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LaFe0.5Co0.5O3催化剂光助―芬顿反应用于漂白有机染料的一种机理如图所示,其中包括①②光激发产生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h+ , 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③④空穴氧化、⑥超氧自由基氧化、⑦光生电子还原铁离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HO2h+在漂白颜料时体现了强还原性 B、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C、反应⑤每消耗1molO2 , 共转移4mole D、反应⑨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 2、青铜器的腐蚀产物粉状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铜[Cu2(OH)3Cl]。青铜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表面的粉状锈构成的电极与金属基体组成的电极构成原电池,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易发生析氢腐蚀 B、潮湿的空气中,粉状锈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C、将青铜长时间浸泡在稀硝酸中是除去青铜表面粉状锈的一种有效方法 D、青铜基体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可以减缓青铜的腐蚀
  • 3、锌锰干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池,酸性锌锰干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图2

    A、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用完不可随意丢弃 B、酸性锌锰干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放电过程中锌均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酸性锌锰干电池的石墨电极上反应为2NH4++2eN2+4H2 D、放电时,碱性锌锰干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
  • 4、10kPa , 1mol物质完全燃烧[氮元素转化为N2(g) , 氢元素转化为H2O(1) , 碳元素转化为CO2(g)]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一些物质的标准燃烧热(25℃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化学式

    ΔH/(kJmol1)

    氢气

    H2(g)

    -285.8

    乙烯

    C2H4(g)

    -1411.0

    乙醇

    C2H5OH(l)

    -1366.8

    甲烷

    CH4(g)

    -890.3

    A、表示乙醇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411.0kJmol1

    B、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g)所放出的热量大于285.8kJ C、常温常压下,C2H4(g)+H2O(l)CH3CH2OH(l)的反应热ΔH=44.2kJmol1 D、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 5、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A、图a装置可以实现铁上镀银 B、图b装置可以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 C、图c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往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H2SO4可以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D、图d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质量会增大
  • 6、下列事实中,主要是吸氧腐蚀引起的是(    )
    A、煤气灶炉头生锈 B、装浓硝酸的铁桶内部变黑 C、纯银手链长时间佩戴后变黑 D、炒完菜的铸铁锅长时间用水浸泡导致生锈
  • 7、下列措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暖宝宝中除了主要加铁粉和水外,还额外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无机盐等 B、轮船外面镶嵌锌块 C、在钢制大桥的表面涂油漆 D、将河流中铁制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 8、氯化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某化学活动小组以废铁屑为原料,设计探究氯化铁制备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①无水氯化铁在100℃左右时升华。②氯化铁遇水蒸气强烈水解。

    (1)、I.干法制取

    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铁屑表面附着的油脂,操作方法为
    (2)、仪器甲的名称为 , 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4)、II.湿法制备

    实验步骤:

    ①将处理后的废铁屑加入三颈烧瓶中,缓慢加入适当过量的稀盐酸,得到含FeCl2的混合液。

    ②缓慢通入足量的氯气。

    ③将三颈烧瓶中的FeCl3混合液转移出来,分离提纯得到无水氯化铁固体。

    加入适当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
    (5)、通入足量的氯气后,确认不存在Fe2+的操作是
    (6)、从溶液中分离提纯得到无水氯化铁固体的方法是
    (7)、准确称量mg固体,溶于稀盐酸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a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值为VmL。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氯化铁的纯度为(I2+2Na2S2O3=Na2S4O6+2NaI)。
  • 9、某科技小组对PCl3与Cl2间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将2 mol PCl3、2 mol Cl2分别置于多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然后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生成PCl5 ,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l2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

    (1)、某容器内反应到A点所用时间为30 min,则此段时间内v(PCl3)=。计算A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P1P2(用“>”、“<”、“=”表示,后同),假设A、B、C点对应于该反平衡状态,则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相对大小关系为
    (3)、写出一种能提高PCl3转化率的方法
    (4)、请在图2绘制体系中绘制PCl5的百分量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图象(画出大概趋势即可)
  • 10、已知25℃时,醋酸、氢硫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单位省略)

