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室海带提碘的实验中不涉及的操作是( )A、浸泡 B、萃取 C、过滤 D、蒸发
-
2、短周期元素Q、R、T、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期中X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Q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电离的方程式是。(3)、Y的氢化物稳定性(强/弱),原因是。(4)、R、T、X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T元素的氢化物可用于在室温下实验室制备氧气,该化合物的结构式是 , 在相同条件下,T的三原子组成的单质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是。(5)、Q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一定条件下,的甲气体与的氧气相混合点燃,完全反应后气体被足量的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Q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属于晶体。
-
3、《自然》杂志曾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中和两种核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生存年代的研究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完成下列填空:(1)、和____。A、是同种元素 B、是同种核素 C、具有相同中子数 D、具有相同性质(2)、自然界一共存在三种硅的稳定同位素,分别是、、。
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计算硅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为 , 其中……是指各同位素的。
(3)、向盐酸中逐滴滴加硅酸钠溶液,当达到6~7时得到一种乳白色、半透明的分散系,其分散质为粒径在的粒子。该分散系属于(选填“溶液”“浊液”“胶体”),简单的证明方法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全部由非金属元䋈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有共价键
-
5、S与C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事实正确且能比较两者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热稳定性: B、酸性: C、氢化物的沸点: D、将氯气通入溶液中,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
6、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B、的电子式是:
C、的分子结构式是:
D、的形成过程是:
-
7、请用你学到的化学知识填空。
I.实验空用固体配制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固体g。(2)、配制溶液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3)、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时,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进行操作,配成的溶液的实际浓度(填“偏大”或“偏小”)。(4)、II、某小组同学依据性质差异,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实验鉴别和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I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水,A中温度计示数略有降低,B中温度计略开高.说明固体b与水作用的过程中(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可判断固体b为。
(5)、实验II中,向试管C和D中分别加入水,充分振荡,试管C中固体有剩余,试管D中固体完全溶解。①判断固体d为(填化学式)。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填“C”或“D”)试管中红色较浅。
③实验Ⅲ中,分别向溶液e和溶液f中逐滴加入稀盐酸,F中开始滴加就可以观察到气泡;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的原因。
-
8、请用你学到的化学知识填空。
I.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 , 固体A是(填化学式),固体C是(填化学式)。(2)、为防止溶液氧化变质,应在溶液中加入少量 , 其原因是。(3)、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和未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Ⅱ. 实验室制氯气可用下图装置,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备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将氯气通入溶液中可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通过单质之间的置换证明氧化性(填“”,“”或“”)。 -
9、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IVA VA VIA VII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⑤与⑧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2)、元素⑤~⑧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3)、元素①~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填元素符号)(4)、元素③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呈形。(5)、元素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和Y,其中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X和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元素⑤在元素③构成的常见单质中加热燃烧生成产物M,写出M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加氢转化为燃料是实现减排的一个重要策略。我国科学家在调控加氢反应的选择性方面取得新进展,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分子中非极性键发生断裂 B、的电子式为:
C、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X与Y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和的两种化合物 C、Y和W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由X、Y、Z、W、R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 B、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是 C、与足量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D、完全中和的盐酸,至少需要的溶液
-
13、如图所示,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 , 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 ④浓硫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在500mL 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33.6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
1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C、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
16、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B、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17、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盐酸滴入磷酸钙中得到
C的非金属性强于P
A、A B、B C、C D、D -
18、已知如下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铁做还原剂 B、实验②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
1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可以用元素周期律加以解释的是( )A、酸性: B、溶解度(25℃): C、沸点: D、热稳定性:
-
20、下列关于碱金属单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还原性 B、都能与水反应产生 C、都具有金属光泽 D、都能与反应生成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