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选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Fe3+SO42NO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Cu2+K+SO32NO3 C、含有大量Cl-的溶液中:Na+Ag+NO3NH4+ D、碱性溶液中:Na+K+SO42CO32
  • 2、在无色透明强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CO32、SO42、Fe2+ B、Ba2+、NO3、Cl-、Na+ C、K+、SO42、HCO3、Na+ D、MnO4、K+、SO42、Na+
  • 3、钠和氯的化合物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
    A、小苏打用作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 B、漂白粉用作郑州洪水过后环境的消毒剂 C、可用金属钠与熔融的TiCl4发生置换反应制备金属Ti D、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4、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Fe2O3、Na2O2 B、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 C、电解质:二氧化碳、氯气 D、碱:纯碱、一水合氨
  • 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和植物体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 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过氧化钠能应用在飞船中作供氧剂

    过氧化钠与CO2反应得到氧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纳米铜具有丁达尔效应

    纳米铜的直径为108m , 纳米铜是一种固态胶体

    D

    苏打、苛性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苏打、苛性钠都与胃酸反应

    A、A B、B C、C D、D
  • 7、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 B、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C、《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D、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 8、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路线合成镇静药物氯硝西泮。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A→D的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方法 B、化合物A的碱性比化合物D弱 C、化合物B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合物A D、化合物G→氯硝西泮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5)、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可通过化合物X()开环聚合得到,设计以乙炔为原料合成X的路线 (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二取代的苯环:

    1H﹣NMR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

  • 9、H2S可用于合成光电材料。某兴趣小组用CaS与MgCl2反应制备液态H2S,实验装置如图,反应方程式为:CaS+MgCl2+2H2O═CaCl2+Mg(OH)2+H2S↑

    已知:①H2S的沸点是61℃,有毒:

    ②装置A内产生的H2S气体中含有酸性气体杂质。

    请回答: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完善虚框内的装置排序:A→B→→F+G
    (3)、下列干燥剂,可用于装置C中的是           
    A、氢氧化钾 B、五氧化二磷 C、氯化钙 D、碱石灰
    (4)、装置G中汞的两个作用是:①平衡气压: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操作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B、装置D的主要作用是预冷却H2S C、加入的MgCl2固体,可使MgCl2溶液保持饱和,有利于平稳持续产生H2S D、该实验产生的尾气可用硝酸吸收
    (6)、取0.680gH2S产品,与足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CuS置于已恒重、质量为31.230g的坩埚中,煅烧生成CuO,恒重后总质量为32.814g。产品的纯度为 
  • 10、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CO2转化为HCOOH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

    请回答: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O2转化为HCOOH,装置如图1。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C(s)+O2(g)═CO2(g)

    ΔH1=﹣393.5kJ•mol1

    Ⅱ:C(s)+H2(g)+O2(g)═HCOOH(g)

    ΔH2=﹣378.7kJ•mol1

    Ⅲ:CO2(g)+H2(g)⇌HCOOH(g)

    ΔH3

    ①ΔH3kJ•mol1

    ②反应Ⅲ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CO2和H2的投料浓度均为1.0mol•L1 , 平衡常数K=2.4×108 , 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1.00mol•L1氨水和0.18mol•L1甲酸铵的混合溶液,298K时该混合溶液的pH=。[已知:298K时,电离常数Kb(NH3•H2O)=1.8×105、Ka(HCOOH)=1.8×104]

    (3)、为提高效率,该研究小组参考文献优化热化学方法,在如图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催化剂M的DMSO(有机溶剂)溶液,CO2和H2在溶液中反应制备HCOOH,反应过程中保持CO2(g)和H2(g)的压强不变,总反应CO2+H2⇌HCOOH的反应速率为v,反应机理如下列三个基元反应,各反应的活化能E2<E1<<E3(不考虑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

    Ⅳ:M+CO2⇌Q

    E1

    Ⅴ:Q+H2⇌L

    E2

    Ⅴ:L⇌M+HCOOH

    E3

    ①催化剂M足量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v与CO2(g)的压强无关 B、v与溶液中溶解H2的浓度无关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 D、在溶液中加入N(CH2CH33 , 可提高CO2转化率
    (4)、②实验测得:298K,p(CO2)=p(H2)=2MPa下,v随催化剂M浓度c变化如图3。c⩽c0时,v随c增大而增大:c>c0时,v不再显著增大。请解释原因

