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时说“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但同时强调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张之洞在创办企业时声称“华商陋习,常有藉招股欺骗之事,若无官权为之惩罚,则公司资本无一存者矣。”这反映了( )
    A、官商关系制约商业运营 B、近代股份制经营方式引入中国 C、官督商办式广泛推行 D、封建因素影响企业经营近代化
  • 2、读鸦片战争前后上海、汉口两地行会类型构成表,下表反映出晚清时期( )

     

    1840年前的构成

    1840—1911年的构成

    总数

    同业者

    %

    同乡者

    %

    总数

    同业者

    %

    同乡者

    %

    上海

    21

    15

    70

    6

    30

    71

    69

    97

    2

    3

    汉口

    20

    10

    50

    10

    50

    71

    67

    94

    4

    6

    (说明:表中“同业者”指因同种行业关系组成行会;“同乡者”指因乡谊关系组成的行会)

    A、工商业中近代化因素增长 B、民族资产阶级已走向成熟 C、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快 D、列强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 3、据《明史·湖广土司传》记载,“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格顽冥。如不入学者,不准承袭。”该规定( )
    A、旨在通过教化加强边疆管理 B、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 C、反映了明朝教育体系的发展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 4、粉壁是官府向民间颁布法律条文的一种方式。宋代的粉壁多分布在州县衙署门、治所城门、邸店以至乡村村落中,其内容多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有追捕强盗、监督官员等方面的内容。这一做法旨在( )
    A、宣传政府律令 B、规范官员行为 C、教化民众百姓 D、稳定社会秩序
  • 5、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军费开支庞大,财政匮乏。唐王朝相继发行“乾元重宝”“重轮乾元钱”,对“开元通宝”的比价分别为一当十与一当五十。这样,“重轮乾元钱”“乾元当十钱”“开元钱”三钱并行。这一现象在当时( )
    A、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B、解决了市场的钱荒问题 C、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6、唐太宗贞观三年诏令:“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明宣德皇帝令内阁大学士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帖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若内容有不当者,给事中则要求相应部门进行改正。其做法旨在( )
    A、限制宰相权利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实现权力制衡
  • 7、下图是自公元前328年秦国始设丞相至秦王嬴政时期的22位丞相籍贯分布图。这表明秦国( )

    A、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B、选才标准不断改变 C、户籍管理日益松弛 D、地域观念逐渐淡化
  • 8、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制度中存在若干原始民主的遗风,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尚书》记载周穆王告诫官员要谨慎地使用刑罚 B、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初君臣上下一心共创王朝统治 C、西周霸姬簋铭文记载周武王按照宗法原则分封诸侯国 D、《史记》记载周朝专设职官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的歌谣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90年代末,康有为对于以农立国论调批评道;“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 因此力主将中国“定为工国”。他在《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进而提出:“今天下之言变者, 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若决欲变法,势当全变”。梁启超提出“以工立国”。他还斥保护关税政策是“病国之道”,认为自由贸易乃”天地自然之理”。严复出于经济自由的需要,认为政治民主权利乃其保证与前提。

    张謇宣称:“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他指出:“世人皆言外洋人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工固农、商之枢纽”,“非此不能养九州数百万之游民,非此不能收每年数千万之漏卮。”

    对于“依靠国内自筹资金而不必借外债”、“借外债足以引起瓜分”、“让外商赚钱中国吃亏论”、“借外资有回扣损失”等论调,孙中山一一予以了批驳。他还指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因此走出闭关自守的藩篱,以溶入世界性经济之中。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国际地位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

    ——摘编自苏全有《论晚清海洋经济思想的嬗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 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为 280万,到1600年,全国人口则增加到400 万。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显著。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而在生铁量产之前的英国主要利用木料来建造船只,其中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

