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海滨石山傍水处,咸浪积压.生出蛎房,闽中曰蚝房。……凡燔蛎灰者,执椎与凿,濡足取来,……叠煤架火燔成,与前石灰共法。粘砌城墙、桥梁,调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蛎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B、古人用“蚝房”煅烧制成的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 C、“桐油”是一种优良的植物油,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属于纯净物 D、“蚝房”受热分解的反应属于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 2、实验室有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 , 密度为1.20gcm-3
    (1)、需要配制95mL 3.00molL-1的盐酸,配制时需用量筒量取以上浓盐酸的体积为mL
    (2)、用浓盐酸配制3.00molL-1稀盐酸,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a、计算需要浓盐酸的体积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c、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入仪器A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移入仪器A中;

    d、把量好体积的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仪器A中加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仪器B,小心滴加蒸馏水至

    (3)、填写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名称:A、B
    (4)、在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
    (5)、仪器A使用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6)、请将上述操作f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7)、下列操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仪器A中 B、仪器A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量取盐酸时仰视
  • 3、
    (1)、I.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____(填标号)。
    A、单质 B、化合物 C、 D、电解质
    (2)、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反应物,按①③的要求,各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离子方程式。

    FeH2OH2SO4HClHNO3NaOHBa(OH)2CuCl2CaCO3

    ①写出一个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有难溶性碱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H2SO4的稀溶液,通过仪器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XY段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说明生成的白色沉淀BaSO,不是电解质 B、a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YZ段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H2SO4溶液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向一定体积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得溶液的导电能力-时间曲线图与该图保持一致
    (4)、H3PO2属于酸;NaH2PO2盐(填序号)

    ①一元酸,②二元酸,③三元酸,④强酸,⑤弱酸,⑥正盐,⑦酸式盐

    (5)、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
    (1)、I.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家庭厨卫用品中有许多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下表为部分厨卫用品名称及其主要成分表。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食盐碱面发酵粉洁厕灵“84”消毒液
    主要成分NaClNa2CO3NaHCO3HClNaClO
    若不慎将食盐洒在天然气灶的火焰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2)、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酸氢钠可以作为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其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4)、“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单质,该气体单质是(填名称)。
    (5)、Ⅱ.亚硝酸钠(NaNO2)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某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时,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ⅰ.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ⅱ.亚硝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并中毒;

    ⅱ.亚硝酸钠的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容易被误用而引起中毒。

    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NaNO2能与HI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填化学式),请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NaCl的是(填标号)。

    A.观察外形

    B.在酸性条件下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观察溶液变化

    C.向两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5、
    (1)、I.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这些铁在人体中不是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该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
    某同学预测:Fe2+肯定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当人体中的Fe2+被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这种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性。
    (2)、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 每有56g Fe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NO3mol , 转移电子数个(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Ⅱ.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易溶于水、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通常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从而使高铁酸钾析出。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4)、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O2Fe(OH)3(胶体)和K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r2O72-NO2-H+NO3-Cr3+六种微粒,已知反应过程中NO2-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r2O72-Cr化合价是+6 B、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O3- 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剂与转移电子的数目比为16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H浓度增大
  • 7、在指定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NO3- B、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Mg2+SO42-Cl-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Na+NH4+SO42-Cl- 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32-NO3-
  • 8、在2.8g Fe中加入溶有0.3mol HCl的稀盐酸,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Cl2 B、该稀盐酸中Cl-数为3NA C、2.8g FeFe原子个数为0.05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
  •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NA C、标准状况下,44.8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2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Mg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10、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的容积相等,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 11、应用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

    目的

    灼烧Fe(OH)3固体制取Fe2O3

    可用于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除去CO2中的HCl并干燥CO2

    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晶体

    A、A B、B C、C D、D
  •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盖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B、将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可置换出红色的固体 C、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D、Na2ONa2O2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
  • 13、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 B、氧化钠 C、 D、氯化钠
  • 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利用FeCl3溶液腐蚀Cu的方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D、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D、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 16、下列有关FeCl3溶液、Fe(OH)3胶体和Fe(OH)3浊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Fe(OH)3胶体和Fe(OH)3浊液中粒子的大小相同 C、向氧氧化铁胶体中继续滴加NaCl溶液,可看到红褐色沉淀 D、将饱和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浓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 17、中国传统文化富载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涉及的原理为钾的焰色试验 B、“朱颜绿发照青铜”青铜指的是铜緑Cu2(OH)2CO3 C、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物理变化 D、《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1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A

    NaOH

    H2SO4

    MgO

    CO2

    B

    Na2CO3

    HClO

    Al2O3

    H2SO4

    C

    Ba(OH)2

    HNO3

    Na2O

    CuSO45H2O

    D

    NH3

    HCl

    Na2O2

    乙醇

    A、A B、B C、C D、D
  • 19、由IIA元素与V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它们是探测器、激光器、微波器的重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2)、氧原子价电子层上的电子可以进行重排以便提供一个空轨道与氮原子形成配位键,该氧原子重排后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电子重排后的氧原子能量有所升高,原因是不符合(填“泡利原理”或“洪特规则”)。
    (3)、自然界中不存在单质硼,硼的氢化物也很少,主要存在的是硼的含氧化合物,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其原因是

    化学键

    B-H

    B-O

    B-B

    键能(kJ∙mol-1)

    389

    561

    293

    (4)、比较大小:键角PH3(填“>”或“<”,下同)NH3;熔、沸点:PH3NH3
    (5)、如图为四硼酸根离子球棍模型,该离子符号为 , 其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

    (6)、叠氮酸铵(NH4N3)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无色晶体。叠氮酸根(N3-)的空间结构为;叠氮酸铵的晶胞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a nm和0.5a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NH4N3的密度为g·cm-3

  • 20、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在101kPa时,1.6g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kJ·mol-1 , 写出C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89.6LCH4(标况)完全燃烧(产物水为液态)后所产生的热量为kJ。
    (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akJ·mol-1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1)

    436

    391

    945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的数值:

    (3)、已知:C(石墨,s)+O2(g)=CO2(g)    Δ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    Δ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请写出25℃、101kPa时由C(石墨,s)和H2(g)生成1molC2H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①CO(g)+2H2(g)=CH3OH(g)    ΔH1=-90.1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②CO(g)+H2O(g)=CO2(g)+H2(g)    ΔH3=-41.1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③2CH3OH(g)=CH3OCH3(g)+H2O(g)    ΔH4=-24.5kJ·mol-1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上一页 869 870 871 872 8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