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重组蛋白

    B.高性能铜箔

    C.氮化镓半导体

    D.聚氨酯树脂

    A、A B、B C、C D、D
  • 2、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高性能有机颜料及光敏聚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DHTA的路线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2)、C的结构简式为 
    (3)、D的化学名称为 
    (4)、G→H的化学方程式为 
    (5)、写出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

    (b)红外光谱中存在C=O吸收峰,但没有O—H吸收峰;

    (c)可与NaOH水溶液反应,反应液酸化后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6)、阿伏苯宗是防晒霜的添加剂之一。试以碘甲烷(CH3I)、对羟基苯乙酮()和对叔丁基甲苯[]为原料,设计阿伏苯宗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和三个碳以下的有机试剂任选)

  • 3、氮是自然界重要元素之一,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氮的循环利用对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断裂时所需能量如下表。

    物质

    N2(g)

    O2(g)

    NO(g)

    能量/kJ

    945

    498

    631

    回答下列问题:

    (1)、恒温下,将1mol空气(N2和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78和0.21,其余为惰性组分)置于容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假设体系中只存在如下两个反应:

    i.N2(g)+O2(g)⇌2NO(g)K1ΔH1

    ii.2NO(g)+O2(g)⇌2NO2(g)K2ΔH2=﹣114kJ•mol1

    ①ΔH1kJ•mol1

    ②以下操作可以降低上述平衡体系中NO浓度的有 (填标号)。

    A.缩小体积

    B.升高温度

    C.移除NO2

    D.降低N2浓度

    ③若上述平衡体系中c(NO2)=amol•L1 , c(NO)=bmol•L1 , 则c(O2)=mol•L1 , K1(写出含a、b、V的计算式)。

    (2)、氢气催化还原NOx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脱硝技术备受关注。高温下氢气还原NO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x(NO)cy(H2),k为速率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改变体系中各物质浓度,测定结果如下表。

    组号

    c(NO)/(mol•L1

    c(H2)/(mol•L1

    v/(mol•L1•s1

    1

    0.10

    0.10

    r

    2

    0.10

    0.20

    2r

    3

    0.20

    0.10

    4r

    4

    0.05

    0.30

    表中第4组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写出含r的表达式)

    (3)、①以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电解合成氨时,N2在 (填“阴”或“阳”)极上发生反应,产生NH3

    ②氨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产生相同电量时,理论上消耗NH3和H2的质量比为17:3,则在碱性介质中氨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水溶液中三种催化剂(a、b、c)上N2电还原为NH3(图1)和H2O电还原为H2(图2)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三种催化剂对N2电还原为NH3的催化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字母a、b、c排序)。

  • 4、闭环循环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利用氨法浸取可实现废弃物铜包钢的有效分离,同时得到的CuCl可用于催化、医药、冶金等重要领域。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室温下的Ksp(CuCl)=106.8

    回答下列问题:

    (1)、首次浸取所用深蓝色溶液①由铜毛丝、足量液氨、空气和盐酸反应得到,其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3)、浸取工序的产物为[Cu(NH32]Cl,该工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浸取后滤液的一半经氧化工序可得深蓝色溶液①,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浸取工序宜在30~40℃之间进行,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浸取液再生后不需额外加热即可进行浸取的原因是 
    (5)、补全中和工序中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H32]++2H++Cl+
    (6)、真空干燥的目的为 
  • 5、配合物Na3[Co(NO26](M=404g•mol1)在分析化学中用于K+的鉴定,其制备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等略)及步骤如图: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5.0gNaNO2和15.0mL热蒸馏水,搅拌溶解。

    ②磁力搅拌下加入5.0gCo(NO32•6H2O,从仪器a加入50%醋酸7.0mL。冷却至室温后,再从仪器b缓慢滴入30%双氧水8.0mL。待反应结束,滤去固体。

    ③在滤液中加入95%乙醇,静置40分钟。固液分离后,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固体产品,称重。

    已知:i.乙醇、乙醚的沸点分别是78.5℃、34.5℃;

    ii.NaNO2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100gH2O)

