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B得到F至少要经过三步化学反应 B、A可能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C、D和水反应生成E D、B可与D反应生成C -
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氨水中: B、在氯化钠溶液中: C、在醋酸溶液中: D、在硝酸银溶液中: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B、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C、硝酸银与氯化氢反应: D、铁粉溶于稀硫酸:
-
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 C、、、、 D、、、、
-
5、歌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铜绿”即是铜锈[Cu2(OH)2CO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中铜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反应中氧气得电子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转化为O3 , 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 C、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D、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7、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电解质
胶体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A
食盐水
稀豆浆
Na2O2
氯水
B
熔融NaCl
有色玻璃
Na2O
冰水混合物
C
氨气
雾
CaO
纯碱
D
H2SO4
油水混合物
FeO
漂白粉
A、A B、B C、C D、D -
8、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溶液中:、Na+、和Cl-可以大量共存 B、A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是产物BaSO4为非电解质 C、D点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发生的反应可能为:H++OH-=H2O D、CD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Ba(OH)2发生电离 -
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该装置能制取Cl2 , 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图示连接仪器后的操作是装入各个试剂 B、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 C、装置D中的现象是先变蓝后褪色 D、装置G可以储存多余的氯气 -
10、泻盐()被广泛用于临床,如导泻、利胆等。以菱镁矿渣(主要成分是 , 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泻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部分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时的pH如下表:
阳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1.6
3.2
7.6
8.9
完全沉淀时的pH
3.1
4.7
9.6
10.9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常将菱镁矿渣磨成矿粉,其目的是;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2)、写出加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调pH”的范围为~。(4)、已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操作1”采用蒸发浓缩、(填操作名称,采用如图2装置操作,夹持装置已略去)。
(5)、的热失重曲线如图所示。
写出b→c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密度为 , 设1号原子的坐标为 , 3号原子的坐标为 ,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①2号原子坐标为。
②和之间的最短距离为pm。
③之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4个和6个围成的空间结构分别为、。
-
11、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Cl2=Br2+2;②+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Cl2>Fe3+ B、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溶液中可发生反应:+6Fe2++6H+=Cl-+6Fe3++3H2O D、Cl2在反应①③中均作氧化剂
-
12、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
检验存在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的Fe2+
向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
C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向溶液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
D
制备CaCO3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适量CO2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13、温度T下,向1L真空刚性容器中加入 , 反应达到平衡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充入1mol X和1mol Y,此时 B、再充入1mol X,平衡时 C、再充入 , 平衡向右移动 D、若温度升高,X的转化率增加,则上述反应 -
14、ZnO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橡胶的化工生产中。一种以工业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及等)制取高纯Zn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 mol⋅L-1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开始沉淀
6.3
1.5
3.4
6.5
7.4
沉淀完全
8.3
2.8
4.7
8.5
9.4
(1)、“粉碎”的目的是。(2)、“酸浸”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调pH”的范围是;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4)、“沉锌”反应中,往滤液加入溶液,生成及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沉锌”后的母液可进一步处理,获得一种化工原料,写出该原料在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15、工业上H2O2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氧化还原试剂,某小组对H2O2的催化分解实验进行探究。回答问题:(1)、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溶液在Fe3+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除了图中所示仪器之外,该实验还必需的仪器是。
②请写出下面表格中I、Ⅱ的实验记录内容或数据:
实验序号
0.1 mol·L-1 Fe2(SO4)3溶液的体积/mL
时间/s
H2O2溶液的体积/mL
蒸馏水的体积/mL
O2的体积/mL(标况下)
1
Ⅰ
b
c
d
e
2
a
b
d
Ⅱ
f
I= , Ⅱ= , 根据实验1的数据,可将H2O2的反应速率表示为。
(2)、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A瓶中气体颜色比B瓶中的(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3)、该小组预测同为第四周期Ⅷ族的Fe、Co、Ni可能有相似的催化作用。查阅资料: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也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O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由图中信息可知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推测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
16、
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其中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和发展功不可没。火箭液体推进剂主要由燃烧剂和氧化剂混合而成。
Ⅰ.肼又称联氨,是一种无色高度吸湿性的可燃液体。曾用肼与氧化剂混合用作火箭液体推进剂。
已知: ΔH1
ΔH2
ΔH3
ΔH4=-1048.9kJ/mol
(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和可混合用作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氧化剂与相互转化的反应为 , 若正反应速率v正=k正c2(NO2),逆反应速率v逆=k逆c(N2O4),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表示)。(3)已知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取一支注射器针筒,吸入10mL二氧化氮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连接传感器,测定透光率;然后将针筒活塞迅速推至处,再将针筒活塞迅速拉回处,测定活塞移动过程中透光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点:v(正)>v(逆) B. 点与点相比,增大,减小 C. 段透光率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 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b、两点的平衡常数 Ⅱ.“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采用低温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研制理念。
ⅰ.利用“一碳化学”技术通过以下两个反应可有效实现工业制氢,为推进剂提供丰富的氢燃料。
a.
b.
(4)若在某反应体系中的平衡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的平衡含量随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
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一种在500℃下电解甲烷的制氢方法,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为熔融态碳酸盐(可传导)。
(5)电源的正极为________(填写“X”或“”),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17、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近年科学研究的热点。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 , 投料浓度比分别为1∶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投料比7∶1 B、该反应的 C、平衡常数: D、反应速率: -
18、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H2)的燃料电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CO-2e-=CO2+H2O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 D、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 -
19、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溶液反应: B、在下的燃烧热为 ,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C、已知的燃烧热为 , 则有 D、; , 则有
-
20、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B、不能使用铜丝搅拌器主要是因为铜丝会与酸反应,造成实验误差 C、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温度计、天平、玻璃搅拌器 D、如图中的A、B分别表示用溶液分别与同体积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NaOH溶液体积与释放热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