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研究中的热点,用NH3在有O2存在时催化还原NOx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1)、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除催化剂活性降低外,还可能是

    (2)、150℃时,一种含MnO2的催化剂催化还原NO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转化(I)中会生成分子式为H2N2O的中间体,该中间体的结构式为

    ②图中所示转化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烟气中通常含有一定浓度SO2和水蒸气。充有SO2和水蒸气的模拟烟气在通过某锰氧化物催化剂表面时,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各种结构:

    ①充入SO2后,NO的转化率降低的原因是

    ②实验研究发现,图(b)所示结构既可吸附NH3得到图(c)所示结构,也可吸附H2O得到图(d)所示结构,但图(d)所示结构的生成不影响NH3吸附的总量,原因是

    ③长时间通入含SO2的烟气,会造成催化剂失活,失活的原因除了(3)①中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

  • 2、氧化亚铜(Cu2O)主要用于制造杀虫剂、分析试剂和红色玻璃等。Cu2O在酸性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离子和铜单质。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 , 含有杂质SiO2)为原料制取Cu2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1)、写出“浸泡”时CuFe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判断“操作1”反应已完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
    (3)、“热还原”时,将新制Na2SO3溶液和CuSO4溶液按一定量混合,加热至90℃并不断搅拌反应得到Cu2O粉末。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反应时A装置原料反应配比为nNa2SO3:nCuSO4=3:2 , 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酸性气体,防止污染环境,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际反应中需不断滴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

    (4)、反应完成后,利用装置B中的溶液(NaOH与Na2SO3混合溶液)可制备Na2SO410H2O晶体。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装置B中的溶液, , 洗涤、干燥得Na2SO410H2O晶体。(已知:室温下,溶液中H2SO3HSO3SO2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室温下从Na2SO4饱和溶液中结晶出Na2SO410H2O ,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及仪器有:SO2、氧气、pH计)

    (5)、工业上常以铜做阳极,石墨做阴极,电解含有NaOH的NaCl水溶液制备Cu2O。已知:该电解过程中阳极先生成难溶物CuCl,再与NaOH反应转化为Cu2O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②若电解时理论上生成14.4gCu2O时,电路中通过mol电子。

  • 3、有机物G是合成一种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三乙基胺的结构简式为
    (2)、B→C反应的目的是
    (3)、A→B的反应中,若第二步不加入CH3OH,则会生成分子式为C4H2O4的有机物X,X分子中含有2个四元环。X的结构简式为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使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②属于一种α-氨基酸,分子中含有5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5)、写出以、CH3OH和为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图,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任用,合成示例见本题题干。
  • 4、以钛白副产品(含FeSO4及少量TiOSO4)和H2C2O4为原料制备的超微细FeC2O4·2H2O,可广泛用于新型电池材料、感光材料的生产。

    已知:①TiO2++2H2O=TiO(OH)2↓+2H+

    25℃时,Ksp[TiO(OH)2]=1×10-29 Ksp[Fe(OH)2]=1×10-16

    ②FeC2O4·2H2O不溶于水,溶于硫酸。

    ③沉淀速度过快,沉淀的粒径会变大,包裹的杂质会变多。

    (1)、FeC2O4·2H2O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钛白副产品用热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还原铁粉,反应后pH为4~5,过滤得到FeSO4溶液。在搅拌下先后加入氨水和草酸溶液,经H2SO4调节pH、过滤、水洗、烘干后得到超微细FeC2O4·2H2O。

    ①TiO2++2H2O=TiO(OH)2↓+2H+的平衡常数K=

    ②加入还原铁粉的作用是;生成FeC2O4·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温度对沉淀粒径的影响如图,加入氨水和草酸溶液过程需控制温度在40℃的原因是

    ④pH对产品纯度的影响如图。沉淀过程中pH在2~3.5范围内,随pH增大会导致产品纯度降低,产生的杂质为

    (2)、FeC2O4·2H2O的结构。

    ①FeC2O4·2H2O晶体为片层结构,FeC2O4·2H2O晶体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为