  • 11、固态化合物Y的组成为MgCaFeMn(CO34 , 以Y为原料实现如图转化。

    已知:NH3与溶液A中金属离子均不能形成配合物。

    请回答:

    (1)、依据步骤Ⅲ,MnCO3、CaCO3和MgCO3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写出溶液C中的所含有的阴离子 。步骤Ⅱ中,加入NH4Cl的作用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B、固体E可能含有Na2CO3 C、Mn(OH)2可溶于NH4Cl溶液 D、碱性:Ca(OH)2<Fe(OH)2
    (3)、酸性条件下,固体NaBiO3(微溶于水,其还原产物为无色的Bi3+)可氧化Mn2+MnO4 , 根据该反应原理,设计实验验证Y中含有Mn元素 ;写出Mn2+转化为MnO4的离子方程式 
  • 12、氮和氧是构建化合物的常见元素。

    已知:

    请回答:

    (1)、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其化学式是  , 晶体类型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B>N>O B、离子半径:P3<S2<Cl C、第一电离能:Ge<Se<As D、基态Cr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4
    (3)、①H2N﹣NH2+H+→H2N﹣NH3+ , 其中﹣NH2的N原子杂化方式为 ;比较键角∠HNH:H2N﹣NH2中的﹣NH2H2N﹣NH3+中的﹣NH3+(填“>”、“<”或“=”),请说明理由 

    ②将HNO3与SO3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测得A由2种微粒构成,其中之一是NO2+。比较氧化性强弱:NO2+ HNO3(填“>”、“<”或“=”);写出A中阴离子的结构式 

  • 13、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探究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将NO2通入下列溶液至饱和:

    ①浓HNO3

    ②Cu(NO32和HNO3混合溶液

    ①无色变黄色

    ②蓝色变绿色

    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有NO2

    B

    比较F与SCN结合Fe3+的能力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振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Fe3+的能力:F>SCN

    C

    比较HF与H2SO3的酸性

    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与(NH42SO3溶液的pH

    前者pH小

    酸性:HF>H2SO3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与H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温度高的溶液中先出现浑浊

    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 14、常温下、将等体积、浓度均为0.40mol•L1BaCl2溶液与新制H2SO3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浑浊;再滴加过量的H2O2溶液,振荡,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H2SO3 Ka1=1.4×102 , Ka2=6.0×108。Ksp(BaSO3)=5.0×1010 , Ksp(BaSO4)=1.1×10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3溶液中存在c(H+)>c( H S O 3 )>c( S O 3 2 )>c(OH B、将0.40mol•L1H2SO3溶液稀释到0.20mol•L1 , c( S O 3 2 )几乎不变 C、BaCl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后出现的白色浑浊不含有BaSO3 D、存在反应Ba2++H2SO3+H2O2═BaSO4↓+2H++H2O是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
  • 15、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历程如下:

    已知:

    ②RCOOCH2CH3水解相对速率与取代基R的关系如下表:

    取代基R

    CH3

    ClCH2

    Cl2CH

    水解相对速率

    1

    290

    72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是OH与酯中Cδ+作用 B、步骤Ⅲ使Ⅰ和Ⅱ平衡正向移动,使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不可逆 C、酯的水解速率:FCH2COOCH2CH3>ClCH2COOCH2CH3 D、与OH反应、18OH反应,两者所得醇和羧酸盐均不同
  • 16、破损的镀锌铁皮在氨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Zn(NH34]2+和H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浓度越大,腐蚀趋势越大 B、随着腐蚀的进行,溶液pH变大 C、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2e═2NH2+H2 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H2 , 消耗0.010molZn
  • 17、X、Y、Z、M和Q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半径最小,短周期中M电负性最小,Z与Y、Q相邻,基态Z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沸点:X2Z>X2Q B、M与Q可形成化合物M2Q、M2Q2 C、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M2Z>M2Q D、YZ3QZ32离子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 18、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的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NaOH乙醇溶液 B、Y易溶于水 C、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M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 19、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A、黑火药爆炸:S+2KNO3+3C__K2S+N2↑+3CO2 B、四氯化钛水解:TiCl4+(x+2)H2O__TiO2⋅xH2O↓+4HCl C、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2S2+O2+4H+═2S↓+2H2O D、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皂化:
  • 20、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 B、用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C、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5H12 D、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上一页 731 732 733 734 7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