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Co(NH3)6]Cl3(三氯六氨合钴)是合成其它含钴配合物的重要原料,其晶体制备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的作用是催化剂 B、已知氧化步骤需控温在60℃进行,故H2O2溶液应缓慢滴加 C、操作X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提供酸性环境 D、[Co(NH3)6]3+是以Co3+为中心的正八面体结构,则[Co(NH3)4Cl2]+的空间结构可能有2种
-
2、乙醇电催化氧化制备乙醛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源正极 B、电解过程中,电极室A的pH值不变,电极室B的pH值减小 C、电极B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D、当生成n molCH3CHO时,理论上A、B两室溶液质量变化之和为n g
-
3、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化学式为Fe(NH3)2Cl2 B、该物质的熔点高于FeCl2 C、该晶体中含离子键、配位键 D、若该晶胞体积为a cm3 , 则晶胞的密度为g/cm3
-
4、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理想的化学电源。某SPE的基体材料结构如图所示,已知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的电负性为4.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一种氧化物 B、该物质的阴离子中含有配位键 C、Z是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
-
5、制备芯片需要大量使用光刻胶。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如图是某种光刻胶的光交联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单体的分子式为C11H8O2 B、1mol物质甲与足量H2加成时最多消耗3molH2 C、可利用红外光谱测量有机物的键长、键角 D、该光交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6、下列微观结构或现象不能解释其性质的是
选项
性质
结构因素
A
细胞膜的双分子膜层头向外,尾向内排列
细胞膜由大量两性分子(一端有极性,另一端无极性)组装而成
B
H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
烷基是拉电子基团
C
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线状谱线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D
椅式环己烷(C6H12)比船式环己烷稳定
分子空间结构不同,椅式的空间位阻小
A、A B、B C、C D、D -
7、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及现象都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已知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加热某浓度的CuCl2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证明该平衡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加热使I2(s)升华
除去Fe粉中的I2
C
向丙烯醛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
验证丙烯醛中含碳碳双键
D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验证SO2的不稳定性
A、A B、B C、C D、D -
8、下列有关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用处理含的废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B、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 C、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D、证明NH3对Cu2+的配位能力强于H2O:
-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规范,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为酸碱通用滴定管 B、将结块的硝酸铵置于研钵中用研杵敲碎,研细 C、磨口玻璃瓶塞洗净、晾干后应在瓶塞处垫一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 D、制取氧气后,剩余的高锰酸钾固体需要配成溶液或转化为其它物质后排放
-
10、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晶态和非晶态SiO2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
B、基态29Cu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中子数为20的Ca原子:Ca D、SO的VSEPR模型为:
-
11、2025年央视春晚精彩纷呈,硬科技霸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使用二氧化硅制造出的芯片,完美呈现舞蹈效果 B、歌曲《山鹰和兰花花》传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C、春晚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 D、《山水霓裳》中李子柒的服装采用丝绸制成,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12、
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也可作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可以合成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1)反应i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为过渡态。
在有催化剂下,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 催化剂使该步骤的活化能降低eV。
(2)现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i , 测得的氢气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①该反应在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②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选项字母)。
A.混合气体中c(CO2):c(H2):c(CH3OH)=1:3:1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压强保持不变
D.
③a点正反应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逆反应速率,前4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的是。
⑤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CO2转化率如图乙所示。温度高于710K时,随温度的升高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3)将一定量的和充入密闭容器中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只发生反应ii和iii.一定条件下,测得的平衡转化率、的选择性和CO的选择性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H3OH的选择性曲线是。有利于提高甲醇选择性的条件是。
A.低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Ⅱ.自然界中的固氮反应是将转化为含氮氧化物。在100kPa时,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
(4)图2中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则点对应的压强最大。
(5)100kPa、25℃时,平衡体系中,列式计算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13、
育才中学的部分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分成两个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探究。
Ⅰ.第一组:以过氧化氢()为对象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混合,为无色透明液体。
(1)该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为二元弱酸, , 。①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②如果常温下溶液pH=7,的酸式酸根离子与的浓度比为。
(2)测定某瓶过氧化氢溶液中的含量①取20.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用装有0.1000mol·L-1的酸性标准溶液的棕色式滴定管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为 ,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两次,每次消耗的酸性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体积
则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下同)
③若实验测得的浓度比该瓶试剂标签上的数据低,下列哪些是造成偏低的可能原因:。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滴定管水洗后直接倒入KMnO4溶液进行滴定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滴定时有几滴KMnO4溶液溅落在锥形瓶外
Ⅱ.第二组:已知溶液和溶液可发生反应:。为探究反应速率与的关系,该组同学设计下表进行四组实验,排水法收集N2.用秒表测量收集1.0mLN2所需的时间。每组实验过程中,其他反应物浓度变化很细心奥,忽略其对反应速率测定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溶液
溶液
醋酸
水
1
4.0
4.0
8.0
334
2
4.0
4.0
150
3
8.0
4.0
4.0
4.0
83
4
12.0
4.0
4.0
0.0
38
(3)① , 。②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 k为反应速率常数。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得(填整数)。
-
14、25℃时,醋酸、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Cl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K=
K=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溶液可以去油污的原因:。(2)、同浓度的、ClO-、、在溶液中结合的能力最强的是。(3)、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E.加氢氧化钠固体
(4)、判断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如果不能说出理由,如果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5)、取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盐酸两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醋酸)V(盐酸)(填“>”、“<”或“=”)。(6)、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体,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7)、已知:H+(aq)+OH-(aq)═H2O(l)△H1=-57.3kJ/mol,每mol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吸收0.3kJ热量。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8)、在水溶液中会发生自偶电离:(的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用K1、K2表示)。 -
15、25℃时,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B、分别将a、b点溶液与镁条反应,a点溶液的起始速率与b点相等 C、b点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a点溶液 D、将a、b两点所示溶液加热至30℃,的值变小
-
16、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操作或现象均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方法、操作或现象
A
探究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
取5mL0.1mol/LKI溶液,加入1mL0.1mol/L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B
取20.00mL盐酸
在25mL酸式滴定管中(经盐酸润洗后)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5.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往烧杯中缓慢加入NaOH溶液,用温度传感器采集烧杯内溶液的温度的变化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试管中加入2mL0.5mol/L的CuCl2溶液,加热试管,观察到溶液从黄色变成蓝色
A、A B、B C、C D、D -
17、K2Cr2O7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橙)+H2O2CrO(黄)+2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加入适量NaH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加入浓NaOH溶液,溶液呈橙色 D、向体系中加入适量水,平衡不移动
-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可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
19、下列叙述中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后呈红色 B、10 mL 1 mol·L-1的醋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1的溶液完全反应 C、室温下,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醋酸是弱酸 D、用玻璃棒沾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约为8.6
-
20、盐类水解与生活密切联系,下列做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其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B、除去MgCl2中的Fe3+ , 可以加入NaOH固体 C、用浓NaHCO3溶液与浓Al2(SO4)3溶液混合作灭火剂 D、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