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的新型燃料电池(电解质为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氧气端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溶液中氢离子向氧气端定向移动 D、每消耗1mol甲烷,理论上该电池最多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 C、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体,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水 D、利用焰色试验可检验生活中所有常见的金属元素
-
3、广东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与海洋文明的活力,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文化”:古时海上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丝绸的主要成分中只存在离子键 B、“饮食文化”:煲广式靓汤过程中利用了萃取原理 C、“民俗文化”:珠海菉猗堂的蚝壳墙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D、“城市文化”:在广州塔上演的“灯光秀”利用了丁达尔效应
-
4、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企业生产的体育器材出现在多个项目的赛场上。它们凭借过硬的质量、创新的产品形态,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使用的材料ABS塑料属于纯净物 B、杠铃采用的弹簧钢材料60Si2Mn属于合金 C、水翼帆板采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智能柔道垫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
-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在千年前就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下列乐器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石磬
B.竹笛
C.二胡
D.铁琴
A、A B、B C、C D、D -
6、t℃时,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min末浓度/ 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 D、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7、将稀硝酸加入到锌粒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5:2 C、是还原产物,是氧化产物 D、该反应理论上有20%的硝酸被还原
-
8、下列有关某种新型纳米材料(其微粒直径约为35nm)描述错误的是A、该材料微粒分散在空气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属于胶体 B、该物质的微粒直径远大于泥水 C、该微粒可以通过滤纸 D、该物质分散在空气中时可以在阳光下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
9、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助力“碳中和”和“碳达峰”,工业上用与催化合成甲醇,相关反应如下:
相关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
i
ii
iii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一定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只发生反应i和ii,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7倍,的平衡转化率为。①0~10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平衡时。
③该温度下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
-
10、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 ②。
(2)、某温度(t℃)时,水的 , 则该温度(填“>”“<”或“=”)25℃;(3)、在题(2)温度下,的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4)、25℃时,下列5种溶液,水电离出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填序号)。①盐酸②③④(氨水) ⑤NaOH
(5)、25℃时,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11、亚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主要用于漂白、消毒、水处理等方面。如图装置可以制备亚氯酸钠,并对其纯度进行测定。
已知:A中制取的通入B中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 , 装置C采用冷水浴的原因为②。(2)、取a克装置C中的晶体,加水溶解,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的足量的新制KI溶液中充分反应,再加入作指示剂,用浓度为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V mL(已知:)。(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 滴定终点时,准确记录读数。(4)、滴定终点的现象为(5)、晶体中(相对分子量为M)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b、M和V字母的式子表示)。(6)、下列因素引起质量分数偏高的是(填字母)。A.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B.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C.量取待测液时,液体溅出瓶外
D.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E.配制标准液时,硫代硫酸钠固体中混有杂质(杂质不与反应)
-
1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①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②
再燃烧水煤气:③
④
(1)、则途径Ⅰ放出的热量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与、、的数学关系式是②。(2)、水蒸气与足量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①该反应在(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③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再投入 , 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状态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一定条件下,和发生反应时,生成、或HCHO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在有催化剂作用下,与反应主要产物为①;无催化剂时,升高温度更有利于提高的产率。
-
13、羰基硫(COS)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化工原料气中有机硫的主要形式。COS催化水解的反应为: , 在相同恒温恒容容器、相同投料比、相同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及不同催化剂下水解反应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浓度表示的该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B、线段上的点均是平衡点,点较点转化率降低的原因是平衡移动 C、任何温度下,的催化效果都比好 D、时,相较于 , 使用做催化剂,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更大
-
14、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I.
II.
向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和 , 不同温度下,测得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400
500
600
乙烷转化率()
2.2
9.0
17.8
乙烯选择性()
92.6
80.0
61.8
注:乙烯选择性
A、反应活化能: B、时,反应I的平均速率为: C、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及时移除 , 可提高乙烯的产率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投料比投料,平衡后可提高乙烷转化率 -
15、反应 , 在温度为、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X、Y两点的反应速率:X>Y C、X、Z两点气体的颜色:X深,Z浅 D、Y、Z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B、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所需HCl的物质的量相同 C、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溶液中,相等 D、将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
17、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量保持增大的是①c(H+) ②c(F-) ③c(OH-) ④Ka(HF) ⑤KW ⑥ ⑦A、①⑥ B、②④ C、③⑦ D、④⑤
-
18、室温下,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Ka)
HClO
Ka=4.7×10-8
H2CO3
Ka1=4.2×10-7
Ka2=5.6×10-11
H2SO3
Ka1=1.54×10-2
Ka2=1.02×10-7
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ClO-、 C、、 D、HClO、 -
19、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溶液的pH:c<a<b B、a、b、c三点CH3COOH的电离程度:c<a<b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 mol·L-1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体积:c<a<b
-
20、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滴定终点时,与恰好完全反应, B、当接近滴定终点时,极少量的酸会引起溶液的pH突变 C、石蕊溶液可作为本实验的指示剂 D、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