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时正反应速率: B、平衡常数: C、CO合成反应的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变到 , 达到平衡状态时减小
-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如下反应: , 如图所示为该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I为 , 曲线II为 B、时,A点 C、时,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其他条件不变,在原平衡基础上再充入和 , 达新平衡时转化率将减小
-
3、已知: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 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0.08
1.6
1.6
A、此时刻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 C、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 , 达新平衡后体积分数减小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降低50kJ -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平衡时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D、
-
5、已知反应:其反应机理如下:①快 ②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kJ/mol D、增大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
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
-
7、化合物I是一种手性有机医药材料。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H中官能团的名称为。(2)、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3)、写出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由H和F合成I的化学方程式。(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6)、请利用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反应①②,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
8、碱式氧化镍(NiOOH)为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用含镍废渣(主要成分为NiO、Fe3O4。还含有少量的CuO、Cr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NiOOH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①部分金属硫化物的Ksp (25℃)为Ksp(FeS)=6.3×10-18、Ksp(CuS)=6.3×10-36。
②当溶液pH>12时,Cr(OH)3会转化为CrO2-。
回答下列问题:
(1)、Fe、Ni元素在周期表位于区。与Cr原子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基态原子还有。(2)、“酸浸”后所得废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除铜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3)、“氧化”时,若用稀硝酸代替过氧化氢氧化Fe2+ , 从环保角度分析其(填“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理由是。(4)、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NaFe3(SO4)2(OH)6 , 其属于(填“正盐”“酸式盐”或“碱式盐”)。“沉铁”时,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5)、“沉镍”时,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13,滤液中的Cr2(SO4)3转化为NaCrO2 ,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灼烧”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9、三四氢呋喃合氯化铬[CrCl3(THF)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以Cr2O3(绿色固体)、CCl4、THF(四氢呋喃,液体)等物质为原料制备三四氢呋喃合氯化铬的装置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I.无水CrCl3(紫色固体,易升华)的制备装置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略)。
仪器a的名称为。(2)、本实验持续通入N2的目的有赶走体系中原有的空气、。(3)、反应管的温度升到660℃时发生反应,生成CrCl3和COCl2(光气),其化学方程式为。(4)、 COCl2有剧毒,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b装置中生成的盐是(填化学式)。(5)、反应管右端有15cm在加热炉外,其作用是。(6)、II.CrCl3(THF)3的合成装置如图乙所示(搅拌和夹持装置略):
将制备的无水CrCl3和极少量锌粉放入滤纸套筒内,双颈烧瓶中加入足量无水THF。制备反应的原理为CrCl3+3THFCrCl3(THF)3 。
实验时烧瓶中THF受热蒸发,蒸气沿“索氏提取器”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内与套筒内的固体物质接触并发生反应。当液面达到“索氏提取器”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双颈烧瓶。从而实现了THF与CrCl3的连续反应及产物的连续萃取。
合成中加入Zn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7)、 CrCl3和CrCl3(THF)3在THF中的溶解性分别为、(填“溶”或“不溶”)。(8)、合成反应完成后,取下双颈烧瓶,蒸发THF得到固体产品4.60 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已知:Cr2O3的摩尔质量为152 g/mol; CrCl3(THF)3的摩尔质量为374.5 g/mol] -
10、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用途。(1)、碳酸钠俗称苏打,又名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纯碱的生产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路布兰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侯德榜制碱法等历程。其中侯德榜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其关键反应步骤是:依次将和(都填名称)两种气体通入精制饱和食盐水得到中间产物,该步骤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①生产Na2S2O5 , 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②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g·L-1(以SO2计)。
(3)、氯化钠是厨房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而亚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毒。由于亚硝酸钠外观与氯化钠类似且具有咸味,因此偶有发生误食而中毒的事件。工业上可以通过用NaOH溶液吸收NO和NO2的方法得到亚硝酸钠,已知该反应进行时两种氮氧化物消耗量相等且只生产一种盐,生成1mol亚硝酸钠时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
11、已知H2M是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Ka1=6×10-2 , Ka2=6×10-5 , CaM为难溶物,其Ksp(Ca M)=2.4×10-9 , 现进行两组实验:
实验I:往20 mL 0.1 mol/L KHM溶液中滴加10 mL 0.1 mol/L KOH溶液。
实验Ⅱ:往20 mL 0.1mol/L K2M溶液中滴加10 mL 0.1mol/L CaCl2溶液。
[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I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B、实验I中V(KOH)=10 m L时,存在c(M2-)>c(HM-) C、实验Ⅱ中无Ca M沉淀生成 D、若实验Ⅱ中将V(CaCl2)改为80mL,则溶液中c(M2-)=4.0×10-8mol·L-1 -
12、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 (g)N2 (g) +3H2 (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编
号
时间/min
c (NH3)/(10-3 mol·L-1)
表面积/cm2
0
20
40
60
80
①
a
2.40
2.00
1.60
1.20
0.80
②
a
1.20
0.80
0.40
x
③
2a
2.40
1.60
0.80
0.40
0.40
A、实验①,100 min时处于平衡状态 B、实验②,20~40 min,v(NH3) =0.02mol·L-1·min-1 C、实验②,60 min时处于平衡状态,x=0.20 D、相比实验①,实验③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③中NH3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
13、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 ℃,沸点为73 ℃,遇水易反应。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ICl3 , 制备的反应原理:I2+3 Cl2=2ICl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是制备Cl2的装置,可利用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 B、装置乙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可能发生堵塞 C、装置丙和戊的作用为除水,防止与ICl3反应,可更换为浓硫酸 D、装置丁中生成ICI3 , 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
-
14、已知SO2Cl2的结构式为
, 在高温下分解产生SO2和Cl2。关于化合物SO2Cl2及其分解产物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SO2Cl2能够水解生成盐酸和硫酸 B、SO2Cl2和SO2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C、SO2Cl2分解生成的混合物做品红溶液的漂白试剂,漂白效果比单一SO2的漂白效果差 D、SO2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 -
15、FeCO3与砂糖混用为补血剂。合成FeCO3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时,空气和FeS2逆流可提高焙烧效率 B、“焙烧”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C、“还原”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3++FeS2+6H2O=11Fe2++2SO32- +12H+ D、“沉铁”时,Fe2+与CO32-结合生成FeCO3 , 促进了HCO3-的电离 -
1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B
向2 mL 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FeSO4溶液己变质
C
向2mL 0.1mol/L的NaOH溶液中先滴加4滴0.1mol/L的MgCl2溶液,再滴加4滴0.1mol/L的FeCl3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
再产生红褐色沉淀
相同条件下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D
将30%的H2O2溶液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溶液褪色
H2O2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
17、维生素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B、维C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3种 C、检验维C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褪色则可证明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D、维C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1种
-
1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由以上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甲、乙、丙、丁四种气体,甲、乙分别能使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丙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丁为Y元素组成的单质,且能参与大气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化合物A一定是硫酸铵 C、W分别与X、Z形成的最简氢化物均为弱电解质 D、在化合物A的分解反应中丙为还原产物,丁为氧化产物
-
19、一种以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原理为2Al+3Fe[Fe(CN)6]+ 14NaAlCl4 =Na2Fe[Fe(CN)6]+8NaAl2Cl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应与Al电极连接 B、充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阳极质量变化4.6g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负极区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9g D、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Na++2e-+Fe [Fe(CN)6]=Na2Fe[Fe(CN)6]
-
20、己烯雌酚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顺反异构 B、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D、常温下,1mol己烯雌酚能与5 mol Br2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