    ②每层层内每个Fe2+与2个C2O42-和2个H2O相连,形成1个铁氧八面体。在下图中补全该结构。

    (3)、FeC2O4·2H2O的性质。将FeC2O4·2H2O在氮气的氛围中加热分解。加热过程中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B点时,固体只含有一种铁的氧化物,则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已知: Ka1H2CO3=10-6.38Ka2(H2CO3)=10-10.25。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量0.1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为7.8

    2

    向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持续通入CO2 , 溶液的pH减小

    3

    向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

    向0.5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0.5mol·L-1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存在:cH2CO3>cHCO3 B、实验2中随CO2的不断通入,溶液中cHCO3cCO32的值逐渐变小 C、实验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 D、实验4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H2CO3+cCO32+cHCO3+cCl
  • 6、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往2支试管中各加入1mL乙酸乙酯,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置于同温度水浴加热

    NaOH溶液中酯层消失的快

    碱催化酯水解的效果比酸的催化效果好

    B

    向等浓度、等体积的H2O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MnO4溶液和CuSO4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速率快

    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KMnO4>CuSO4

    C

    在4mL0.1mol/LK2Cr2O7溶液中加入数滴1mol/LNaOH溶液

    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Cr2O72-(橙色)+H2OCrO42-(黄色)+2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

    取少量“Fe粉与HNO3”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H2SO4和Fe粉

    有有色气体产生

    HNO3过量

    A、A B、B C、C D、D
  • 7、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点击化学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一种点击化学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物质存在顺反异构体 B、标况下,22.4LX物质含有1mol手性碳原子 C、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Z物质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8、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实验室将尿素[CO(NH2)2]与NaClO、NaOH溶液混合反应可制得肼,将反应后的溶液蒸馏可得到水合肼(装置如下图甲)。NaClO、NaOH混合溶液可由图乙装置制得,Cl2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温度较高时,NaClO会受热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

    碱性条件下水合肼与CrO42-反应得到Cr(OH)3沉淀和N2。尿素晶体晶胞如下图丙所示。工业上利用NH3和CO2制取尿素,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2NH3(1)+CO2(g)H2NCOONH4(1)   △H=akJ/mol(a<0)

    反应Ⅱ:H2NCOONH4(1)H2O(1)+CO(NH2)2(l)   △H=bkJ/mol

    (1)、

    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B、尿素构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O)>I(N)>I(C) C、尿素晶体中存在分子间氢键 D、1个尿素晶胞中含有2个氧原子
    (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中分液漏斗中盛放尿素水溶液,三颈烧瓶中盛放NaClO、NaOH溶液 B、图甲装置中三颈烧瓶溶液充分反应后,蒸馏时应先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升温,再通冷却水 C、图乙装置Ⅱ中应盛放饱和NaHCO3溶液 D、图乙装置Ⅲ使用冰水浴的目的是防止NaClO分解
    (3)、下列有关工业制取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H3(l)+CO2(g)H2O(l)+CO(NH2)2(1)的△H=(b-a)kJ/mol B、采用高温,不利于提高反应Ⅰ的平衡转化率 C、采用高压,能加快反应Ⅰ的速率、但不能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H2NCOONH4(氨基甲酸铵)中两个N的化合价不同
    (4)、下列有关反应书写正确的是
    A、制备水合肼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NaClO+H2O=N2H4·H2O+CO2↑+NaCl B、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ClΔ__Mn2++Cl2↑+2Cl-+2H2O C、碱性条件下水合肼还原CrO42-的离子方程式为:3N2H4·H2O+4CrO42-+H2O=4Cr(OH)3↓+3N2↑+8OH- D、NaClO受热分解的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Δ__NaClO3+NaCl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晶体硅为半导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甲烷的热值(J/kg)高,可用于工业制备炭黑 C、氧化铍熔点较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D、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用作导电材料
  • 10、一种制取CaF2的反应为CaF2+Na2CO3+SiO2__2NaF+CaSiO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F2的电子式为 B、中子数为10的F可表示为:F910 C、CO3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D、SiO2熔点高于CO2的原因是SiO2的摩尔质量大
  • 11、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某校科研人员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的装置如图,

       

