而其采取的形式则是罗马化。”这里“罗马化”理解准确的是A、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 B、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具有开创性 C、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存在一定继承性 D、罗马文化以其先进的法律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