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种合成碳量子点原料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B、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反应 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缩聚反应
  •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煮沸,冷却,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无银镜产生

    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B

    常温下,将苯酚和NaOH溶液混合(已知:苯酚Ka=1.0×1010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10.0

    混合液中:c(C6H5O)>c(C6H5OH)

    C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将Ag和AgNO3溶液与Cu和Na2SO4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装置

    Ag电极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Cu电极附近溶液变蓝

    金属性:Cu>Ag

    A、A B、B C、C D、D
  • 3、lTMoS2/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e)和空穴(h+),其制氧效果优越。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势高低:a<b B、放电时,电子流向:b→离子交换膜→a C、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D、放电时存在反应:2H2O+4h+()=O2+4H+
  • 4、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净化、收集Cl2 , 并进行尾气吸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制取

    B.净化

    C.收集

    D.尾气吸收

    A、A B、B C、C D、D
  • 5、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K2Cr2O7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Cr2O72呈橙色,CrO42呈黄色

    B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C

    低温石英(αSiO2)制作石英手表

    SiO2属于共价晶体,熔点高

    D

    用钨钢钻头给混凝土墙面钻孔

    合金硬度比其组成的纯金属低

    A、A B、B C、C D、D
  • 6、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丰富。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和稀硝酸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 B、硫代硫酸钠中加入稀硫酸:S2O32+2H+=S+SO2+2H2O C、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4H++2Br+SO42 D、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
  • 7、“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发展为基本方向的生产力。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极材料(LiFePO4、导电石墨、铝箔)中回收锂,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P>O>C B、基态Fe2+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6 C、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铝箔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
  • 8、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式腊肉中的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顺德蚕丝是蚕丝中的极品,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世界氢能看中国,中国氢能看佛山,氢能属于清洁能源 D、用含锌粉的底漆对港珠澳大桥防腐是利用了外加电流法
  • 9、“南海一号”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印花陶罐

    B.鎏金手镯

    C.木爪石碇

    D.玉雕罗汉像

    A、A B、B C、C D、D
  • 10、Hagr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根据化合物H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官能团(写名称)

    反应类型

    a

    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b

    NaOH溶液,加热,酸化

    (2)、E→F的化学方程式是
    (3)、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

    ①除苯环外仅有1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②存在甲氧基(CH3O—)。

    TMOB的结构简式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b. F中碳原子有2种不同的杂化方式

    c. 1molG与1molHBr加成有2种产物        d. H中有手性碳原子

    (5)、以乙炔和HCHO为有机原料,4步合成(无机试剂任选)。

    已知:①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相关步骤涉及到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b)该反应产物的名称为

  • 11、氮氧化物(NOx)进入同温层可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对人类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脱除,回答下列问题:
    (1)、SCR法主要是针对柴油发动机产生的NOx的处理工艺,原理是NOx和NH3在选择性催化剂表面转化为N2和H2O,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其中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 , SCR法会产生高分散度的烟尘,会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原因是

    (2)、甲烷脱硝:CH4(g)+2NO(g)+O2(g)=CO2(g)+N2(g)+2H2O(g)  ΔH

    ①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H2O(g)=H2O(l)  ΔH=44kJ/molN2(g)+O2(g)=2NO(g)  ΔH=+180.5kJ/mol , 则甲烷脱硝反应的ΔH=kJ/mol。

    ②800K时,为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恒容时增加O2          B.恒压时通入一定量的Ar

    C.移去部分H2O(g)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③一定温度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反应气匀速通过恒容催化反应器,测得NO去除率同CH4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T>780K时,NO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若反应气中n(CH4):n(NO):n(O2)=1:3.2:45.8 , 起始总压为66kPa,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若不考虑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副反应),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催化电解NO吸收液可将NO还原为NH3 , 其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在相同条件下,恒定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4所示。已知FE%=QxQ,Qx=nF,n表示电解生还原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数;Q表示电解过程中通过的总电量。

    ①当电解电压为U2时,催化电解NO生成NH3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当电解电压为U1时,电解生成的H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2、工业上可由菱锌矿(主要成分ZnCO3 , 还含有Ni、Cd、Fe、Mn等元素)制备ZnO。工艺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浸”后的溶液pH=1,所含金属离子主要有:Zn2+、Fe3+、Cd2+、Mn2+、Ni2+

    ②弱酸性溶液中KMnO4氧化Mn2+时,产物中含Mn元素物质只有MnO2

    ③氧化性强弱顺序:Ni2+>Cd2+>Zn2+

    ④相关金属离子[c(M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3+

    Fe2+

    Zn2+

    Cd2+

    Mn2+

    Ni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0

    7.4

    8.1

    6.9

    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0

    9.4

    10.1

    8.9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ZnO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 1 mol [Zn(NH3)4]2+共有mol的σ键。
    (2)、①“溶浸”过程中,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即可)

