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机物M()是合成某种水稻除草剂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M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B、有机物M的一氯代物有5种 C、有机物M的中C有sp、sp2sp3三种杂化方式 D、1mol有机物M最多和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用稀硝酸溶解银镜:Ag+2H++NO3=Ag++NO2+H2O B、铜溶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Cu+4NH3H2O+H2O2=[Cu(NH3)4]2++2OH+4H2O C、N2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O2(g)=N2(g)+2H2O(g)ΔH=577kJmol1 D、尿素与甲醛制备线型脲醛树脂:
  • 3、能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尾气处理(加热和夹持等装置略去)的是(  )

     

    气体

    制备试剂

    烧杯中试剂

    A

    NH3

    碱石灰与浓氨水

    H2SO4溶液

    B

    CO2

    大理石和硫酸

    石灰水

    C

    C2H2

    电石与水

    D

    Cl2

    MnO2与浓盐酸

    NaOH溶液

    A、A B、B C、C D、D
  • 4、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LNH4Cl溶液中NH4+数目小于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26g乙炔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 D、1mol金刚石中含C-C键的个数为4NA
  • 5、我国古代思想家发现了许多哲学思想,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哲学观点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叙述

    哲学观

    A

    水滴石穿

    量变到质变

    B

    同主族元素所表现的性质

    事物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C

    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对立统一

    D

    苯硝化时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硝化时生成三硝基甲苯

    相互影响

    A、A B、B C、C D、D
  • 6、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 B、四氧化三铁:红色颜料 C、碳酸氢钠:膨松剂 D、聚乙烯:食品包装袋
  •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 B、SO32的VSEPR模型: C、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图: D、CCl4空间填充模型:
  • 8、2023年的一场跨年烟花秀,拉开了南昌成为网红城市的序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昌拌粉中的米粉主要成分是糖类 B、秋水广场的喷泉水幕电影利用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C、赣江两岸的美丽夜景,是霓虹灯中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放出的光 D、瓦罐汤的瓦罐是用硅酸盐(如石英、长石、黏土)等烧制而成
  • 9、有机物H是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药物的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F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4)、试剂X含有醛基,分子式为C9H10O3 , 则其结构简式为FG中涉及两步反应,反应类型分别为、消去反应。
    (5)、化合物H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6)、化合物D一定条件可转化为M(),M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2个为酚羟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7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1: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只写一种)。

  • 10、对CO2的资源化利用是人类常期研究的课题。
    (1)、1902年,PaulSabatier首次报道了CO2的甲烷化。

    ①已知:I.2H2(g)+O2(g)=2H2O(g)K1ΔH1=395.6kJmol

    Ⅱ.CH4(g)+2O2(g)=CO2(g)+2H2O(g)K2ΔH2=634.3kJmol1

    CO2甲烷化反应Ⅲ.CO2(g)+4H2(g)=CH4(g)+2H2O(1)ΔH3=kJmol1 , 平衡常数K3=(用K1K2表示)。

    CO2加氢合成甲烷时,通常控制温度为500℃左右,其原因不可能为

    A.反应速率快 B.平衡转化率高 C.催化剂活性高 D.主反应催化剂选择性好

    (2)、ZrO2负载金属Rh催化CO2甲烷化可能存在的两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①上述两种不同机理发生机制的关键为:CO2H2在催化剂表面不同活性位点吸附、活化形成中间体。若发生机理①,则CO2吸附在上。

    ②机理①和②都会产生中间体CO。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或吸附在载体ZrO2Zr原子表面的(CO2衍生物中间体)甲酸盐解离产生。

    ③中间体Ⅱ转化为中间体Ⅲ的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3)、利用介孔限域催化温室气体加氢制甲醇,是解决能源问题与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技术之一,主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ΔH=49.4kJmol1

    ①此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②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单原子Cu/ZrO2催化时,该反应的历程为:

    第一步CO2+H2HCOO*+H*

    第二步HCOO*+2H2CH3O*+H2O

    第三步CH3O*+H*CH3OH

    中间体HCOO*CH3O*物质的量之比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i.基态铜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

    ii.反应历程中,第步反应的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决速步聚,判断的理由是

  • 11、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解。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硫代硫酸钠的装置:

    实验步骤:

    I.Na2S2O3制备:

    装置A制备的SO2经过三通阀通入装置C中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至溶液pH约为7~8时,停止通入SO2气体,得产品混合溶液。

    Ⅱ.产品分离提纯:

