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B得到F至少要经过三步化学反应 B、A可能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C、D和水反应生成E D、B可与D反应生成C
  • 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氨水中:Ag+Cu2+NO3-SO32- B、在氯化钠溶液中:OH-I-Ba2+HCO3- C、在醋酸溶液中:SO42-NH4+Br-H+ D、在硝酸银溶液中:K+Cl-Na+CO32-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C、硝酸银与氯化氢反应:AgNO3+Cl=AgCl+NO3 D、铁粉溶于稀硫酸:Fe+6H+=Fe3++3H2
  • 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 B、Na+Mg2+CO32OH C、K+Na+ClOH D、Cu2+Ba2+ClSO42
  • 5、歌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铜绿”即是铜锈[Cu2(OH)2CO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中铜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反应中氧气得电子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转化为O3 , 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 C、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D、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7、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电解质

    胶体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A

    食盐水

    稀豆浆

    Na2O2

    氯水

    B

    熔融NaCl

    有色玻璃

    Na2O

    冰水混合物

    C

    氨气

    CaO

    纯碱

    D

    H2SO4

    油水混合物

    FeO

    漂白粉

    A、A B、B C、C D、D
  • 8、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溶液中:CO32-、Na+、和Cl-可以大量共存 B、A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是产物BaSO4为非电解质 C、D点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发生的反应可能为:H++OH-=H2O D、CD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Ba(OH)2发生电离
  • 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该装置能制取Cl2 , 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图示连接仪器后的操作是装入各个试剂 B、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 C、装置D中的现象是先变蓝后褪色 D、装置G可以储存多余的氯气
  • 10、泻盐(MgSO47H2O)被广泛用于临床,如导泻、利胆等。以菱镁矿渣(主要成分是MgCO3 , 含少量Fe2O3FeOCaOAl2O3SiO2MgO等)为原料制备泻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部分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的pH如下表:

    阳离子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6

    3.2

    7.6

    8.9

    完全沉淀时的pH

    3.1

    4.7

    9.6

    10.9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常将菱镁矿渣磨成矿粉,其目的是;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写出加入KClO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调pH”的范围为
    (4)、已知MgSO47H2OCa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操作1”采用蒸发浓缩、(填操作名称,采用如图2装置操作,夹持装置已略去)。

    (5)、MgSO47H2O的热失重曲线如图所示。

    写出b→c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MgO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密度为ρgcm3 , 设1号原子的坐标为(0,0,0) , 3号原子的坐标为(1,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①2号原子坐标为

    Mg2+O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pm。

    Mg2+之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4个Mg2+和6个Mg2+围成的空间结构分别为

  • 11、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O3->ClO3->Cl2>Fe3 B、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lO3-+6Fe2+6H=Cl-+6Fe3+3H2O D、Cl2在反应①③中均作氧化剂
  • 12、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

    检验存在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的Fe2+

    向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

    C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向溶液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

    D

    制备CaCO3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适量CO2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13、温度T下,向1L真空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 CH32CHOH , 反应达到平衡时,cY=0.4mol/L

           (CH3)2CHOH(g)(CH3)2CO(g)+H2(g)XY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充入1mol X和1mol Y,此时v<v B、再充入1mol X,平衡时cY=0.8mol/L C、再充入1mol N2 , 平衡向右移动 D、若温度升高,X的转化率增加,则上述反应ΔH<0
  • 14、ZnO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橡胶的化工生产中。一种以工业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Fe3O4Al2O3SiO2Cd2+等)制取高纯Zn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cMn+=0.1 mol⋅L1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Fe2+

