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 B、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 C、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D、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③
  •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个数是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中,生成的HClO分子数是NA 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32gO2分子和N2H4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 3、“价-类”二维图可以从物质类别、化合价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氯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其中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能使石蕊溶液褪色,说明它具有漂白性 B、实验室可使用辛和甲的浓溶液制备乙 C、存在庚→戊→乙→甲的转化关系 D、丙可以替代传统的乙,作为饮用水消毒杀菌
  • 4、通过CO2捕获和转化技术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其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总反应为CO2+CH4=2CO+2H2 B、过程Ⅰ为化合反应 C、过程Ⅱ中还原剂CH4 , 还原产物只有CO D、以上转化过程中,CaO可以循环利用
  • 5、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B

    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热NaOH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收集氯气并进行尾气处理

    C

    D

    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杂质

    可用于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A、A B、B C、C D、D
  • 6、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将合成氨与纯碱工业联合,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该生产方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可得到一种副产品NH4Cl。生产流程和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Cl固体从母液中析出时需控制温度在0~10℃ B、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2CO3NH4Cl和氨水 C、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CO2+2NaCl+H2O=2NH4Cl+Na2CO3 D、循环Ⅰ、Ⅱ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足量O2和质量相等的Na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③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鉴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

    ⑤除去NaHCO3粉末中混有的Na2CO3 , 可将粉末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 , 再低温结晶。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 8、下列现象及结论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以混用进行杀菌消毒

    酸性越强,NaClO氧化性越强

    B

    在医疗上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纯碱可与胃酸反应

    C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HCO3可与酸反应

    D

    Na2O2、CaO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它们都能与酸反应

    A、A B、B C、C D、D
  • 9、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组合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H3·H2O

    CH3COOH

    Na2S

    Na2O

    SiO2

    B

    CaO

    HCl

    NaHCO3

    CuO

    SO2

    C

    Ba(OH)2

    BaSO4

    NaHSO4

    Al2O3

    SO3

    D

    KOH

    HNO3

    NaCl

    CaO

    CO

    A、A B、B C、C D、D
  • 10、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O2放入水中:Na2O2+CO2=Na2CO3+O2 B、铁粉在氧气中燃烧:3Fe+2O2__Fe2O3 C、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D、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5SO2+2H2O+2MnO4-=5SO42-+4H++2Mn2+
  • 11、多糖基复合纳米材料(直径10-7∼10-9 m)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糖基复合纳米颗粒分散到水中,下列关于该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糖基复合纳米颗粒直径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B、将该分散系静置会立即出现沉淀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氯化钡溶液和该分散系 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氯化钡溶液与多糖基复合纳米材料分离
  • 12、常温下,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加入过氧化钠固体的溶液中:K+、Mg2+NO3Cl B、在强碱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Na+K+NO3HCO3 C、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a+NH4+NO3SO32 D、碱性溶液中:Na+ClCO32SO42
  • 13、《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诗句中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态存在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爆竹爆炸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 D、“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14、氢能是理想清洁能源,氢能产业链由制氢、储氢和用氢组成。
    (1)、工业上常利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

    反应I:CH4g+H2OgCOg+3H2g   ΔH=+206kJmol1

    反应Ⅱ: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1

    ①反应CH4g+2H2Og=CO2g+4H2gΔH=kJmol1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H4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

    B.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Heg , 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C.继续通入CH4g , 能提高H2Og平衡转化率

    D.反应体系中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2)、在一定温度下,向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1molH2O , 只发生反应Ⅱ:COg+H2OgCO2g+H2g , 反应达平衡时H2Og的转化率50%,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3)、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将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

    ①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极是负极

    B.OH向a极移动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pH会变大

    D.有2mol电子经过驱动汽车,消耗H21mol

    (4)、反应H2+HCO3__HCOO+H2O可用于储氢。

    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不变,向含有催化剂的0.1molL1NaHCO3溶液中通入H2HCOO产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温度高于70℃,HCOO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15、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硝酸和肼(N2H4 , 具有较强还原性)。

    (1)、写出N2的结构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Ⅰ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步骤Ⅱ中需控制NaClO溶液的用量,不可过量 C、硝酸工业排放的NOx尾气可用NH3处理,生成无污染的物质 D、实验室可借助浓氨水和熟石灰反应快速制取少量氨气,且用无水CaCl2干燥
    (3)、N2H4在常温下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25℃、101kPa时,32.0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2和液态水,放出624 kJ热量,N2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A中金属阳离子
    (5)、已知反应Ⅲ歧化生成NaNO2和另一种含氧酸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某学生将准确称取的2.50g含有一定量杂质的NaOH样品(杂质与酸不反应)配制成250mL待测液,并用浓度为0.10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1)、操作步骤如下:

    A.用移液管移取10.00mL待测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调节滴定管旋塞使尖嘴充满溶液,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

    D.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零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零刻度(或以下),记下读数V1

    F.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V2

    请写出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F

    (2)、如果酸式滴定管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mL

    (3)、滴定时,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4)、滴定前读数及滴定后读数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0.10molL1的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10.00

    0.20

    20.10

    第二次

    10.00

    4.05

    24.15

    第三次

    10.00

    2.10

    22.10

    由实验数据可知,NaOH样品的纯度为

    (5)、由于错误操作,使得上述NaOH样品的纯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 C、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D、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 17、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亚氯酸钠NaClO2

    已知:①SO2NaCl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

    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 , 高于38℃时析出NaClO2 , 高于60℃时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Na2SO3的仪器名称 , B中NaClO3体现(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装置D的作用
    (3)、C中反应需要用冷水浴控制反应温度在38℃∼60℃,原因是
  • 18、汽车尾气中的CONO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催化技术可将CONO转化为CO2N2 , 发生反应2COg+2NOg2CO2g+N2g   ΔH<0
    (1)、该反应在(填“高温”或“低温”或“任何温度”)能自发进行。
    (2)、为探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表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I

    200

    5.00×103

    4.20×103

    82

    Ⅱ   

    200

    5.00×103

    b

    124

    300

    a

    4.20×103

    82

    实验I、Ⅱ探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a=

    (3)、测得不同时间N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6

    12

    ……

    cNO/×103molL1

    5.00

    3.00

    1.40

    ……

    CO的浓度变化表示012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s1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 , 发生反应2COg+2NOg2CO2g+N2g

    ①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增加的是

    A.升高温度             B.充入惰性气体Ar             C.加入CaO固体             D.再通入amolNOg

    ②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N2的浓度不再改变

    C.相同时间内,反应生成2molCO同时生成1molN2

    D.NOCOCO2N2的浓度之比为2:2:2:1

  • 19、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氯水滴到pH试纸上

    pH试纸变红

    可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B

    0.1molL1H2O2溶液中滴加0.1molL1KMnO4溶液

    溶液褪色,有气泡冒出

    H2O2具有还原性

    C

    向盛有5mL0.005molL1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mL0.015molL1KSCN溶液,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加入4滴1molL1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酸HB

    溶液中无明显气泡

    相同温度下,KaHB<Ka1H2CO3

    A、A B、B C、C D、D
  • 20、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HAHB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5℃时KaHA=3.0×108KaHB=3.5×10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cHA<cHB B、曲线I为HB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 C、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D、分别取b点、c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c点溶液体积较大
上一页 266 267 268 269 2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