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化合物x是某种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化合物iv的官能团名称为 , 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为。(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化合物iii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有机产物)
反应类型
a
浓氢溴酸、加热
取代反应
b
(4)、关于反应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A、反应过程中,有C=O键的断裂和C-N键的形成 B、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化合物x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D、化合物x中存在手性碳原子(5)、芳香族化合物M为vii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条件:a)含有-NH2且直接与苯环相连;b)1molM能与2molNaHCO3反应;c)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2:2:2。
(6)、以
和CH3NH2为原料,参考上述信息,设计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
2、在催化剂作用下,X与Y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平衡: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1)、根据盖斯定律,。(2)、一定温度下,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的X、Y发生上述反应,测得部分物质的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反应体系中,mol·L-1。
②在0~5h内,平均反应速率。
(3)、已知:为起始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对上述平衡的影响。当时,不同条件下,反应体系达平衡时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两条曲线对应的的大小为P1(填“>”“<”或“=”);图中点a、b对应的反应i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填“>”“<”或“=”)。
②当定时,平衡体系中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
③当温度为60℃、时,平衡体系中;若此平衡体系中 , 则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
3、钛有“未来金属”之称,含钛物质用途广泛。一种从高钛炉渣(主要成分为TiO2 , 还含有少量的SiO2、Al2O3、MgO及CaO等)中回收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焙烧中,TiO2、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Al2O3、MgO、CaO均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
ii.“滤液2”中Ti元素以TiO2+形式存在。
(1)、基态钛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焙烧”时,Mg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4)、“水解”中加入“热水”的目的是。(5)、TiO2常用于降解有机物。在光催化作用下,含TiO2的水溶液体系可产生羟基自由基(·OH),·OH可与HCHO等有机物反应生成CO2和H2O。①写出·OH与HC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HCHO分子的H-C-H键角H2O分子的H-O-H键角(填“>”“<”或“=”)。
(6)、一种TiO2的四方晶胞(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如图所示:
①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②上述晶胞沿z轴方向的投影图为(填标号)。
A.
B.
C.
D.
-
4、
某兴趣小组围绕乙酸的酸性开展如下实验。
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

(1)仪器X的名称为 , B中试剂为。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当观察到A中(填实验现象,下同)且固体溶解,C中时,即可证明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Ⅱ.利用0.1mol·L-1CH3COOH溶液探究浓度、温度对CH3COOH电离平衡的影响(忽略液体混合带来的体积变化)。
(4)小组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已知:实验i中溶液浓度为实验ⅱ中所配溶液浓度的10倍)。
序号
温度/℃
pH
i
10.0
0
25
a1
ⅱ
1.0
25
a2
…
…
…
…
…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
②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依据是:a1>1,或a2<(用含a1的代数式表示)。
(5)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有利于弱酸的电离。该小组同学将0.1mol·L-1CH3COOH溶液从15℃升温至40℃,测定该过程中CH3COOH溶液的pH,并计算出电离度(电离度=×100%),得到CH3COOH的电离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对于以上电离度异常情况,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乙酸溶液中存在H+、CH3COO-等与水结合成水合离子的平衡,且转化为水合离子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①水合离子的形成使溶液中CH3COO-的浓度(填“增大”或“减小”),该过程(填“促进”或“抑制”)乙酸的电离。
②25℃~40℃,乙酸的电离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可能原因:(不考虑水的电离平衡产生的影响)。
(6)写出乙酸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5、25℃时,用0.1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50.00mL未知浓度的NaCl溶液,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滴定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M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表示Cl-或Br-的浓度[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25℃时,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溶液中 B、到达滴定终点时,出现砖红色沉淀 C、若减小NaCl溶液的浓度,则反应终点M向P方向移动 D、若滴定与NaCl溶液等体积等浓度的NaBr溶液,则滴定曲线为② -
6、一种新研发的电催化水分解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NaBr溶液(已知:溴酸HBrO3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电源负极 B、N极的电极反应为 C、一段时间后,电解池内溶液的pH减小 D、理论上,每产生3molO2 , 可再生2molBr- -
7、下列实验操作一定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目的
A
向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溴水,振荡后静置
验证溴与苯可发生取代反应
B
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再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
验证葡萄糖为还原糖
C
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和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
探究简单离子和配离子性质的区别
D
将FeCl3晶体加入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配制FeCl3溶液
A、A B、B C、C D、D -
8、已知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3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原子核外s、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Z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W与R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R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R>W B、简单离子的半径:Y>W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D、XZ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
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O、CO发生反应:。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温度或催化剂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总面积)对CO、NO转化的影响。三组实验中随t(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时刻CO的消耗速率小于CO的生成速率 B、其他条件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正向移动 C、实验I、Ⅱ相比,I中催化剂比表面积更大 D、实验Ⅲ的反应温度比实验Ⅱ的高 -
10、科学家构建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实现了低温下O2氧化CH4制CH3OH(H2Q、Q代表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F3COOH的酸性比乙酸的强 B、反应②为 C、总反应中,参与反应的CH4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CF3COOCH3水解后可获得最终产品甲醇 -
11、向Cu与H2O2溶液形成的混合物中通入氨气,发生反应:。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基态C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B、每消耗17gH2O2 ,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11.2L氨气所含分子数目为 D、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
1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转化为S2- , S2-可与土壤中部分金属阳离子形成难溶硫化物。其中,相互接触的ZnS与CdS在土壤中构成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微生物起还原作用 B、电子由ZnS流向CdS C、ZnS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作为正极的CdS被保护起来,不因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
13、实验室利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备乙酸乙酯,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浓硫酸时,需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 B、增加乙醇的用量可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 C、试剂X为饱和Na2CO3溶液 D、反应结束后,右侧试管内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 -
14、在催化剂作用下,某可逆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活化能:反应ii→iii>反应i→ii C、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
15、在实验室进行乙炔的制备、净化、收集及检验实验(“→”表示气流方向)。下列装置难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乙炔
B.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
C.收集乙炔
D.验证乙炔分子中存在不饱和键
A、A B、B C、C D、D -
16、在天然氯化物参与下,化合物I可转化为化合物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I可发生加聚反应 B、化合物I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化合物Ⅱ中有3种官能团 D、化合物Ⅱ可与NaOH水溶液反应 -
17、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去除室内甲醛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B
用柠檬酸解决花盆中土壤碱化问题
柠檬酸具有酸性
C
用84消毒液对洗手池消毒
NaClO可使蛋白质变性
D
用植物油作原料制肥皂
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A、A B、B C、C D、D -
18、“西气东输”力保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下列对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CH4分子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O2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π键 C、H2O分子的VSEPR模型为V形 D、CO2分子的电子式为
-
1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福建舰甲板复合材料中的碳化硅属于分子晶体 B、嫦娥六号月球车核动力电池中的与互为同位素 C、电动汽车中的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深中通道海底沉管混凝土中的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
20、中国古代灯具是艺术和科技融合的结晶。下列灯具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红木雕刻灯
B.珐琅玻璃灯
C.翡翠龙纹灯
D.青铜长信宫灯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