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CO3-的水解反应:HCO3-+ H2O=H3O++ CO32- B、CaCO3与醋酸反应:CaCO3+ 2H+ =Ca2++ CO2↑+ H2O C、FeO与硝酸反应:FeO+ 2H+ 一 Fe2++H2O D、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 2、可根据物质结构推测其性质,下列推测的性质不今理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A

    正戊醇和乙醇分子中均含有一个羟基

    两者的水溶性相当

    B

    金属钨晶体中金属键强

    金属钨熔点高

    C

    聚乳酸的结构是

    聚乳酸可降解

    D

    油酸甘油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

    油酸甘油酯易被氧化变质

    A、A B、B C、C D、D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切削刀具 B、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用于制作埚 C、SiO2熔点高,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D、氨气有还原性,可用于生产铵态氮肥
  • 4、下列实验原理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B、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NaCI的苯甲酸 C、可用浓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可用浓Na2CO3溶液将CaSO4转化为CaCO3
  • 5、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Mg>Na B、电负性:C> Si C、非金属性:Br>I D、热稳定性:NH3>PH3
  •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CH4的结构式: B、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p 电子云轮廓图: D、CH3CH(CH2CH3)CH2CH3的系统命名:2-乙基丁烷
  • 7、下列属于含氧酸盐的是(   )
    A、K2CO B、NaCl C、H2SO4 D、CH3OH
  • 8、五氧化二钒(V2O5)具有强氧化性,可作制硫酸的催化剂。利用废钒催化剂的酸浸液(含VO2+VO2+K+Fe3+Al3+SO42)制取V2O5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ⅰ.溶液中含+5价V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ⅱ.“离子交换”和“洗脱”可表示为4ROH+V4O124R4V4O12+4OH(ROH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1)、“氧化”时控制溶液的pH<1,VO2+(约0.1mol·L-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调pH”时控制溶液pH约为7~8,pH不能过大的原因除了pH过大,OH-浓度过大,抑制后续离子交换反应向正向进行;还有
    (3)、“沉钒”时,得到NH4VO3沉淀。确认沉淀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4)、“煅烧”时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5)、为测定所制得V2O5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0.5000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定容得100mLVO22SO4溶液。量取20.00 m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30.00mL0.05000 mol·L-1NH42FeSO42溶液,再用0.01000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Fe2+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0.00 mL。计算V2O5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过程中反应如下:VO2++Fe2++H+VO2++Fe3++H2O(未配平);MnO4-+Fe2++H+Mn2++Fe3++H2O(未配平)。
  • 9、以淀粉或乙烯为主要原料都可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葡萄糖分子式是
    (2)、请写出反应⑤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为反应。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为反应。
    (4)、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杂化类型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可表示为
    (5)、下列有关CH3COOCH2CH3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密度比水小           b.能溶于水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发生取代反应

  • 10、已知:Ka1H2CO3=10-6.38Ka2(H2CO3)=10-10.25。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量0.1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为7.8

    2

    向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持续通入CO2 , 溶液的pH减小

    3

    向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

    向0.5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0.5mol·L-1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存在:cH2CO3>cHCO3 B、实验2中随CO2的不断通入,溶液中cHCO3cCO32的值逐渐变小 C、实验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 D、实验4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H2CO3+cCO32-+cHCO3-
  •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H+浓度对CrO42-Cr2O72-相互转化的影响

    B

    分别向装有大小相同铁片的两只锥形瓶中加入10mL1mol·L-1H2SO4溶液和10 mL浓硫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验证反应物浓度越大速率越快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在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

    测定NaClO溶液的pH

    D

    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mL2mol·L-1H2SO4溶液,加热。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 , 加热

    证明淀粉水解后有还原性糖生成

    A、A B、B C、C D、D
  • 12、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提出的碘硫热化学循环是由Ⅰ、Ⅱ、Ⅲ三步反应组成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设计该循环是为了制取能源气体O2 B、整个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44.8LH2 C、总反应的焓变为ΔH,则ΔH>0 D、该制氢方法生成1molH2gΔH比电解水生成1molH2gΔH
  • 13、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 H2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HCO3 D、苹果酸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羟基
  • 14、下列物质的一氯代物有4种的是
    A、CH3CH2CH3 B、CH3CH2CH(CH3)CH2CH3 C、 D、
  • 1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中的实验仪器与试剂选择均正确的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配制450mL0.1molL1氯化钠溶液