    Fe3+

    Al3+

    Zn2+

    Cd2+

    开始沉淀

    6.3

    1.5

    3.4

    6.5

    7.4

    沉淀完全

    8.3

    2.8

    4.7

    8.5

    9.4

    (1)、“粉碎”的目的是
    (2)、“酸浸”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调pH”的范围是;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
    (4)、“沉锌”反应中,往滤液加入NH4HCO3溶液,生成ZnCO3ZnOH2CO2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沉锌”后的母液可进一步处理,获得一种化工原料,写出该原料在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15、工业上H2O2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氧化还原试剂,某小组对H2O2的催化分解实验进行探究。回答问题:
    (1)、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溶液在Fe3+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除了图中所示仪器之外,该实验还必需的仪器是

    ②请写出下面表格中I、Ⅱ的实验记录内容或数据:

    实验序号

    0.1 mol·L1 Fe2(SO4)3溶液的体积/mL

    时间/s

    H2O2溶液的体积/mL

    蒸馏水的体积/mL

    O2的体积/mL(标况下)

    1

    b

    c

    d

    e

    2

    a

    b

    d

    f

    I= , Ⅱ= , 根据实验1的数据,可将H2O2的反应速率表示为

    (2)、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A瓶中气体颜色比B瓶中的(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3)、该小组预测同为第四周期Ⅷ族的Fe、Co、Ni可能有相似的催化作用。查阅资料: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也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O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由图中信息可知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推测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 16、

    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其中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和发展功不可没。火箭液体推进剂主要由燃烧剂和氧化剂混合而成。

    Ⅰ.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无色高度吸湿性的可燃液体。曾用肼与氧化剂N2O4混合用作火箭液体推进剂。

    已知:N2g+2O2g=N2O4l   ΔH1

    N2g+2H2g=N2H4l  ΔH2

    2H2g+O2g=2H2Og  ΔH3

    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kJ/mol

    (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N2H4N2O4可混合用作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氧化剂N2O4NO2相互转化的反应为2NO2gN2O4g   ΔH<0 , 若正反应速率v=kc2(NO2),逆反应速率v=kc(N2O4),k、k为速率常数,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k表示)。
    (3)已知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取一支注射器针筒,吸入10mL二氧化氮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连接传感器,测定透光率;然后将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mL处,再将针筒活塞迅速拉回10mL处,测定活塞移动过程中透光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e点:v(正)>v(逆)
    B. 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 cd段透光率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 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Ⅱ.“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采用低温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研制理念。

    ⅰ.利用“一碳化学”技术通过以下两个反应可有效实现工业制氢,为推进剂提供丰富的氢燃料。

    a.CH4g+CO2g=2COg+2H2g   ΔH1=+247kJmol-1

    b.COg+H2Og=CO2g+H2g   ΔH2=-41kJmol-1

    (4)若在某反应体系中H2的平衡含量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H2的平衡含量随温度T变化的原因________。

    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一种在500℃下电解甲烷的制氢方法,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为熔融态碳酸盐(可传导O2)。

    (5)电源的正极为________(填写“X”或“Y”),Ni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17、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近年科学研究的热点。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 , 投料浓度比cHCl:cO2分别为1∶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投料比7∶1 B、该反应的ΔH>0 C、平衡常数:KB>KC D、反应速率:vA>vC
  • 18、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H2)的燃料电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CO32-2e-=CO2+H2O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 D、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 19、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0.1molL1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ΔH=+57.3kJmol1 B、101kPa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85.8kJmol1 C、已知CH3OH的燃烧热为726.5kJmol1 , 则有CH3OHl+32O2g=CO2g+2H2OgΔH=726.5kJmol1 D、2H2g+O2g=2H2OlΔH1H2g+12O2g=H2OlΔH2 , 则有ΔH1<ΔH2
  • 20、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B、不能使用铜丝搅拌器主要是因为铜丝会与酸反应,造成实验误差 C、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温度计、天平、玻璃搅拌器 D、如图中的A、B分别表示用0.5molL1NaOH溶液分别与同体积的0.5molL1盐酸、0.5molL1醋酸溶液反应,NaOH溶液体积与释放热量关系
上一页 356 357 358 359 3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