    产品混合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2S2O35H2O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Na2SO3的仪器名称为。装置B中的药品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若SO2过量使溶液pH<7 , 产率会降低,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理论上Na2SSO2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3)、当数据采集处pH接近7~8时,三通阀(如图1)的孔路位置应调节为(填字母)。

    (4)、小组查阅资料:①S2O32的结构如图2所示(可视为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

    ②在照相底片的定影过程中,未曝光的溴化银(AgBr)常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解。发生的反应为:Ag++2S2O32[Ag(S2O3)2]3+ , 常温下,K=3.2×1013Ksp(AgBr)=5.0×1013Na2S2O3溶液溶解AgBr生成Na3[Ag(S2O3)2]的离子方程式: , 常温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在配合物离子[Ag(S2O3)2]3中,(填字母)不可能作配位原子。

    a.S2O32中的中心S原子 b.S2O32中的端基S原子

    (5)、向Na2S2O3浸取液中通入空气使Au转化为稳定性高的[Au(S2O3)2]3 , 同时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可加快金的溶解,一种浸金机理如图3所示。则负极区电极反应为

  • 12、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合成硫酸镍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molL1)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3)、若“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 , 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
    (4)、资料显示,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有如下关系。

    温度

    低于30.8℃

    30.8~53.8℃

    53.8~280℃

    高于280℃

    晶体形态

    NiSO47H2O

    NiSO46H2O

    多种结晶水合物

    NiSO4

    NiSO4溶液获得稳定的NiSO46H2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5)、①FeCoNi三种元素二价离子的硫酸盐晶体的晶胞类型相同,其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Ni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③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图所示:

    该配合物中Ni2+的配位数为;丁二酮肟分子中所含的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3、已知反应2N2O(g)2N2(g)+O2(g)的势能曲线示意图如下(…表示吸附作用,A表示催化剂,TS表示过渡态分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Ⅱ、Ⅲ中都有N2生成 B、若在任意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能够吸附N2O分子 D、过程Ⅲ中最大势能垒(活化能)为37.49kcalmol1
  • 14、某小组同学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一种酸20.00mL , 滴定过程的曲线如图所示,B点为两者恰好反应的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酸可能是醋酸 B、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A处,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在C处 C、若酸为硫酸,B点溶液中有:c(H+)+c(Na+)=c(SO42)+c(OH) D、若酸为盐酸,C处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l)>c(H+)>c(OH)
  • 15、研究表明,在催化剂AuCl/C作用下,CHCH+HClCH2=CHCl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注:“23”可表示为:HCl+AuClHCl/AuCl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5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Cl/AuCl+CHCHCH2=CHCl/AuCl B、保持体系中C2H2分压不变,增大HCl分压可提高反应催化效率 C、反应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断裂 D、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经历过程“扩散→吸附(活性位点)→表面反应→脱附”
  • 16、以叶蛇纹石[主要成分是Mg6(Si4O10)(OH)8 , 含少量Fe2O3FeOAl2O3等]为原料提取高纯硅的流程如下:

    11SiO21800°C2HCl3003SiHCl3H2110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1为过滤 B、反应2的副产物可作燃料 C、反应3和反应4的副产物可循环利用 D、上述流程中有两步反应发生了氧化还原
  • 17、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薄如纸片,可剪裁、能折叠的轻型“纸电池”。将特殊工艺加工后的电极材料涂在纸上,形成效率比普通锂电池效率高10倍的“纸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e=2MnO(OH) B、涂在纸上的电极材料是ZnMnO2 C、每生成1molMnO(OH) , 电池中转移2NA个电子 D、电池中MnO(OH)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产生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

    选项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A

    浓硫酸

    浓盐酸

    NaAlO2(或Na[Al(OH)4])溶液

    B

    浓硝酸

    Fe

    H2S溶液

    C

    稀盐酸

    大理石

    饱和Na2CO3溶液

    D

    浓氨水

    生石灰

    AgNO3溶液

    A、A B、B C、C D、D
  •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2H2O=AlO2+4NH4+ B、Cu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__Cl2+H2+2OH C、海水提溴中用SO2的水溶液富集溴:SO2+Br2+2H2O=2H++SO42+2HBr D、比较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C6H5O+CO2+H2OC6H5OH+HCO3
  • 20、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为同一短周期相邻元素,WXY组成的EMIM+结构如图,其环上所有原子共平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X<Y<Z B、键角大小:YZ2+>YZ3>YZ2 C、简单氢化物沸点:X<Y<Z D、EMIM+中大Π键应表示为Π56
上一页 623 624 625 626 6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