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反应Fe3++IFe2++I2的进行程度。

    已知:①a、b均为石墨电极;②实验中使用的电流计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偏向正极;③空气不影响该实验。

    (1)、闭合开关,电流计指针偏向右边,此时电极a为极,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2)、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回到原点。断开开关,取1 mL a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颜色变为色;取1 mL b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可以观察到
    (3)、往U形管右侧溶液中加入0.5 g FeSO4粉末,充分溶解后,重新闭合开关,观察到指针偏向左边。闭合开关后,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b极附近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
    (4)、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硫酸铁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装置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不选用饱和KNO3溶液的原因可能是
  • 2、某农药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V、W、X、Y、Z五种前四周期元素组成。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相关信息

    V

    核外电子数与周期序数相等

    W

    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1

    X

    在火山口附近可发现其淡黄色固体单质

    Y

    有四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

    Z

    基态Z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基态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
    (2)、V、W、X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W、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原因为
    (3)、Y、Z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4)、W、X可组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的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mn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该平面三角形分子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
  • 3、常温下,向100 mL 0.1 mol·L1三元酸H3A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为HA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曲线 B、该三元酸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 C、当加入100 mL NaOH溶液时,溶液显酸性 D、常温下,A3的水解常数Kh1=109.5
  • 4、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晶胞参数为a n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晶胞参数建立坐标系,1号原子的坐标为(000) , 3号原子的坐标为(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中M、N的个数比为4∶1 B、2号原子的坐标为(12112) C、M、N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2nm D、位于面心的M围成正八面体
  • 5、肼(H2NNH2)是一种强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银、镍等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可用于镜面镀银,原理为4OH+N2H4+4[Ag(NH3)2]+__4Ag+4H2O+8NH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为d区元素 B、肼分子中心原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C、肼分子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 D、肼与氨气的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 6、超分子因其特殊结构在某些方面有着重要应用。超分子化学已成为今后化学发展的另一个全新的领域。月桂酰丙氨酸形成超分子结构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超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极性键、非极性键、氢键 B、月桂酰丙氨酸中键角:1<2 C、以上三个过程表现了超分子的自组装特征 D、超分子中形成的空腔能识别某些分子或离子
  • 7、如图所示,A、B、C、D、E、F均为石墨电极,甲池与乙池中溶液的体积均为0.2 L,浓度均为1 mol⋅L1 , 按图示接通电路,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到电路中通过0.02 mol e , 烧杯a中溶液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电源负极 B、C极与E极产生的气体质量差为0.55 g C、烧杯b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红色 D、忽略体积变化,甲池中溶液的pH=2
  • 8、常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Na+FH+ B、1 mol⋅L1 FeCl2溶液中:H+Ca2+NO3I C、加入石蕊呈红色的溶液中:Fe2+Mg2+OHNO3 D、pH<7的溶液中:Mg2+K+ClBr
  • 9、电催化还原CO2的某种催化剂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e的配位数为6 B、结构中N的杂化方式均相同 C、Rc提供空轨道 D、CO中C的电负性小,易于提供配位电子对
  • 10、下列有关以0.1 mol·L1 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的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25.00 mL待测液

    B.除去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C.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D.滴定结束时读数

    A、A B、B C、C D、D
  • 11、下列方法能使氨水中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NH4+的浓度也增大的是( )
    A、通入SO2气体 B、加入NH4Cl固体 C、加入NaOH固体 D、适当降低温度
  • 12、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是共价晶体 B、含有离子键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C、所有晶体均含有化学键 D、含有金属元素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 13、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②1s22s22p2;③[Ne]3s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③为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③>①>② C、最高正化合价:①-②=③ D、第一电离能:②>①>③
  • 14、下列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能量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2s>1s B、3dx=3dy C、4p>3d D、5d>5f
  •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能层内的电子运动区域一定相同 B、CH3CCl2COOH的酸性强于CH3CHClCOOH C、VSEPR模型相同的分子,空间结构也相同 D、水结冰后密度变小说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 16、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其原理为12H+H13H24e+01n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聚变发电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量 B、核聚变为放热反应 C、聚变发电,可使核能全部转化成电能 D、12HH13互为同素异形体
  •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节日燃放的烟花与电子的跃迁有关 B、用纯碱作洗涤剂利用了盐类水解原理 C、电解质水饮料中含有水、氯化钠、葡萄糖等多种电解质 D、两种不同金属材质的电线相接易发生腐蚀
  • 18、某实验小组配制100mL0.1mol·L1的KMnO4溶液并探究其与Na的反应。
    (1)、I.配制100mL0.1mol·L1的KMnO4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gKMnO4 ,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2)、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填标号)。

    a.砝码生锈

    b.溶解时有液体溅出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3)、II.取适量0.1mol·L1的KMnO4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一颗绿豆大小的钠,剧烈反应,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实验室中,钠单质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关于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过程,通常认为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反应。对于钠与KMnO4溶液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了如下两种猜想:

    猜想1:生成的H2使KMnO4溶液变为浅绿色。

    猜想2:生成的NaOH使KMnO4溶液变为浅绿色。

    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圆底烧瓶内溶液变为浅绿色,广口瓶内溶液颜色 , 证明猜想1错误。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理由是随着反应进行,圆底烧瓶内的温度会升高,干扰实验。为了排除温度对实验的干扰,可以进行的改进措施有

    ③丙同学取适量0.1mol·L1的KMn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发现溶液变为浅绿色(浅绿色为溶液中MnO42的颜色)并有气泡产生,证明猜想2正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甲、乙两同学分别取A、B两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各10mL,分别向A、B溶液中通入不等量的CO2 , 充分反应后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盐酸,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CO2的结构式为
    (2)、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忽略溶液混合造成的体积变化,b点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d点生成的CO2的总体积为mL(换算成标准状况)。
    (4)、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 20、硫酸锰(MnSO4)是常见的锰盐,常用作微量分析试剂、媒染剂和油漆干燥剂。工业上用软锰矿石制备硫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软锰矿石的主要成分为MnO2 , 杂质主要为Mg、Ca、Fe的氧化物,MnO2与稀硫酸不反应;

    ②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S2

    ③CaSO4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加热、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一种):滤饼的主要成分为
    (2)、“加热、酸浸”时不宜使用浓盐酸,原因之一是会产生一种污染性气体,生成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黄铁矿和稀硫酸“浸出锰”时,会发生反应:MnO2+FeS2+H2SO4MnSO4+Fe2(SO4)3+H2O(未配平)。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浸出锰”之后“过滤”,滤液中含有Fe3+和Fe2+ , 加入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过程的温度不宜过高,可能的原因是
上一页 712 713 714 715 7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