    醋酸

    氢硫酸

    氢氰酸

    Ka=1.8×105

    Ka1=9.1×108Ka2=1.1×1012

    Ka=4.9×1010

    (1)、体积相同、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a.CH3COOH;b.HCN;c.H2SO4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字母)
    (2)、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aCN溶液、②Na2S溶液、③CH3COONa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3)、25℃时,浓度均为0.01 mol/L的①NaCN、②CH3COONa、③NaCl溶液中,阴离子总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
    (4)、将浓度为0.02 mol/L的HCN与0.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CN)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H+)<c(OH)

    b.c(H+)+c(HCN)=c(OH)+c(CN)

    c.c(HCN)+c(CN)=0.01 mol/L

    (5)、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H2S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字母)。

    a.S2    b.CN    c.CH3COO    d.HS

    (7)、用蒸馏水稀释0.10 mol/L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填字母)。

    a.c(CH3COOH)c(H+)    b.c(CH3COO)c(CH3COOH)    c.c(H+)c(OH)

  • 11、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填字母)。
    A、Na2O与水反应 B、甲烷的燃烧反应 C、CaCO3受热分解 D、锌与盐酸反应
    (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①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化学键种类

    H—H

    O=O

    O—H

    键能(kJ/mol)

    436

    498

    463.4

    计算可得:2H2(g)+O2(g)=2H2O(g)  ∆H=kJ·mol-1

    ②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kPa时:

    I.2Na(s)+12O2(g)=Na2O(s)    △H=-414kJ·mol-1

    II.2Na(s)+O2(g)=Na2O2(s)    △H=-511kJ·mol-1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5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1mol Na+ B、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同温同压下,20mLNH3和60mL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 D、80 g NaOH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 13、根据下列图示所得推论正确的是( )

    A、甲是新制氯水光照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曲线,推断次氯酸分解生成了HCl和O2 B、乙是C4H10(g)C4H8(g)+H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曲线,推断该反应的∆H>0、x>0.1 C、丙是0.5mol/L CH3COONa溶液及水的pH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说明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中c(OH-)减小 D、丁是0.03g镁条分别与2mL 2mol/L盐酸和醋酸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推断①代表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3amolCO2与含2amolBa(OH)2的溶液反应:3CO2+4OH-+Ba2+=BaCO3↓+2HCO3+H2O B、NH4Fe(SO42溶液中加入几滴NaOH溶液:Fe3++3OH-=Fe(OH)3 C、亚硫酸溶液被氧气氧化:2SO32-+O2=2SO42-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产生气泡:2MnO4-+5H2O2+6H+=2Mn2++8H2O+5O2
  • 15、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加入NaHCO3固体 C、向水中加入CH3COONa晶体 D、向水中加入NH4Cl溶液
  • 16、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是( )
    A、浓度 B、压强 C、温度 D、催化剂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HCO3Na+HCO3-
  • 1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 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B、已知CO(g)的燃烧热ΔH是-283.0 kJ•mol1 , 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为+566 kJ•mol1 C、已知:①2C(s)+O2(g)=2CO(g) △H1 ②2C(s)+2O2(g)=2CO2(g)△H2 , 则ΔH1<ΔH2 D、500℃、30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50030MPa2NH3(g) ΔH=﹣38.6 kJ•mol1
  • 19、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SiO2+2NaOH__Na2SiO3+H2O B、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黑色保护层:3Fe+4H2O(g) __ Fe3O4+4H2 C、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2I+H2O2+2H=I2+O2↑+2H2O D、“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ClO+Cl+2H=Cl2↑+H2O
  •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的六元环个数为NA B、1mol苯甲酸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4NA C、0.1mol/L NH4NO3 溶液中含有的铵根离子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6NA
上一页 865 866 867 868 8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