    ②“调pH”时,可替代ZnO的一种含锌化合物是。(用化学式表示)

    ③“调pH”时,若pH=5.5,此时溶液中Zn2+的最大浓度c=mol/L。

    (3)、写出“氧化除杂”时KMnO4溶液与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还原除杂”除去的离子是 , 加入的还原剂是
    (5)、“沉锌”时生成ZnCO3·2Zn(OH)2·2H2O (碱式碳酸锌)沉淀,该沉淀“高温灼烧”后获得ZnO。氧化锌的一种晶体的晶胞是立方晶胞(如图1所示),其中与锌原子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有个,请在图2中画出该晶胞沿z轴方向的平面投影图

  • 13、次氯酸盐是常用的水处理剂。有效氯含量(COAC)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气量,单位为 mol/L;物质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ORP)越高;相同条件下,次氯酸的氧化性大于次氯酸盐。温度及pH对Ca(ClO)2溶液有效氯含量(COAC)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1)、在不同温度下,用0.2 mol/L乙酸溶液调节pH得到Ca(ClO)2溶液COAC、ORP的关系如图1室温(25 ℃)、图2(70 ℃)所示。

      

    图1                                 图2

    ①由图1可知,随着少量乙酸的滴入,Ca(ClO)2溶液的pH在(填“增大”或“减小”)。

    ②Ca(ClO)2溶液用于消毒时适宜的条件:温度为(填字母,下同)、pH为

    A. 25 ℃        B. 70 ℃         C. 5.75 D. 6.85

    (2)、某小组探究70 ℃时,pH及稳定剂对NaClO溶液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序号

    硅酸钠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初始COAC

    pH

    12 h后COAC

    12 h后COAC/初始COAC

    1

    0

    0

    1 794

    8.53

    1 218

    0.679

    2

    0

    0

    1 794

    8.63

    1 288

    0.718

    3

    0.9%

    0.6%

    1 794

    13.44

    1 676

    0.935

    4

    1.5%

    0

    1 834

    13.76

    1 597

    0.871

    5

    0

    1.5%

    1 834

    13.66

    -

    a

    ①设计实验1和2的目的是

    ②实验5中的a0.93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根据实验3~5,可得出的结论是

    ④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为NaClO溶液稳定剂的是(填字母)。

    A. MgCl2           B. NaCl C. Na2S D. CH3COONa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42 (绿色)、MnO4 (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MnO4可被OH-还原为MnO42

    ⅲ.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Cl2的吸收液

    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

    通入Cl2

    10mL水+5滴0.1mol/L MnSO4溶液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10mL5% NaOH溶液+5滴0.1mol/L Mn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0mL40% NaOH溶液+5滴0.1mol/L Mn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3)、根据资料ⅱ,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42氧化为MnO4

    ①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 , 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 40% 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 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

  • 14、环氧乙烷()可用于生产乙二醇。电化学合成环氧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电极接电源负极 B、制备1mol环氧乙烷,Ni电极区产生2molH2 C、Pt电极区的反应方程式为: D、电解完成后,将阳极区和阴极区溶液混合才可得到环氧乙烷
  • 15、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应用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含氟牙膏防治龋齿:Ca5(PO4)3OH(s)+F(aq)Ca5(PO4)3F(s)+OH(aq) B、厨房里用食醋清洗煮水壶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 C、用石灰乳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 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 16、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元素形成化合物Z3[W(XY)6] , 其中X、Y、Z为主族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能使酚酞溶液变红,W3+的3d轨道电子数为半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和W一定位于同周期 B、原子半径:Z>X>Y C、四种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Y D、该化合物属于配合物,其内界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1∶2
  • 17、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以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14C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2NA B、1molCH3OH中共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3NA C、60g HCHO和DHA混合物中含有的C原子数目为2NA D、1molDHA中含有σ键数目为7NA
  • 18、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如图所示为探究SO2性质的微型实验,滤纸①~④分别浸泡了相关试剂,实验时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纸①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SO2具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滤纸②、③褪色均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C、滤纸④上有黄色固体生成,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D、若滤纸④上析出了0.096g固体,则在滤纸④上发生的反应转移了0.006mol电子
  • 19、乌头酸是一种有机酸,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式为C6H6O6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D、能发生酯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 20、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在较低的有机负荷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用于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极是电池负极 B、电子从a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b C、H+b极移动 D、若“有机物”是甲烷,则a极每产生4.4gCO2 , 转移电子数为0.8NA
上一页 469 470 471 472 4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