    84.5

    91.6

    98.4

    104.1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使用前应 
    (2)、Na3[Co(NO26]中钴的化合价是  , 制备该配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①中,用热蒸馏水的目的是 
    (4)、步骤③中,用乙醚洗涤固体产品的作用是 
    (5)、已知:2K++Na++[Co(NO26]3__K2Na[Co(NO26]↓(亮黄色)足量KCl与1.010g产品反应生成0.872g亮黄色沉淀,产品纯度为 %。
    (6)、实验室检验样品中钾元素的常用方法是: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用铂丝蘸取样品在外焰上灼烧,
  • 6、某温度下,两种难溶盐AgxX、AgyY的饱和溶液中﹣lgc(Xx)或﹣lgc(Yy)与﹣lgc(Ag+)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3:1 B、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如J点所示,加入AgNO3(s),则平衡时c(XX)c(YY)变小 C、向AgxX固体中加入NayY溶液,可发生AgxX→AgyY的转化 D、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起始浓度如T点所示,待平衡时c(Xx)+c(Yy)<2c(Ag+
  • 7、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和MnO2为电极材料的新型电池,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区、②区、③区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放电时,电极材料转化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外电源的正极连接b电极 C、放电时,①区溶液中的SO42向②区迁移 D、放电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
  • 8、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W(g),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②和③的速率方程分别为v2=k2c2(X)和v3=k3c(Z),其中k2、k3分别为反应②和③的速率常数,反应③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测得W(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min

    0

    1

    2

    3

    4

    5

    c(W)/(mol•L1

    0.160

    0.113

    0.080

    0.056

    0.040

    0.0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0mol•L1•min1 B、若增大容器容积,平衡时Y的产率增大 C、若k2=k3 , 平衡时c(Z)=c(X) D、若升高温度,平衡时c(Z)减小
  • 9、锆(Zr)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可从其氧化物中提取。如图是某种锆的氧化物晶体的立方晶胞,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O2 B、该氧化物的密度为123×1030NAa3g•cm3 C、Z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apm D、若坐标取向不变,将p点Zr原子平移至原点,则q点Zr原子位于晶胞xy面的面心
  • 10、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

    B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C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氧化性

    D

    NH3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红

    氨水显碱性

    A、A B、B C、C D、D
  • 11、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例

    解释

    A

    用He替代H2填充探空气球更安全

    He的电子构型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B

    BF3与NH3形成配合物[H3N→BF3]

    BF3中的B有空轨道接受NH3中N的孤电子对

    C

    碱金属中Li的熔点最高

    碱金属中Li的价电子数最少,金属键最强

    D

    不存在稳定的NF5分子

    N原子价层只有4个原子轨道,不能形成5个N—F键

    A、A B、B C、C D、D
  • 12、在K﹣10蒙脱土催化下,微波辐射可促进化合物X的重排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的熔点比Z的高 B、X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Y、Z均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D、X、Y、Z互为同分异构体
  • 13、《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及的操作是(   )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 14、沙格列汀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以下是制备该药物重要中间产物F的合成路线。

    已知:Boc表示叔丁氧羰基。

    (1)、A中所含官能团名称 
    (2)、判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A B(填“>”或“<”)。
    (3)、请从物质结构角度分析(C2H53N能与HCl反应的原因 
    (4)、A→B的反应类型 
    (5)、写出D的结构简式 
    (6)、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A的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是丁二酸分子内脱水后的分子上一个H被取代后的烃的衍生物,核磁共振氢谱图的比例为3:2:1:1,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只写一种)
  • 15、探究甲醇对丙烷制丙烯的影响。丙烷制烯烃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有

    ⅰ.C3H8(g)=C3H6(g)+H2(g)ΔH1=+124kJ•mol1ΔS1=127J•K1•mol1Kp1

    ⅱ.C3H8(g)=C2H4(g)+CH4(g)ΔH2=+82kJ•mol1ΔS2=135J•K1•mol1Kp2

    ⅲ.C3H8(g)+2H2(g)=3CH4(g)ΔH3=﹣120kJ•mol1ΔS3=27.5J•K1•mol1Kp3

    已知:Kp为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在0.1MPa、t℃下,丙烷单独进料时,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φ见下表。

    物质

    丙烯

    乙烯

    甲烷

    丙烷

    氢气

    体积分数(%)

    21

    23.7

    55.2

    0.1

    0

    (1)、比较反应自发进行(ΔG=ΔH﹣TΔS<0)的最低温度,反应ⅰ反应ⅱ(填“>”或“<”)。
    (2)、①在该温度下,Kp2远大于Kp1 , 但φ(C3H6)和φ(C2H4)相差不大,说明反应ⅲ的正向进行有利于反应ⅰ的 反应和反应ⅱ的 反应(填“正向”或“逆向”)。

    ②从初始投料到达到平衡,反应ⅰ、ⅱ、ⅲ的丙烷消耗的平均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平衡体系中检测不到H2 , 可认为存在反应:3C3H8(g)=2C3H6(g)+3CH4(g)Kp ,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KpKp12•Kp3

    b.Kp0.2102×0.5523×0.120.0013(MPa)2

    c.使用催化剂,可提高丙烯的平衡产率

    d.平衡后再通入少量丙烷,可提高丙烯的体积分数

    ④由表中数据推算:丙烯选择性=×100%=(列出计算式)。

    (3)、丙烷甲醇共进料时,还发生反应:

    ⅳ.CH3OH(g)═CO(g)+2H2(g)ΔH4=+91kJ•mol1

    在0.1MPa、t℃下,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与进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进料比n(丙烷):n(甲醇)=1时,体系总反应:C3H8(g)+CH3OH(g)═CO(g)+3CH4(g)ΔH=kJ•mol1

    ②随着甲醇投料增加,平衡体系中丙烯的体积分数降低的原因是 

  • 16、某研究小组以TiCl4为原料制备新型耐热材料TiN。

    步骤一:TiCl4水解制备TiO2(实验装置如图A,夹持装置省略):滴入TiCl4 , 边搅拌边加热,使混合液升温至80℃,保温3小时。离心分离白色沉淀TiO2•xH2O并洗涤,煅烧制得TiO2

    (1)、装置A中冷凝水的入口为 (填“a”或“b”)。
    (2)、三颈烧瓶中预置的稀盐酸可抑制胶体形成、促进白色沉淀生成。TiCl4水解生成的胶体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3)、判断TiO2•xH2O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使用的检验试剂有 
    (4)、步骤二:由TiO2制备TiN并测定产率(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省略)。

    装置C中试剂X为 

    (5)、装置D中反应生成TiN、N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装置E的作用是 
    (7)、实验中部分操作如下:

    a.反应前,称取0.800gTiO2样品;

    b.打开装置B中恒压滴液漏斗旋塞;

    c.关闭装置B中恒压滴液漏斗旋塞;

    d.打开管式炉加热开关,加热至800℃左右;

    e.关闭管式炉加热开关,待装置冷却;

    f.反应后,称得瓷舟中固体质量为0.496g。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f(填标号)。

    ②TiN的产率为 

  • 17、白合金是铜钴矿冶炼过程的中间产物,一种从白合金(主要含Fe3O4、CoO、CuS、Cu2S及少量SiO2)中分离回收金属的流程如图:

    (1)、“酸浸1”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任写其中一种),CoO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焙烧1”中,晶体[Fe2(SO43•xH2O和CoSO4•yH2O]总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如下:

    温度区间/℃

    <227

    227~566

    566~600

    600~630

    晶体总质量

    变小

    不变

    变小

    不变

    ①升温至227℃过程中,晶体总质量变小的原因是 ;566~600℃发生分解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为有效分离铁、钴元素,“焙烧1”的温度应控制为 ℃。

    (3)、25℃时,Ksp(CuS)=6.3×1036 , H2S的Ka1=1.1×107 , Ka2=1.3×1013。反应CuS(s)+2H+(aq)═Cu2+(aq)+H2S(aq)的平衡常数K=(列出计算式即可)。经计算可判断CuS难溶于稀硫酸。
    (4)、Ⅱ.铜的硫化物结构多样。天然硫化铜俗称铜蓝,其晶胞结构如图。

    基态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5)、晶胞中含有 S22 , N(Cu+):N(Cu2+)=。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标号)。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金属键

    (6)、“焙烧2”中Cu2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2”是 (填化学式)。
  • 18、25℃时,某二元酸(H2A)的Ka1=103.04、Ka2=104.37。1.0mol•L1NaHA溶液稀释过程中δ(H2A)、δ(HA)、δ(A2)与pc(Na+)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c(Na+)=﹣lgc(Na+),HA的分布系数δ(HA)=c(HA)c(H2A)c(HA)+c(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n为δ(HA)的变化曲线 B、a点:pH=4.37 C、b点:2c(H2A)+c(HA)=c(Na+ D、c点:c(Na+)+c(H+)=3c(HA)+c(OH
  • 19、一种可在较高温下安全快充的铝﹣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电解质为熔融氯铝酸盐(由NaCl、KCl和AlCl3形成熔点为93℃的共熔物),其中氯铝酸根[AlnCl3n+1(n≥1)]起到结合或释放Al3+的作用。电池总反应:2Al+3xS=Al2(Sx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lnCl3n+1含4n个Al—Cl键 B、AlnCl3n+1中同时连接2个Al原子的Cl原子有(n﹣1)个 C、充电时,再生1mol Al单质至少转移3mol电子 D、放电时间越长,负极附近熔融盐中n值小的AlnCl3n+1浓度越高
  • 20、从苯甲醛和KOH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过程如图:

    已知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0.74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 B、“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操作X”为蒸馏,“试剂Y”可选用盐酸 D、“洗涤”苯甲酸,用乙醇的效果比用蒸馏水好
上一页 463 464 465 466 4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