    材料二 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三 到 1885年,美国洛克菲勒的标准油公司已在美国国内建立了牢固的垄断统治,并把它的 70%的产品远销到国外,它占有了英国煤油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二。英国商人塞缪尔于 1896年成立了石油公司,为了避免被标准石油公司吞并,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同时,在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也发现了石油,苏格兰商人组成了伯马石油公司开采,但是缅甸的石油产量还不到世界总量的 1%。当时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炼制成煤油作为照明的燃料,它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还远没有像后来那样发展起来。

    —摘编自江文娟《略论英国石油工业的早期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7 世纪中期—19 世纪中期英国能源转型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后期英国石油能源生产和使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令人依六国宫室图样重建大批宫殿。于是以咸阳为中心,在渭水之北组成了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决意立万世基业,“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依始皇之意,朝宫上应“天极”。是以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为地上帝王之象征。围绕着它,有象征三公、后妃及其他大臣的星宿。秦始皇以朝宫上应天极,独居前方(北半球宫室南向,故古人以南方为前方),似率领咸阳诸宫室而为之主宰。

    ——史建群《简论中国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朝都城建筑的形制。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 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 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槖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 12 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 11月 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 13、《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所叙乃北宋历史,共十八卷,题名宋李焘著。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为伪书,观点如下:首先《宋史·艺文志》目录及《宋史·李焘传》,均未载此书。第二,体例与《宋史》全文约略相似,而阙漏殊甚。因此,提出,这是民间书房私自刻写的书,因李焘撰有《续通鉴长编》,托其名以售欺也。此书当为元人所作。据此可知( )
    A、考证作者的经历是辨伪的关键 B、官修的正史是史书考辨的重要资源 C、伪书因主观造假不可用作史料 D、历史记载互相矛盾,则必存在伪史
  • 14、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盗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它迫使“不幸的人”逃离家乡,他们在流浪中花光所有积蓄之后成为无产者,无法生活下去,被迫盗窃,因此需要停止圈占土地。由此可见,莫尔( )
    A、将批判对象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B、肯定了无产阶级的作用 C、没有认识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D、忽视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 15、1928年7月,蒋介石在《中国建设之途径》中指出:“战乱初定,以后非照军事组织不能恢复秩序,不能调剂物资均衡,也不能解决国家社会各种问题……所以社会团体的军队化,全国民众有组织有训练,实在是今后救国建国的不二方法”。蒋介石意在( )
    A、为国民党专制统治寻找依据 B、全面实施北伐动员 C、引导国家进入“军政”时期 D、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 16、鸦片战争后,上海“浦滨一带,率皆西人舍宇”。机制棉纺织品、 自鸣钟、望远镜、显微镜、寒暑表、火轮机器、照相术、西医西药、公园、学校、报刊杂志乃至西洋节庆、新式婚礼,纷纷登陆沪上。这说明当时上海( )
    A、外国移民与本地融合度高 B、城市生活的西化 C、已成为西方各国的殖民地 D、经济结构的调整
  • 17、唐代名僧宗密认为,“释教以孝为本”,“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而且还声称“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种,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这可用以说明唐代( )
    A、佛教中国化的趋势 B、道教最受尊崇 C、道教影响儒释思想 D、佛教势力衰微
  • 18、1947 年 4 月,美国政府研究欧洲复兴政策的一个特别委员会认为,“德国被占领地区的经济计划应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协调一致。因此,提倡欧洲联合和经济一体化,必然将苏联排除在外而将西占区德国包括在内,这都是不言自明的”。上述认识可用以说明( )

    ①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模式 ②联邦德国建立的国际背景

    ③杜鲁门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1917 年 7 月底,布什维克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代表大会。定期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所代表的党员不少于全体党员的半数时,该代表大会才能认为有效……中央委员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每年一次。”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民主原则 B、扩大了苏维埃政府的权力 C、有利于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合作 D、推动了列宁主义的诞生
  • 20、19世纪有一条运河的开辟被认为是“恢复通往东方的道路而且成为复活旧商路的重要一步”。但是,开辟这条运河的最初想法“却是由法国人推动的,其最终目的是制约英国”。这条运河是( )
    A、米迪运河 B、伊利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上一页 669 670 671 672 6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