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未知无色溶液可能含、、、、。取少量溶液,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变红,另取少量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一定有 B、一定有 C、一定没有 D、一定没有
-
2、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g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B、1mol氩气分子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C、53g碳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为0.5NA D、7.8g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体现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到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A装置可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B、B装置可用于吸收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C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D、D装置可用于制备胶体 -
5、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Cl- B、K+、Ag+、、Cl- C、Ba2+、Na+、Cl-、 D、Na+、Cu2+、、Cl-
-
6、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的空间结构模型:
B、乙醇的红外光谱:
C、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D、乙烯的实验式:C2H4
-
7、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 B、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 C、通过核磁共振谱可推测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 D、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
-
8、白磷在高压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到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固体——黑磷,转化过程:白磷黑磷。黑磷性质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磷是一种化合物 B、黑磷能导电 C、白磷转化为黑磷是物理变化 D、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
9、在室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中: B、NaHA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粒子有: C、向某稀NaHCO3溶液中通入CO2至 D、浓度均为与NaOH按体积2∶1混合:
-
10、乙二酸俗称草酸,为无色晶体,是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由以下反应制取草酸:
Ⅰ.4CO(g)+4C4H9OH(l)+O2(g)2(COOC4H9)2(l)+2H2O(l)
Ⅱ. (COOC4H9)2(l)+2H2O(l) H2C2O4(l)+2 C4H9OH(l)
①下列有关反应Ⅰ的说法正确是。
a.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该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该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
c.可以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该反应速率
②反应Ⅱ的浓度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2)、已知:的①写出草酸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液中:
b.溶液中:
c.浓度均为和的混合溶液中:
d.溶液中滴加等浓度溶液至中性:
(3)、实验室常以硫酸亚铁和草酸为原料制备草酸亚铁。通过测定产品中和的含量来判断晶体的纯度,其测定过程示意图如图,可与形成无色的 , 使滴定的终点更容易判断。
① “滴定Ⅰ”过程中做还原剂的离子为。
② “滴定Ⅱ”过程离子方程式为。
③样品中。
-
11、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化工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CO和N2分别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
②
(2)、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反应2 N2O(g)=2N2(g)+O2(g)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c(N2O)/mol·L-1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a
0.03
0.02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推测a=
②0.1mol/L N2O完全分解所需时间为。
③不同温度(T)下,N2O分解半衰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T1(填“>”“=”或“<”)T2 , 当温度为T1、起始压强为p0时,反应至t1min时,体系压强p=(用p0表示)。
(3)、实验发现生产硝酸过程中,升高温度,NO和O2的反应(2NO+O2=2NO2)速率减慢,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Ⅰ.(快平衡)
Ⅱ.(慢反应)
升温该反应(2NO+O2=2NO2)速率减慢的原因是。
(4)、中国科学院大学以Bi为电极材料,利用电化学催化还原CO2制备HCOOH。用计算机模拟CO2在电极材料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的历程如图(*表示微粒与Bi的接触位点):
依据反应历程图中数据,你认为电催化还原CO2生成HCOOH的选择性(填“高于”或“低于”)生成CO的选择性,原因是。
-
1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测定市售双氧水溶液中H2O2的浓度(单位g·L-1),实验过程包括标准溶液的准备和滴定待测溶液:
I.准备标准溶液
a.配制100mLKMnO4溶液备用;
b.准确称取Na2C2O4基准物质3.35g(0.025mol),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mol·L-1硫酸酸化后,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II.滴定主要步骤
a.取待测双氧水10.00mL于锥形瓶中;
b.锥形瓶中加入30.00mL蒸馏水和30.00mL3mol·L-1硫酸,然后用已标定的KMnO4溶液(0.1000mol·L-1)滴定至终点;
c.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组别
1
2
3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25.24
25.02
24.98
d.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Na2C2O4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2)、标定KMnO4溶液时,可以选择(填序号)调节溶液酸度,请说明理由。①稀硫酸 ②稀硝酸 ③稀盐酸
(3)、滴定双氧水至终点的现象是。(4)、计算此双氧水的浓度为g·L-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滴定管在检漏、水洗、烘干后再装酸性KMnO4溶液,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B、滴定管和锥形瓶在用蒸馏水洗净后,需要用待装液润洗 C、半滴操作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滴定终点时,若装酸性KMnO4溶液的滴定管中有气泡,会导致所测双氧水浓度偏大 -
13、下表是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NH3·H2O
HClO
H2CO3
HCOOH
N2H4·H2O
K
Ka=1.8×10-5
Kb=1.8×10-5
Ka=3.0×10-8
Ka1=4.1×10-7
Ka2=5.6×10-11
Ka=1.77×10-4
Kb1=10-5.75
Kb2=10-8.9
(1)、0.1mol/L溶液与0.1mo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2)、常温下,pH=5的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的体积NaOH溶液的体积(填“>”“<”或“=”)(3)、由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填字母)。a.
b.
c.
(4)、溶液与0.1mol/L的溶液对比,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后者(填“>”“<”或“=”)(5)、相同的和的两溶液中:c(Na+)-c(ClO-)c(K+)-c(CH3COO-)(填“>”“<”或“=”)(6)、已知的电离与相似。硫酸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碱式盐,根据表格中提供的平衡常数分析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 -
14、25℃时,某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的对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与的变化关系 B、X点时存在 C、 D、点时溶液的 -
15、常温下向100mL蒸馏水中滴入10mL5mol·L-1HA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中c(H+)和温度随着加入HA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是弱酸 B、c、d两点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C、c~d段,c(H+)增大,HA电离程度减小 D、向c点加入0.5mL5mol/L的NaOH溶液后,c(Na+)=c(A-)+c(HA) -
16、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0.1mol·L-1氨水,溶液中减小 B、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的值增大 C、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 始终增大
-
17、利用和重整技术可获得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不同配比随温度变化对出口合成气中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反应Ⅲ,M点的平衡常数等于N点 B、M点CO2的转化率比N点CO2的转化率大 C、高温和高压均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当时,温度高于900℃后减小是由反应II导致的 -
18、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法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和F- 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和NaF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Kh(CH3COO-)<Kh(F- )
B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 NaClO溶液和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酸性:CH3COOH>HClO
C
证明HA为弱酸
等pH且等体积的HA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NaOH固体反应,前者消耗NaOH固体的量更多
HA为弱酸
D
测量某溶液的酸碱性
某温度下,用pH计测量0.1mol/L的NaA溶液的pH值为7.0
该溶液为中性溶液
A、A B、B C、C D、D -
19、110℃时,将某X固体置于真空恒温恒容容器中,存在平衡: , 反应达平衡时体系的总压为50k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X固体的量不影响平衡 B、若先通入Z(g)使初始压强为52.5kPa,再加入足量X(s),平衡时Y(g)的分压为10kPa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容器充入少量氦气,由于总压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时,增大M固体的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20、已知CuS是一种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的沉淀。下列说法正确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合成SO3采用高压条件以增大平衡转化率 B、向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C、向氯水中加碳酸钠,可提高溶液中的浓度 D、向饱和H2S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溶液酸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