    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

    氯化钠固体、蒸馏水

    B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大烧杯、小烧杯、量筒2个、泡沫塑料、硬纸板

    0.50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带铁夹)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D

    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待提纯的AlCl3溶液、NaOH溶液

    A、A B、B C、C D、D
  • 16、鸭绒可用作羽绒服的填充物,其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 B、淀粉 C、蛋白质 D、油脂
  • 17、工业上以侯氏制碱法为基础生产焦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2O5能溶于水),并获得副产品 CuSO4·5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Ⅰ的原理为 NaCl+CO2+H2O+NH3=NaHCO3+NH4Cl

    (1)、“反应Ⅰ”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 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 , 其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能吸收更多的 CO2

    ②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CO2的密度比NH3

    (2)、“反应Ⅰ”生成NaHCO3晶体,可用方法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循环使用的物质除H2O外,还有 , 主要目的是
    (4)、“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流程中“操作”步骤包括: 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 18、

    高铁酸盐是优良的多功能水处理剂。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制备高铁酸钾K2FeO4

    资料: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紫色快速褪去并产生O2且可产生Fe(OH)3胶体;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Ⅰ. 制备K2FeO4 (夹持、加热等装置略)

    (1)装置A 中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 K2FeO4中铁显价。

    (2)写出 A 中产生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C 中先生成KClO, KClO 氧化 Fe(OH)3制得K2FeO4 , 完成下面的离子方程式: ☐ClO+FeOH3+_______=Cl+FeO42+5H2O。在不改变 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4)高铁酸盐可代替氯气作消毒剂,其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

    II.小组同学发现反应结束后装置A 仍有大量MnO2和盐酸未反应完全,分析认为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有关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Mn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变弱而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任务】探究离子浓度对MnO2氧化性的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i: 溶液中c(H+)减小,MnO2的氧化性减弱。

    猜想 ii:溶液中cMn2+增大,MnO2的氧化性减弱。

    【查阅资料】电极电势(φ)是表征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物理量。电极电势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电极电势越小,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验证猜想】用0.10molL-1H2SO4溶液、0.10molL-1MnSO4溶液和蒸馏水配制混合液,将MnO2电极置于混合液中测定其电极电势φ , 进行表中实验,记录数据。

    实验

    V(H2SO4)/mL

    V(MnSO4)/mL

    V(H2O)/mL

    电极电势/V

    20

    20

    0

    φ1

    m

    n

    10

    φ2

    20

    10

    10

    φ3

    (5)根据实验①和②的结果, 猜想 i 成立。补充数据: m= , n=

    (6)根据实验①和③的结果,猜想 ii成立。判断依据是(用电极电势关系表示)。

  • 19、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结合短文内容填空:

    在“碳中和”的国际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碳捕集和碳转化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材料一: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反应   CO2+NaOH=NaHCO3来捕集废气中的CO2

    材料二:利用电化学法将CO2还原为燃料,如:CO乙烯等,既能减少CO2排放,又能让CO2“变废为宝”成为能源补给。我国科学家利用作阳极、   Cu作阴极,Na2CO3 作电解质溶液,通过电解装置将CO2还原为CO,从而实现碳转化和资源化。

    (1)、划线部分的①~⑩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2)、请写出一种与⑧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
    (3)、NaOH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4)、材料一中使用NaOH 捕集废气中的 CO2。现需要在实验室配制 250mL1.0molL1 的NaOH 溶液。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 NaOH 固体的质量为g。

    ②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

    ③取出25mL 该溶液,最多能吸收标准状况下L CO2

    (5)、材料二中反应的原理是通过电解将CO2变为O2和CO,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学习、研究和应用的一种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 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g、h、i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其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学式)。
    (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质的熔点: a<d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i>h C、金属性: d>e D、d单质可在 CuSO4溶液中置换出 Cu
    (4)、c、d元素可形成一种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之比是;该离子化合物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f单质可制成一种固体管道疏通剂,加水即可起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疏通原理
    (6)、设计实验以新制得的e和f的氢氧化物悬浊液作为试剂,比较e和f的金属性的强弱(其他限选试剂:NaOH溶液、氨水、稀盐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