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实验小组根据以下装置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已知:Cl2+2OH__ClO+Cl+H2OΔH<0 , 若温度超过40 , 会生成NaClO3杂质.

    回答下列问题:

    (1)、Ⅰ.84消毒液的制备
    仪器a的名称为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B的作用是(任写一个即可).
    (4)、制备NaClO溶液时,为减少NaClO3杂质的产生,应采取的措施是(写两条).
    (5)、为探究Cl2性质,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在A处通入未经于燥的氯气.当关闭K处弹簧夹时,C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K处的弹簧夹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B瓶内液体可能是____.

    A、饱和NaCl溶液 B、NaOH溶液 C、H2O D、浓硫酸
    (6)、Ⅱ.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为重要的消毒剂且二者不能混用,某小组对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的反应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医用酒精中的CH3CH2OH被氧化为CH3CHO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

    实验操作

    取样检测时间点

    实验现象

    常温下将9mL医用酒精和5mL84消毒液混合,在不同反应时间点,分别取1mL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

    5min

    5.5h

    橙黄色沉淀

    7.5h

    黑色沉淀

    【实验结论1】产物中有乙醛,且乙醛会被转化为其它物质.补充①的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混合体系中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CH3CH2OH+NaClOCH3CHO+NaCl+H2O

    CH3CHO+3NaClOCHCl3+HCOONa+2NaOH(卤化反应)

    【实验设计】取2份5mL84消毒液,缓慢滴加医用酒精或蒸馏水各9mL , 通过测定过程中pH变化判断是否发生卤化反应(忽略过程中的热效应对pH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实验结论2】数据表明,反应过程中pH增大,说明乙醛发生了卤化反应.

    【查阅资料】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认为结论2不严谨,原因是工业上为了稳定ClO , 在84消毒液中添加了少量NaOH , 且由于乙醇的“锁水”效应也会使pH增大(提示:乙醇与NaOH不反应).

    【数据分析】②已知上述实验:84消毒液中c(NaClO)=0.28mol/LKa(HClO)=2.8×108

    通过计算证明84消毒液中添加了少量NaOH , 写出计算过程.

    (7)、【优化实验】③该同学增加了对照实验,证明反应生成了NaOH . 请简述方案和结果:

    【实验总结】医用酒精中的乙醇能被84消毒液氧化为乙醛,乙醛能进一步发生卤化反应.

  • 2、2023年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运行.电池利用溶解在盐酸溶液中的铁、铬离子价态差异进行充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阴极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H2 B、接输电网时,a极的电极电势高于b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__Fe3+ D、放电时,每1molCl移向b极,c(Fe3+)减少1mol/L
  • 3、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原理:利用电极反应先将Mn2+变为Mn3+Mn3+再与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为FeS2 , 结构如图)发生反应:FeS2+Mn3++H2OFe3++Mn2++SO42+H+(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S2中存在非极性键 B、氧化性:Mn3+>Fe3+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D、生成1molSO42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mol
  • 4、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掀开了元素周期表研究的新视角.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W的一种同位素常用作测定文物年代,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血红素中Z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Y>W>Z B、第一电离能:W<X<Y C、血红素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D、血红素的配位键中,由Z2+提供空轨道,X提供孤电子对
  • 5、大约4000年前,埃及人会用硫燃烧产生的SO2来漂白布匹.利用下列装置验证SO2性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B、装置b中白色粉末变蓝 C、品红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原理相同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产物中可能含SO2
  • 6、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装有NO2的密闭烧瓶置于热水中颜色变深

    NO2(g)N2O4(g)ΔH>0

    B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器以减少尾气污染

    CO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O2N2

    C

    常温下,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SO3溶液的pH , 前者的pH

    非金属性:S>C

    D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氨气是非电解质

    A、A B、B C、C D、D
  • 7、海洋碳循环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控制环节,下图为海洋中碳循环的原理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Na2CO3溶液中,CO32数目为0.1NA B、“钙化”时,消耗16.8gNaHCO3 , 生成2.24LCO2 C、“光合”时,每生成0.1mol(CH2O)x转移电子数为0.4xNA D、0.1mol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0.2NA
  • 8、氮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有极大作用.部分含N物质的分类及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ab属于氮的固定 B、d可用作制冷剂 C、能与H2O反应生成f的物质只有c D、f的浓溶液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9、我国科学家发明一种新型电池,该电池以碳纳米管为正极、锌线为负极,放电时消耗二氧化碳,同时生成天然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参与电极反应 B、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阳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 D、正极产物为CH4
  • 10、天津大学在DNA存储信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让信息保存上万年.合成DNA的脱氧核糖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溶于水 B、含有手性碳 C、属于单糖 D、能发生加成反应
  • 11、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化学知识正确且与劳动项目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

    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B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强酸制弱酸

    C

    用明矾处理含有悬浮微粒的水

    Al3+具有吸附性

    D

    参观顺德糖厂制备蔗糖流程: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干燥

    其中蒸发、结晶属于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 12、从微观角度探析化学反应时,我们感受到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放入水中:2Na2O2+2H2O__4NaOH+O2 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3Cu+2FeCl3__2Fe+3CuCl2 C、单质硫与铜反应:2Cu+SΔ__Cu2S D、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SiO2+2C__Si+2CO
  •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过滤

    B.除去CO中的CO2

    C.制取并收集NH3

    D.实验室制取乙炔

    A、A B、B C、C D、D
  • 14、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亮的玛瑙是熔融态的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 B、冰雪融化时需要破坏氢键和范德华力 C、乙烯分子呈现完美对称,呈正四面体形 D、云、雾、有色玻璃都属于胶体
  • 15、生活处处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节日燃放的焰火与电子跃迁有关

    用于游泳池消毒的漂白粉的成分为CuSO4

    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FeO而显红色

    合金内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容易,故合金硬度比纯金属小

    A、A B、B C、C D、D
  • 16、科技强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铷原子钟,铷是碱金属元素 B、“弹性陶瓷塑料”具有很好的硬度和弹性,其中塑料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 C、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其传输信号的光纤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C60的发现开启了碳纳米材料应用的新时代,C60属于混合型晶体
  • 17、中华文化如长河,源远流长势不竭.下列国家级文物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A.鎏金腰带

    B.乘云绣绮

    C.青瓷莲花尊

    D.金漆木雕大神龛

    A、A B、B C、C D、D
  • 18、某实验需要用1.0 mol·L1 NaOH溶液450 mL。
    (1)、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托盘天平上称量g 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烧杯中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中。

    c.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处,改用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3)、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4)、在进行b步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继续进行实验 B、添加部分NaOH溶液 C、倒掉溶液,重新配制 D、倒掉溶液,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5)、现有硫酸和硫酸钠溶液200 mL,其中硫酸的浓度是1 mol·L1 , 硫酸钠的浓度是0.5 mol·L1。要使硫酸和硫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和0.2 mol·L1 , 应加入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的体积是 , 再加入水配制后溶液的体积是
  • 19、已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无水FeCl3(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氧化剂还原剂个数比 , 电子转移的总数为
    (2)、装置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填“A”或“D”)处酒精灯;E中冷水的作用是
    (4)、装置F的作用是;装置G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往A、B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A , B
    (2)、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O3→A

    A→B

    (3)、B→C可看到的现象是
    (4)、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加热,可制得;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
上一页 823 824 825 826 8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