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 , 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色

    I2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B

    一块状金属钠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所得固体投入水中,产生较多的气泡

    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Na2O2与水作用产生O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未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该溶液中不含有K+

    A、A B、B C、C D、D
  • 2、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2O2固体中所含离子总数为4×6.02×1023 B、向酚酞溶液中加Na2O2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7.8 g Na2O2和CO2完全反应,产生O2的体积为1.12 L D、取久置的Na2O2 , 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为O2
  •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28 g N2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0.2 mol⋅L1 Na2SO4溶液含有0.4NANa+ D、1molCl2与足量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4、关于Na2CO3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同温下,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C、质量相等的NaHCO3Na2CO3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时,NaHCO3产生CO2的量更多 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NaHCO3这两种物质
  • 5、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B、装置乙可用于灼烧胆矾,制备无水硫酸铜 C、装置丙可用于实现海水的淡化 D、装置丁可用于酒精提取碘水中的碘
  • 6、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C、Cl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可用于制漂白粉 D、用pH试纸测出氯水的pH小于7
  •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B、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金属元素在火焰中呈现不同颜色,可用于制作焰火 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 8、88226Ra可用于辐照治疗癌症,下列关于88226Ra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138 B、核外电子数为226 C、中子数为88 D、88206Ra与88228Ra互为同位素
  • 9、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是纯净物 B、硝酸钾的电离方程式:KNO3=K++NO3 C、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 10、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O2g=2O3g       K1       ΔH1

    2CH4g+O2g=2CH3OHl       K2       ΔH2

    反应③CH4g+O3g=CH3OHl+O2gΔH3=(用ΔH1ΔH2表示),平衡常数K3=(用K1K2表示)。

    (2)、把用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的M+(Fe+Co+Ni+等)加入CH4O3混合体系中可产生MO+MO+CH4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MO+CH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ⅰ)产生MO+的反应为M+在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过程中的作用是

    (ⅱ)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填“Ⅰ”或“Ⅱ”)。

    (ⅲ)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MO+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历程与CH4相似)应为图中曲线(填“c”或“d”)。

    (3)、其他反应条件相同,分别在300K和310K下进行反应MO++CH4=M++CH3OH , 结果如图所示。图中300K的曲线是(填“a”或“b”)。300K、60s时MO+的转化率为(列出计算式)。

  • 11、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具有能耗低、产物组成简单、副产物易分离等优点,是未来制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Ⅰ.CH3OHg+H2OgCO2g+3H2g       ΔH1=+49kJ/mol

    Ⅱ.CH3OHgCOg+2H2g       ΔH2

    (1)、已知COg+H2OgCO2g+H2g       ΔH3=41kJ/mol , 则ΔH2=
    (2)、将物质的量分数组成为25%CH3OH(g)、35%H2O(g)和40%N2(g)(不参与反应)的混合气体通入恒容容器中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H3OH转化率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曲线a和b分别代表产物

    ②下列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体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A.反应物断裂2mol O-H共价键的同时生成物断裂3mol H—H共价键,则反应Ⅰ达到平衡

    B.移除CO2能提高CH3OH的平衡转化率

    C.升高温度,N2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D.440℃~460℃时,升高温度,H2的产率增大

    ③反应Ⅰ活化能(填“大于”或“小于”)反应Ⅱ,结合图中信息写出推断依据

    (3)、一定条件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H3OH(g)和1molH2O(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为0.8mol,CO为0.1mol,计算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列计算式即可)。
  • 12、西那卡塞(Ⅰ)是一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根据A的结构特征,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生成物结构简式

    反应类型

    a

    催化剂、加热

    加聚反应

    b

    CH2=CHCOONaCH3CH2OH

    水解反应

    (2)、B的结构简式为
    (3)、某同学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化合物F中的醛基,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组峰面积之比为9:1:1;②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

    (5)、化合物M(C13H13NO4)是一种含有七元杂环的生物碱,其合成路线如图(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K的结构简式为

    ②L→M的方程式为

  • 13、为保证使用效果汽油中会添加抗爆剂,抗爆剂中约含17%的1,2-二溴乙烷,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摩尔质量为188g/mol。)

    实验步骤:

    ①按图示连接装置,先将C与D连接处断开,再对装置A中粗砂加热。

    ②待温度升到150℃左右时,连接C与D,并迅速将A内反应温度升温至160~180℃,从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加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

    ③装置D试管中装有6.0mL 10mol/L Br2CCl4溶液,待Br2CCl4溶液褪色后,经洗涤、干燥、蒸馏得到1,2—二溴乙烷7.896g。

    (1)、仪器A的名称;反应一段时间后C溶液碱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B装置中玻璃长导管的作用是
    (3)、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4)、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因为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又不能

    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5)、流程图步骤③中加入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目的,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
    (6)、根据上述实验计算1,2-二溴乙烷的产率为
    (7)、下列操作中,会导致产物产率降低的是___________。
    A、去掉装置C B、装置E中的NaOH溶液用水代替 C、去掉装置D烧杯中的冷水 D、装置D中试管内物质换成液溴
  • 14、咖啡因是咖啡中一种生物碱,对人类的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手冲咖啡的过程如图:

    (1)放入适量咖啡粉

    (2)倒入适量的热水

    (3)静置3分钟按压滤网

    (4)倒入烧杯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因的分子式为C8H10N4O2 B、步骤(2)(3)(4)涉及的主要操作等同于固-液萃取和分液 C、咖啡中的咖啡因可用水浸泡溶解,与咖啡因能与水形成氢键有关 D、将咖啡豆研磨成粉末,主要为了增大咖啡的浸泡面积,冲泡出来的咖啡口感较浓郁
  • 15、有机物Z可通过如下反应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分子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1mol X与足量NaOH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mol NaOH C、Z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 D、可用FeCl3溶液检验Z中是否存在X
  • 16、实验室用叔丁醇CH33COH(沸点8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2-甲基-2-氯丙烷(沸点52℃),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路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次水洗的主要目的分别为除去有机相中的盐酸和钠盐 B、无水CaCl2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 C、用5% Na2CO3溶液洗涤分液时,有机相在分液漏斗下层 D、蒸馏是为了除去残余反应物叔丁醇,产物会先被蒸馏出体系
  • 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肉桂醛()中加溴水,振荡,溴水褪色

    碳碳双键能被溴水氧化

    B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与浓溴水不反应

    C

    向浑浊的苯酚试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试液变澄清且无气体产生

    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

    D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有固体析出,过滤,向固体中加足量蒸馏水,固体溶解

    蛋白质的盐析过程是可逆的

    A、A B、B C、C D、D
  • 18、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如下反应:mXgnYg   ΔH=Q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起始温度(T)、容器体积(V)的关系如表所示:

    1

    2

    4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0 B、m<n C、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Y的质量分数减小 D、其他条件相同,若反应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容器中进行,则平衡常数K大于恒温恒容条件时
  • 19、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sΔH<0 , 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为图中实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 B、e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正向进行 C、若c点、e点均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关系为T(c)>T(d)>T(e) D、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
  • 20、已知反应:2NO2gN2O4g       ΔH ,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或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为拉伸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d点平衡逆向移动 D、d点与c点相比,混合气体密度更大
上一页 203 204 205 206 2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