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CO32 B、Na+、K+、SO42、OH- C、K+、Fe3+、MnO4、Cl- D、Na+、 K+、Cl-、 NO3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水反应:Cl2+H2O=2H++Cl-+Cl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 C、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CO32+2H+=H2O + CO2 D、Na2O2固体投入水中:2O22+ 2H2O=4OH-+O2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 Na2O 与 H2O 反应制取 NaOH B、氯气的水溶液俗称液氯 C、实验中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D、干燥的氯气不能使鲜花褪色
  • 4、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稀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
    A、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
  • 5、下列有关 Na2CO3 和 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CO3 和 NaHCO3溶液均显碱性,均可用做工业用碱 B、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C、向 Na2CO3固体中加少量的水,Na2CO3结块并伴随吸热现象 D、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 CO2时,所需固体的质量: NaHCO3> Na2CO3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D、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8、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

    A、 H2SO4 , 乙为 BaSO4 , 丙为 Na2SO4 B、甲为 NaOH,乙为 Na2CO3 , 丙为 NaHCO3 C、甲为 CuO,乙为 CuCl2 , 丙为 Cu(OH)2 D、甲为 Na2O,乙为 Na2O2 , 丙为 NaOH
  • 9、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  )
    A、电解水制氢气 B、燃料的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钟乳石的形成
  • 1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的锈蚀 B、食盐的熔化 C、电解质的电离 D、水的蒸发
  • 11、羟基氧化铝是一种“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1~100nm。若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某一分散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 1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Fe B、盐酸 C、SO3 D、KNO3 固体
  • 13、如图表示为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碱

    化合物

    D

    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A、A B、B C、C D、D
  • 14、下列物质俗名叫做纯碱的是(  )
    A、NaHCO3 B、CaO C、Na2CO3 D、Ca(OH)2
  • 15、维生素C(C6H8O6 , M=176)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维生素C通常用I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原理是:

    C6H8O6+I2═C6H6O6+2H++2I . 回答下列问题:

    (1)、I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①配制:配制一定浓度的I2标准溶液。碘水见光易分解,配制好的I2标准溶液应保存在        色试剂瓶中。

    ②标定:标定碘液的Na2S2O3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溶液容易出现浑浊,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因此配制时往往调溶液至碱性。用Na2S2O3标准溶液标定①中配制的I2标准溶液,计算得I2标准溶液浓度为0.05000mol•L﹣1

    (2)、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2.000g维生素C药片,磨成粉末,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至锥形瓶,用I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用淀粉作指示剂。

    ①维生素C很容易被氧气氧化,因此需往该待测液中加入来保存。

    A.醋酸溶液      B.硝酸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烧碱溶液

    ②确定时应选择(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I2标准溶液。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维C含量的计算

    实验过程中测得数据如表:

    编号

    1

    2

    3

    4

    V(I2标准溶液)/mL

    20.80

    20.81

    21.70

    20.79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该药片中维C的质量分数为

    (3)、实际测得药片中维生素C含量比说明书中的含量更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标号)。
    A、盛I2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未进行润洗 B、滴定过程中有少量锥形瓶内液体溅出 C、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D、用I2标准溶液滴定时操作过慢
  •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生活中明矾常作净水剂,其净水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某温度下,NH3H2OCH3COOH的电离常数数值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氨水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c(NH4+) , 则所加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氨水的体积。
    (3)、已知反应CH3—CH3(g)→CH2=CH2(g)+H2(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

    414.4

    615.3

    347.4

    435.3

    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4)、含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103molL1的 Cr2O72。为了使废水的排放达标,进行如下处理:

    ①绿矾为FeSO47H2O , 反应(Ⅰ)中Cr2O72与Fe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常温下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Cr3+)=6.0×10-7molL-1 , 则处理后的废水的pH=(Ksp[Cr(OH)3]=6.0×10-31)

    (5)、甲烷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

    ②若放电一段时间后,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理论上外电路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包含电子的转移,使这些反应在电解池中进行时称为电有机合成。电有机合成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效率高。

    电解合成1,2-二氯乙烷(ClCH2CH2Cl)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离子交换膜X为交换膜(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是 

  • 17、以石膏矿(主要含2CaSO4•H2O,还含有少量Al2O3、Fe2O3、SiO2)为原料制取CaCl2溶液和(NH4)2SO4晶体,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浸取前将石膏矿粉碎,其目的是
    (2)、“浸取”时,发生反应: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c S O 4 2 c C O 3 2 。[已知:Ksp(CaSO4)=4.8×10﹣5 . Ksp(CaCO3)=3×10﹣9]
    (3)、将氨水和NH4HCO3溶液混合,可得到(NH4)2CO3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 浸取时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控温方法是
    (4)、“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一系列操作”为:加入适量稀硫酸,然后经过减压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5)、已知: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3+

    Al3+

    Ca2+

    开始沉淀的pH

    1.8

    3.4

    11.3

    沉淀完全的pH

    3.2

    4.8

    pH=8.3时,Al(OH)3开始溶解

    则“调pH”中需要调节的pH范围

  • 18、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0     K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2<0     K2

    ③CO(g)+H2O(g)CO2(g)+H2(g)          ΔH3<0     K3

    (1)、 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ΔH=  (用含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②达平衡后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____(填字母,下同)。
    A、加入CH3OH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移出H2O E、使用催化剂
    (3)、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____。
    A、H2和CO2的浓度之比为3∶1 B、单位时间内断裂3个H—H同时断裂1个C=O 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4)、200 ℃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发生反应:

    2CH3OH(g)CH3OCH3(g)+H2O(g),测得CH3OH(g)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

    t/min

    0

    10

    20

    30

    40

    50

    60

    c(CH3OH)/(mol·L-1)

    1.00

    0.65

    0.50

    0.36

    0.27

    0.20

    0.20

    ①10~30 min内,用CH3OCH3(g)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②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0该反应在200 ℃时的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 = 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200 ℃时,向该容器中投入三种成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g)

    CH3OCH3(g)

    H2O(g)

    c/(mol·L-1)

    0.54

    0.68

    0.68

    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CH3OH)v(CH3OH)(填“>”“<”或“=”)。

  • 19、一定条件下,6H2(g) + 2CO2(g)C2H5OH(g) + 3H2O(g),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对a、b、c 三点对应情况的分析,合理的是(  )

    A、CO2物质的量分数:a>b B、C2H5OH物质的量:a>c C、平衡常数:Ka>kc>kb D、反应速率:va(CO2)>vb(CO2)
  • 20、硫化汞(Hg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红褐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1<T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的是T2温度下HgS的不饱和溶液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p<q C、向p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Hg(NO3)2固体,p点向a点的转化 D、升高温度,可实现p点向q点的转化
上一页 827 828 829 830 8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