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曲线B表示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曲线C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曲线D表示Cu(OH)2悬浊液中滴加HCl溶液
  • 2、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B、上述转化中含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C、反应③④表明Na2CO3不能转化为NaOH或NaHCO3 D、反应⑤中Na2O2只做氧化剂
  •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结论

    A

    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CaCO3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原溶液中一定是碳酸盐

    C

    把小块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反应后溶液变蓝

    D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鲜花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 4、自来水常用Cl2杀菌消毒,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蒸馏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
    A、酚酞溶液 B、FeCl3溶液 C、AgNO3溶液 D、NaOH溶液
  •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CaOCaCO3:充分加热 B、NaHCO3Na2CO3:充分加热 C、CO2(HC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D、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
  • 6、将一小块钠投入到MgCl2溶液中,有关现象或描述正确的是
    A、固体溶解,无气体产生 B、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白色沉淀析出 C、只有气体产生 D、只有沉淀产生
  • 7、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O2O2 B、FeFeCl3 C、CuSO4Cu D、HClOO2
  • 8、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Cu2+CO32 B、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K+HCO3Ba2+Cl C、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NO3SO42 D、使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的溶液中:K+Ba2+ClNO3
  •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水壶水垢:CaCO3+2H+=Ca2++CO2+H2O B、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C、将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H++OH=BaSO4+H2O D、将稀盐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 10、下列鉴别的方法中,所用试剂、操作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B、利用焰色试验鉴别Na2CO3溶液和KNO3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用氯水鉴别NaI溶液和Na2CO3溶液
  • 11、下列有关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HSO4=Na++H++SO42 B、NaClO=Na++Cl++O2 C、NH4NO3=NH4++NO3 D、KClO3=K++ClO3
  • 12、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医用酒精 B、双氧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碘酒
  • 13、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干冰、冰、胆矾都属于化合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混合物一定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D、氨水能导电,故NH3属于电解质
  • 14、6-硝基胡椒酸是合成心血管药物奥索利酸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如下:

    下列有关X和Y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官能团的个数相等 B、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C、二者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D、均能溶于碱性水溶液
  • 15、某新型钠离子二次电池(如图)用溶解了NaPF6的二甲氧基乙烷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嵌入PbSe中的Na变成Na+后脱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23g B、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Na3V2PO43xe=Na3xV2PO43+xNa+ C、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Na+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电解质溶液不能用NaPF6的水溶液替换
  • 16、用CO2制备C2H4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2CO2(g)+6H2(g)C2H4(g)+4H2O(g)   ΔH1

    Ⅱ.CO2(g)+H2(g)CO(g)+H2O(g)   ΔH2>0

    (1)、已知298K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忽略ΔH随温度的变化):则ΔH1=kJmol1

    物质

    CO2g

    H2Ol

    H2Og

    COg

    H2g

    C2H4g

    相对能量(kJ/mol)

    -393

    -286

    -242

    -110

    0

    52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若要提高反应Ⅰ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并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压强 B、增大H2浓度 C、降低温度 D、液化分离出水蒸气
    (3)、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nCO2:nH2=1:3充入CO2H2 , 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O2的转化率、C2H4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C2H4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的催化效果好(填“M”或“N”)。

    ②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5.0mol CO28.0mol H2 , 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测得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虚线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①由图分析,KxKy(填“>”“<”或“=”)。

    ②已知z点体系的压强为200kPa , 则T0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保留2位小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的dD(g)+eE(g)gG(g)+ hH (g),KΘ=(pGpΘ)g(pHpΘ)(pDpΘ)(pEpΘ)e , 其中pΘ=100kPapG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5)、利用电解法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a为电解池的极,a极反应式为

  • 17、一种由烃A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的有机物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C2H5-Br+NaOHΔCH2=CH2↑+H2O

    A的质谱图如图1所示。B是一种二溴代烃,B的HNMR如图2所示。C是一种二烯烃。

    (1)、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2)、写出两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两个峰的炔烃的结构简式:
    (3)、根据系统命名法,写出A的命名:
  • 18、

    碘是生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带、海藻等食物含碘量最为丰富。某小组通过实验提取并测定干海带中碘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Ⅰ.从海带中提取碘。该小组同学按如图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步骤i中需要用到含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2)步骤iii中双氧水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滴定法测海带中碘的含量。

    Na2S2O3滴定I2的水溶液,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原理为:2Na2S2O3+I2=2NaI+Na2S4O6

    (3)用滴定管(填入酸式或者碱式)量取I2的水溶液。
    (4)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定,在滴定终点附近,反复变回蓝色,一直测不到终点。

    ①提出猜想

    猜想1:碘离子被氧化;

    猜想2:碘离子被步骤iii中过量的H2O2氧化;

    ②验证猜想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原海带浸出液,加入硫酸酸化,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鼓入空气

    待测液始终保持无色

    猜想1不成立

    2

    将2mL0.1mol/L   KI溶液、2滴0.1mol/LH2SO4溶液、2滴淀粉溶液和1滴0.2mol/LH2O2溶液混合配制待测液,用Na2S2O3溶液滴定

    猜想2不成立

    ③查阅资料   小组同学认为可能是反应速率不同造成的,H2O2氧化I-速率(填“快于”或“慢于”)Na2S2O3还原I2的速率,导致待测液反复变为蓝色。

    ④优化设计  鉴于反应终点无法到达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修正方案

    ⑤完成实验  小组同学修正方案后,取5.000 g干海带进行测定,消耗15.75 mL 0.1000molL1 Na2S2O3溶液,则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为mg/g(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9、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AgClAg2CrO4
    CH3COOHHClOH2CO3
    Ksp或KaKsp=1.8×10-10Ksp=9.0×10-12Ka=1.8×10-5Ka=3.0×10-18Ka1=4.1×10-7
    Ka2=5.6×10-11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CO32+2HClO C、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中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的pH=5 D、向浓度均为1.0×103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1.0×103mol•L1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 2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B、   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 C、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则不能,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