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O C、NH4Cl的电子式: D、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H2+CuOCu+H2O C、4CO+Fe3O43Fe+4CO2 D、Zn+H2SO4=ZnSO4+H2
  • 3、与100mL0.2mol/LCaCl2溶液中Cl浓度相同的是( )
    A、50mL0.1mol/LFeCl3溶液 B、200mL0.4mol/LNaCl溶液 C、100mL0.1mol/LMgCl2溶液 D、200mL0.2mol/LKCl溶液
  • 4、下列关于钠单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取钠后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瓶 B、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C、切开钠的外皮后,钠的光亮表面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2O2 D、钠单质与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单质
  •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SO42-、OH- B、Na+、Ca2+CO32NO3 C、Na+、H+、Cl-CO32 D、Na+、Cu2+、Cl-、SO42-
  •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 D、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 7、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矿泉水、豆浆、牛奶 B、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C、碘酒、泥水、血液 D、Cu(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B、氯水 C、稀硫酸 D、液氨
  • 9、利多卡因(vi)是常用的局部麻醉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化合物i的名称为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Y为iii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组数目与iii的相同,写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Y的结构简式
    (4)、X的分子式为C4H11N , 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属于非极性分子 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 D、反应④的过程中有NH的断裂
    (5)、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加成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6)、以苯胺()为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④的原理,合成化合物

    已知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合成路线中,填(“有”或“没有”)涉及到碳原子杂化类型的改变。

    (b)步骤中涉及反应④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甲醛(HCHO)是主要的室内环境污染物,同时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Ⅰ.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HCHO含量
    测定原理:将痕量HCHO加入过量酸性K2Cr2O7溶液中,Cr2O72被还原为Cr3+ , 再加入过量KI-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已知:溶液吸光度大小与溶液颜色深浅成正比。

    ①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②完成离子方程式:Cr2O72+H++HCHO__+CO2+

    (2)、测定方法:

    实验①:向一定量待测HCHO溶液中滴加过量酸性K2Cr2O7溶液,振荡后加入过量的淀粉-KI溶液。

    实验②:用等体积去离子水代替实验①中的HCHO溶液,重复上述操作。

    两组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不同波长下吸光度A ,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请你判断表现实验①中溶液吸光度的曲线为

    ②根据上图曲线,选定在波长596nm下,测定不同浓度HCHO溶液的吸光度A , 得到Ac()之间的关系为:A=0.15c()(μgmL1)+0.002(1μg=106g) , 某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为0.182,则该溶液中HCHO含量为molL1

    (3)、Ⅱ.甲醛的制备:甲醇脱氢法

    已知反应a:CH3OH(g)HCHO(g)+H2(g)  ΔH1

    反应b:2H2(g)+O2(g)__2H2O(g)  ΔH2=484kJmol1

    反应c:2CH3OH(g)+O2(g)__2HCHO(g)+2H2O(g)  ΔH3=316kJmol1

    反应d:CH3OH(g)CO(g)+2H2(g)  ΔH4=+106kJmol1

    ΔH1=kJmol1

    (4)、在一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 ,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a、d。在不同温度下连续反应20min后,测得甲醇的转化率α、甲醛的选择性λ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600℃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为mol020min平均反应速率v(HCHO)=molL1min1

    ②当温度高于650℃,甲醛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不可能是

    A.升高温度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B.升高温度使反应a逆向移动

    C.温度升高反应d速率加快   D.升高温度使反应d正向移动

  • 11、某钴土矿主要含有镍(Ni)、钴(Co)、铁(Fe)、铝(Al)、钙(Ca)、硅(Si)等元素的氧化物,一种综合回收利用钴土矿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①25℃时,相关金属离子[c(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2+

    Fe3+

    Al3+

    Ni2+

    Co2+

    开始沉淀的pH

    6.3

    1.8

    3.4

    6.9

    7.1

    沉淀完全的pH

    8.3

    3.2

    4.7

    8.9

    9.1

    ②氧化前后,溶液中NiCo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

    (1)、“酸浸”时,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除铁、铝”时,应控制溶液pH范围为 , 使用NaOH溶液可将滤渣2中铁、铝元素分离,涉及化学方程式为
    (3)、“沉钴”时,滤渣3的成分为亚硝酸钴钾(K3[Co(NO2)6]) , 同时有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生成,写出“沉钴”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4)、亚硝酸钴钾(K3[Co(NO2)6])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配体中配位原子(N)的杂化方式为
    (5)、Co的一种氧化物Co3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Co3O4晶体为尖晶石结构,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apm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中Co2+Co3+的个数比为 , 晶体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Fe2+Fe3+的化学性质。
    (1)、Ⅰ.实验准备:饱和氯水的制备

