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KI的酸性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液后变蓝色,可以证明此条件下的氧化性比I2强 C、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固体生成,说的Na的还原性强于Cu D、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可以证明氢硫酸的酸性比H2SO4强
-
2、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CO2 , 假设需要480mL1.000mol·L-1NaOH溶液,现进行溶液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19.2gNaOH固体 B、在转移溶液后,可以不用洗涤玻璃棒 C、容量瓶洗涤后没有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D、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用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
3、某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催化机理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18O2中含中子数为26NA B、La2O2没有参加反应 C、CO2转化为CH4利用了CO2的还原性 D、该历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
4、实验室用MnO2等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融”时,应先将MnO2和KClO3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KOH B、“过滤”时,可采用搅拌加快分离速率 C、可通过对滤液蒸发结晶获得KMnO4粗品 D、制得的KMnO4粗品可能会含有K2CO3 , 可向粗品中滴加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来检验是否含K2CO3 -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钠的还原性强,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D、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脱氧剂
-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Ca(ClO)2溶液HClOO2 B、饱和食盐水NaNa2O2 C、FeFeCl2Fe(OH)2 D、饱和食盐水NaHCO3Na2CO3
-
7、废旧镀锌铁皮除去锌后,可用于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工艺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洗”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油污 B、“氧化”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2 C、“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Na+ D、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 -
8、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巅倒 B、操作1是过滤、操作2是蒸馏 C、通入的NH3和CO2均应过量,且工业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D、制备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2NH3+H2O+CO2=CaCO3+(NH4)2SO4 -
9、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A.萃取碘水中的I2
B.验证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制备蒸馏水
D.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A、A B、B C、C D、D -
1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则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Ca(OH)2微溶于水,因此Ca(OH)2是弱电解质 C、标准状况下,1molH2S的体积约为22.4L,则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也约为22.4L D、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4NH3+6NO5N2+6H2O B、NH4HCO3NH3↑+H2O+CO2↑ C、2SO2+O2+2H2O=2H2SO4 D、Fe2O3+2AlAl2O3+2Fe -
12、硫同位素作示踪剂在化学、地球化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硫原子: B、的性质完全相同 C、与的质子数之差为2 D、中子数为18的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13、近期发现,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常温时,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中的二级电离常数表达式。(2)、室温下,将浓度为0.1的溶液不断加水稀释(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___________。A、 B、 C、 D、(3)、常温下,向0.1mol/L 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固体,测得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的挥发)。
①当溶液中时,溶液中 , 由水电离产生的。
②当pH=13时,溶液中的。
(4)、下列有关溶液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B、 C、 D、 -
14、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在(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2)、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3)、若在10 L的密闭容器内2 mol H2(g)与a mol C2H4 (g)进行上述反应,测得H2(g)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X、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投料比:
①反应从开始分别进行到A、B、C点时,放出的热量QA、QB、Q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T1(填“>”、“<”或“=”)T2.
③若A点对应的体系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是2 min,则0~2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T2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④B点对应的体系中a=。
(4)、 , , 其中k正和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温度从T1变化到T2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 B、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 C、k正减小的倍数大于k逆 D、k正减小的倍数小于k逆 -
15、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 KI-溶液、0.2%淀粉溶液、0.20 mol/L K2S2O8溶液、0.10 mol/L Na2S2O3溶液等试剂,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体积/mL
0.20 mol/L K2S2O8溶液
水
0.50 mol/L KI-溶液
0.10 mol/L Na2S2O3溶液
0.2%淀粉溶液
a
8.0
0
3.0
3.0
2.0
b
7.0
1.0
3.0
3.0
2.0
c
6.0
Vx
3.0
3.0
2.0
已知:反应Ⅰ.(慢);
反应Ⅱ.(快)。
(1)、该实验中,0.2%淀粉溶液的作用为作(填“指示剂”或“催化剂”)。(2)、该实验中,决定反应速率的反应为(填“反应Ⅰ”或“反应Ⅱ”)。(3)、对于(慢):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I2的用途有(填1种即可)。
③除了浓度外,改变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填1种即可)。
(4)、该实验中,当I2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色变为色。(5)、由表中数据可知,Vx=。 -
16、某种矿物的助浸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X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Y形成的常见单质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X与Z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Z、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 B、X能分别与Y、Z形成10电子微粒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R D、室温下,0.01 mol/L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2
-
17、一定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到1min时,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B、1min时速率大于2min时 C、 D、2min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18、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发生反应: , 测得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 B、平衡常数: C、反应速率: D、当M=69时的转化率为66.7% -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Ba2+、、Cl-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 C、=1×10-13mol/L的溶液中:、Ca2+、ClO-、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
-
20、下列操作及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
选项
操作及现象
得出的结论
A
浓硝酸、稀硝酸中分别加入相似铜片,前者比后者剧烈
其他条件相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向FeCl3溶液中滴1滴KSCN溶液,再滴加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增大KCl浓度,平衡向左移动
C
向CaCO3中加入乳酸[CH3CH(OH)COOH]溶液,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
CH3CH(OH)COOH是强酸
D
在KI3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KI3溶液中存在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