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KI的酸性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液后变蓝色,可以证明此条件下NO2-的氧化性比I2 C、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固体生成,说的Na的还原性强于Cu D、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可以证明氢硫酸的酸性比H2SO4
  • 2、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CO2 , 假设需要480mL1.000mol·L-1NaOH溶液,现进行溶液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19.2gNaOH固体 B、在转移溶液后,可以不用洗涤玻璃棒 C、容量瓶洗涤后没有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D、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用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 3、某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催化机理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18O2中含中子数为26NA B、La2O2没有参加反应 C、CO2转化为CH4利用了CO2的还原性 D、该历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O2+4H2La2O3__CH4+2H2O
  • 4、实验室用MnO2等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融”时,应先将MnO2和KClO3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KOH B、“过滤”时,可采用搅拌加快分离速率 C、可通过对滤液蒸发结晶获得KMnO4粗品 D、制得的KMnO4粗品可能会含有K2CO3 , 可向粗品中滴加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来检验是否含K2CO3
  •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钠的还原性强,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D、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脱氧剂
  •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Ca(ClO)2溶液CO2HClOO2 B、饱和食盐水NaO2Na2O2 C、FeCl2FeCl2NaOHFe(OH)2 D、饱和食盐水CO2NaHCO3ΔNa2CO3
  • 7、废旧镀锌铁皮除去锌后,可用于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工艺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洗”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油污 B、“氧化”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2 C、“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Na+ D、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
  • 8、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巅倒 B、操作1是过滤、操作2是蒸馏 C、通入的NH3和CO2均应过量,且工业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D、制备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2NH3+H2O+CO2=CaCO3+(NH4)2SO4
  • 9、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A.萃取碘水中的I2

    B.验证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制备蒸馏水

    D.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A、A B、B C、C D、D
  • 1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则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Ca(OH)2微溶于水,因此Ca(OH)2是弱电解质 C、标准状况下,1molH2S的体积约为22.4L,则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也约为22.4L D、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4NH3+6NO催化剂__Δ5N2+6H2O B、NH4HCO3Δ__NH3↑+H2O+CO2 C、2SO2+O2+2H2O=2H2SO4 D、Fe2O3+2Al高温__Al2O3+2Fe
  • 12、硫同位素作示踪剂在化学、地球化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2036S B、32 S34S36S的性质完全相同 C、34 S36 S2的质子数之差为2 D、中子数为18的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13、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常温时,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CH3COOH

    H2CO3

    H2S

    电离常数

    Ka=1.75×105

    Ka1=4.5×107

    Ka2=4.7×1011

    Ka1=1.1×107

    Ka2=1.3×1013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2S在水中的二级电离常数表达式Ka2=
    (2)、室温下,将浓度为0.1molL1CH3COOH溶液不断加水稀释(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KaCH3COOH B、cH+cCH3COOH C、cCH3COO D、cCH3COOcH+
    (3)、常温下,向0.1mol/L H2S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固体,测得cS2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H2S的挥发)。

    ①当溶液中cS2=1.4×1019mol/L时,溶液中cOH= ,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②当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

    (4)、下列有关溶液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Na2S+CO2+H2O=H2S+Na2CO3 B、Na2S+2CO2+2H2O=H2S+NaHCO3 C、Na2S+CO2+H2O=NaHS+NaHCO3 D、2Na2S+CO2+H2O=2NaHS+Na2CO3
  • 14、已知:H2g+C2H4gC2H6g   ΔH=-137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vH2=vC2H6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3)、若在10 L的密闭容器内2 mol H2(g)与a mol C2H4 (g)进行上述反应,测得H2(g)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X、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投料比:X=nH2nC2H4

    ①反应从开始分别进行到A、B、C点时,放出的热量QA、QB、Q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T1(填“>”、“<”或“=”)T2.

    ③若A点对应的体系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是2 min,则0~2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T2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④B点对应的体系中a=

    (4)、v=kcH2cC2H4v=kcC2H6 , 其中k和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温度从T1变化到T2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k增大的倍数大于k B、k增大的倍数小于k C、k减小的倍数大于k D、k减小的倍数小于k
  • 15、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 KI-溶液、0.2%淀粉溶液、0.20 mol/L K2S2O8溶液、0.10 mol/L Na2S2O3溶液等试剂,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体积/mL

    0.20 mol/L K2S2O8溶液

    0.50 mol/L KI-溶液

    0.10 mol/L Na2S2O3溶液

    0.2%淀粉溶液

    a

    8.0

    0

    3.0

    3.0

    2.0

    b

    7.0

    1.0

    3.0

    3.0

    2.0

    c

    6.0

    Vx

    3.0

    3.0

    2.0

    已知:反应Ⅰ.S2O82-+2I-=2SO42-+I2(慢);

    反应Ⅱ.2S2O32-+I2=2I-+S4O62-(快)。

    (1)、该实验中,0.2%淀粉溶液的作用为作(填“指示剂”或“催化剂”)。
    (2)、该实验中,决定反应速率的反应为(填“反应Ⅰ”或“反应Ⅱ”)。
    (3)、对于S2O82-+2I-=2SO42-+I2(慢):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I2的用途有(填1种即可)。

    ③除了浓度外,改变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填1种即可)。

    (4)、该实验中,当I2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色变为色。
    (5)、由表中数据可知,Vx=
  • 16、某种矿物的助浸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X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Y形成的常见单质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X与Z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Z、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X能分别与Y、Z形成10电子微粒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R D、室温下,0.01 mol/L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2
  • 17、一定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B(g)2C(g) , 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到1min时,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B、1min时速率vA大于2min时vA C、x=2 D、2min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
  • 18、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2 , 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 , 测得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1<T2 B、平衡常数:Ka>Kb>Kc C、反应速率:vavb D、当M=69时NO2的转化率为66.7%
  •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Ba2+NO3-、Cl-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C、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NH4+、Ca2+、ClO-NO3-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AlO2-CO32-
  • 20、下列操作及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

    选项

    操作及现象

    得出的结论

    A

    浓硝酸、稀硝酸中分别加入相似铜片,前者比后者剧烈

    其他条件相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向FeCl3溶液中滴1滴KSCN溶液,再滴加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增大KCl浓度,平衡向左移动

    C

    向CaCO3中加入乳酸[CH3CH(OH)COOH]溶液,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

    CH3CH(OH)COOH是强酸

    D

    在KI3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KI3溶液中存在I3I2+I

    A、A B、B C、C D、D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