    ①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 , 若实现NaOH溶液的循环利用,可采取的措施为

    ②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填序号)。

    A.KNO3溶液   B.CaCl2溶液   C.CuSO4溶液   D.Na2CO3溶液

    (2)、科学家提出用FeO作催化剂,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制取C。用FeO作催化剂,通过两步反应分解CO2制取C。已知第二步反应为:2Fe3O4=6FeO+O2 , 则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氮掺杂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易于调变的电子特性,可以很好地电催化还原CO2CO。则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CO的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4)、科研人员发现CO2捕获和转化还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其原理如图所示。

       

    请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文字描述上述捕获和转化过程:

  • 12、

    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与供氧剂。

    I.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取一定量Na2O2 ,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收集并测量生成O2的体积,发现体积小于理论计算值。某小组研究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以下两个复分解反应:

    i.Na2O2+2H2O=2NaOH+H2O2              ii.Na2O2+H2O=NaOH+NaHO2

    b.与H2O2类似,NaHO2也能在MnO2催化的条件下分解生成O22NaHO2MnO2__2NaOH+O2

    依据资料设计如下实验:取0.05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140s时不再产生气泡,180s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立即产生无色气体。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始终约为100mL。反应过程中pH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当体积一定时,溶液中nOH越大,溶液pH越大。

    (1)小组同学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判断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ii,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140s-180s的pH算出溶液中nOH0.06mol , 则此时段内溶液中nNaHO2mol

    II.Na2O2空气中容易变质。某小组结合I的研究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久置a克的Na2O2的纯度。

    (3)向A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少量MnO2 , 再加入足量的水,收集产生的气体并测量体积为VL(折合到标准状况),可计算过氧化钠的百分含量,与水类似,硫酸也能与过氧化钠发生类似反应,若用过量硫酸溶液替代上述方案中的一定量的水,其他测定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13、

    二氧化氯ClO2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l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常温下ClO2为黄绿色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遇热不稳定易分解发生爆炸。

    I.工业上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还原氯酸钠(NaClO3)制取ClO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lO2 ,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ClO3溶液、浓H2SO4),并通入空气,调节恒温器至60 , 通过固体加料器缓慢匀速加入硫铁矿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颈烧瓶中的反应为:ClO3+H++FeS260ClO2+Fe3++SO42+H2O(未配平)

    请配平并写出以上反应方程式

    (2)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回答出一种即可)

    (3)自来水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需注意浓度和温度,常温下用KI检测自来水ClO2的浓度,反应中碘元素被氧化为单质,产物中氯元素的存在形态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pH=7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Ⅱ.也可用氯气与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备ClO2。实验室为制备和收集少量干燥、纯净的氯气,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

    (4)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6)选择上述仪器并按顺序连接(填各接口处的字母):akgi

  • 1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4洗涤、干燥,得沉淀6.63,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4.66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79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NH4++OHΔ __NH3+H2O)。

    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 , 可能存在ClNa+K+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 , 一定不存在Na+K+ C、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D、cSO42=0.02molL1cNH4+>cSO42
  • 15、氯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常用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有NaClO)、清洁剂“洁厕灵”(含有盐酸)等。“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氯气是制备含氯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氯气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产生Cl2

    除去Cl2中的HCl

    将溶液中的Br-氧化为Br2

    测氯水的pH

    A、A B、B C、C D、D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俗名纯碱、苏打,可用于制玻璃等;NaHCO3俗名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等 B、不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HCO3Na2CO3固体 C、碳酸钠溶于水伴随着放热现象,碳酸氢钠溶于水伴随着吸热现象 D、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aHCO3Na2CO3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Na2CO3
  • 17、从海水中获得的Na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原料,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将析出的固体灼烧获取碳酸钠。下列有关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纯净的CO2

    B. 制取NaHCO3

    C.分离NaHCO3固体

    D. 干燥NaHCO3

    A、A B、B C、C D、D
  • 18、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离子浓度相当的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C、该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 19、我国古人曾用反应:Cu2S+O2__SO2+2Cu制铜,并最早发明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铜属于混合物 B、Cu2S中铜元素显+1价 C、Cu2S只作还原剂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NH4+ClHCO3 B、加酚酞变红的溶液:NH4+ClMg2+CO32 C、澄清透明的溶液:K+Cu2+SO42NO3 D、NaClO溶液:H+Mg2+ISO42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