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表所示是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已鉴定的墓彝中,具有随葬石铲、斧、铸等工具的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的数量。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 

    时期

    鉴定墓葬/座

    男性墓葬/座

    女性墓革/座

    中期阶段

    42

    31

    11

    晚期阶段

    7

    5

    1

    A、男女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B、山东地区手工业发达
    C、阶级分化现象较为明显 D、男性主要从事手工业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所示是戊戌变法时期推行的措施。

     

    措施

    政治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裁汰冗员,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裁撤驿站

    军事

    改习洋操, 扩建海军, 实行征兵制; 裁撤绿营

    文教

    开办京师大学堂, 兼习中西科; 开设经济特科;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摘编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1日第1版

    材料二 1898年,晚清时期维新派依托光绪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针对变法运动的形式,变法者的缺点有三:其一、 “卷入经学纷争之无益” “徒然增加了意识形态的争议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加大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而且“学术不正又引发人品不端的联想,继而又使人对康有为改革的动机产生了怀疑”;其二、“全变战略之失宜” “徒然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和加大了反对派的力量”; 其三、 “躁进举措之不当”,增加了对立面,削弱了改革派的力量……戊戌维新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戊戌变法时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戊戌维新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生产和输入香料的国家之一。 由于中国仅能生产麝香、 肉桂等部分香料,因此从汉代开始,所需的大量香料就从阿拉伯、非洲等地区进口。至唐代,香料在医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获得更为广泛的使用。唐代从域外输入的香药更多,其中相当部分来自大食(阿拉伯) 地区。与此同时,沉香等中国特色的香料也对外广泛输出。源源不断的香料船,使广州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场之一。由于广州市舶税收数额相当大,已在唐代财政收入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香料在内的诸多来自阿拉伯等地区的货物已逐渐成为唐政府不得不进口的特需商品,进一步刺激了中阿间香料等互补性商品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景兆玺《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海路香料贸易初探》

    材料二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请座使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时期香料贸易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 4、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旧中国最高年份相比,钢相当于5 倍多,原煤相当于2倍多,机床相当于4倍多。1957年与 1949年相比,原油产量相当于12倍,发电量相当于4.5倍,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这反映了(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城市物价 C、“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积极性
  • 5、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上中国倡导的方针( )
    A、标志我国外交走向成熟 B、成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政治解决
  • 6、1949 年5 月解放军占领上海,胜利之师在雨夜露宿街头。土木工程专家,时任上海工务局副局长的徐以枋后来追忆道“…解放军这样军纪严明,对人民如此秋毫无犯,历史上哪有这样的好军队!”。这反映出( )
    A、全中国的解放已经基本完成 B、党领导的军队赢得了民心 C、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宣告结束 D、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 7、抗战时期,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试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这些举动( )
    A、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 B、有效地牵制日本军队在华的兵力 C、配合了敌后抗日根据的游击战争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 8、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肩章。这一时期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9、1936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意义是( )

    ①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②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④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陈独秀早期推崇英雄主义观念,对华盛顿、拿破仑、蔡松坡、曾国藩…一概加以敬佩。1920年,他则认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这一变化表明(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1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结束。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 B、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本身具有较大缺陷 D、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 12、阅读下列革命党人发布的军事命令。该命令反映的是( )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兴复汉族,驱除满虏。

    ……

    八、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 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 13、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咸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 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装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由此可见,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B、装着泥沙的炮弹 C、明治维新促使日本实力大增 D、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14、陈旭范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国开始政治民主化
  • 15、下表为清朝官方统计的耕地面积及人口数据(部分)。据表推知,当时 ( )

    时间

    全国耕地面积

    全国人口

    顺治七年(1650年)

    约6亿亩

    约 1-1.5 亿

    道光三十年(1850 年)

    约 12.10 亿亩

    约4.1亿

    A、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人地矛盾渐趋紧张 C、西方工业品的大量涌入 D、财政收入日益萎缩
  • 16、明末清初,儒士颜元主张恢复封建,“非封建不能尽天下人民之治,尽天下人材之用”;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这些主张的提出( )
    A、弘扬了民主法制 B、批判了专制集权 C、否定了伦理纲常 D、体现了民本思想
  • 17、下面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

    o洪武五年八月,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

    o洪武十三年七月,倭夷寇劫广州府东莞等县。

    o洪武十四年七月,己巳(年) 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o洪武十七年八月,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A、打击走私活动 B、封锁日本经济 C、限制海外贸易 D、防御倭寇骚扰
  • 18、有学者指出,北宋词多娱宾遣兴之作,自然感发,率性之作;多风花雪月之吟唱,无寄托可供寻觅。南宋词多黍离芰麦之悲苦,多用比兴寄托手法,以费心构思,巧妙安排为主。这反映了( )
    A、时代变化影响文学创作 B、宋词迎合市民生活需要 C、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D、商品经济影响宋词发展
  • 19、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边疆地区经济较快发展
  • 20、据史料记载,通过王安石变法,各地兴修的较大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三十多万顷,北宋府库储存的钱物可供政府二十年的财政支出。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
    A、缓解了财政困境 B、损害了权贵利益 C、减轻了百姓负担 D、实现了富国强兵
上一页 747 748 749 750 7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