    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使用右图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最适合用于处理多余氯气的是____(填字母)。
    A、Ca(OH)2溶液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4)、Ⅱ.实验探究

    ①取2mL0.05molL1Fe2(SO4)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②取2mL0.1molL1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振荡,溶液无现象,再滴加3滴饱和氯水,溶液变黄色。

    【发现问题】小组成员针对实验②中溶液未变红色,而呈现黄色的现象展开了探究。

    【查阅文献】

    i.Cl2能将SCN氧化成(SCN)2 , 硫氰[(SCN)2]常温下为黄色液体,易挥发,可与水发生反应:3(SCN)2+4H2O__H2SO4+HCN+5HSCN

    ii.Fe2++2SCNFe(SCN)2Fe(SCN)2为无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一  SCN被氯水氧化成(SCN)2 , 使溶液呈黄色;

    猜想二  加入氯水后部分Fe2+被氧化为Fe3+Fe3++3SCNFe(SCN)3(红色),但由于存在反应:Fe2++2SCNFe(SCN)2 , 实验②生成的Fe(SCN)3浓度比实验①的小,Fe(SCN)3溶液在浓度较低时呈黄色。

    【验证猜想】为验证猜想,小组成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表格中的操作及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实验①的溶液于试管中,

    猜想二正确

    取少量实验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饱和B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猜想一也正确

    (5)、【提出质疑】甲同学提出,实验④并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理由是
    (6)、【再次探究】小组成员进行进一步探究,请完成表格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滴加3滴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滴加3滴饱和氯水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橙红色

    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

    得出结论

    i.由实验⑥的现象可以判断:猜想一不正确,

    ii.结合实验⑤⑦⑧的现象可以判断:猜想二正确。

    (7)、【得出结论】由实验结论可以判断:本实验条件下还原性强弱:Fe2+SCN(填“强于”“弱于”或“等于”)。
  • 13、我国科学家发现锂介导的氮还原法可实现电化学高效合成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电极连接电源负极 B、该电解池可以采用Li2SO4溶液做电解质 C、分层Si基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6Li+N2__2Li3N D、外电路转移6mol电子时,理论上生成NH3的体积为44.8L
  • 14、某温度条件下,在某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曲线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表示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B、t1时刻反应速率:v(m)<2v(n) C、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4 D、平衡后充入1molAr , 再次达到平衡时物质n的物质的量大于0.8mol
  • 15、以下实验操作、现象以及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1molL1CH3COONH4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溶液不变色

    CH3COONH4不水解

    B

    向待测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溶液中有Fe2+

    C

    CuSO4溶液逐滴滴加过量氨水

    先生成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Cu(OH)2为两性氢氧化物

    D

    向酸性KMnO4溶液滴加几滴乙醇

    溶液紫红色变浅

    乙醇被还原生成乙酸

    A、A B、B C、C D、D
  • 16、由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17E18X2Y6可治疗心绞痛。E、M、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E的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nsnnp2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X>Y B、元素的电负性:X<Y C、简单氢化物沸点:Y>M D、空间结构:XE3XY3均为三角锥形
  • 17、下列实验现象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离子方程式

    A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

    B

    向草酸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5H2C2O4+2MnO4+6H+__2Mn2++10CO2+8H2O

    C

    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黄绿色气体

    2Cl+2H2O__Cl2+H2+2OH

    D

    酚酞滴入醋酸钠溶液变为浅红色

    CH3COO+H2OCH3COOH+OH

    A、A B、B C、C D、D
  • 18、部分含氮物质的类别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ca的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B、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实验室收集d可用排水法 D、一定条件下,a可以与d反应可以得到c
  • 19、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Zn-Mo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池使用过程中在Zn表面形成一层ZnO薄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o作原电池负极 B、电子由Zn经电解质流向Mo C、Zn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Zn2e+2OH__ZnO+H2O D、每消耗1.3gZn , 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2NA
  • 20、关于氨气的制备、净化、收集、尾气处理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备

    B.干燥

    C.收集

    D.尾气处理

    A、A B、B C、C D、D
上一页 740 741 742 743 7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