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无水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已知在空气中易潮解,300℃左右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Ⅱ.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点燃装置a处酒精灯,当…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Ⅲ.反应结束,熄灭装置d处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Ⅳ.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熄灭装置a处酒精灯;
Ⅴ.从K处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空气后,拆卸装置并及时密封收集器。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装置f中的试剂是;②装置b的作用为;(2)、①补全步骤Ⅱ中相应的实验现象;②步骤Ⅴ中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空气的目的是。(3)、加热后,生成的烟状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右端,要使沉积的进入收集器,需要的操作是。(4)、现有含少量杂质的 , 为测定n值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ag样品配成250mL溶液,加入过量锌粒将还原为 , 过滤;取25.00mL所得滤液,恰好与VmLcmol/L的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未配平,杂质、、不参与反应)。
②另取ag样品,在脱水剂蒸汽作用下,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为bg。(遇水极易反应生成气体,该过程中未升华)。
则配制样品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 , 下列情况会导致n测量值偏小的是(填标号)。
A.实验①中,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
B.实验①中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
C.实验①中配制溶液时,未对所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
D.实验②中样品与反应时,失水不充分
-
2、100mL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已知: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和 , 不确定的离子是、 , 一定不存在、 B、沉淀1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沉淀2的成分为 D、原溶液中 -
3、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X的氟化物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Z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探究方案
A
次氯酸根离子能否氧化氯离子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加食盐水,观察瓶内是否产生黄绿色气体
B
制备次氯酸并探究次氯酸酸性
在饱和氯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静置24h,过滤,用pH试纸检测滤液的pH
C
探究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是否发生钝化
将一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片刻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浸入溶液,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D
探究是否全部被还原
向CO还原的产物中加入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
5、铍是一种核性能优良的材料,铍精矿的主要成分为铍、铝、硅、铁的氧化物、碳酸钙,以铍精矿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和可通过调节溶液pH实现分步沉淀;ⅱ。与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ⅲ硅的氧化物难溶于硫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1的成分为二氧化硅 B、“氧化”工序中用NaClO代替可达到目的且不影响产品纯度 C、“沉淀”工序中需严格控制加入量,以减少溶解损失 D、“氧化”工序的主要反应为 -
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使用硫化亚铁除去废水中汞离子: B、黄铁矿与足量氧气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强酸: C、用除去漂白废水中的余氯: D、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7、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配制10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乙:测定一定质量镁铝合金中金属铝的含量 C、丙: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与停止 D、丁:验证Cl、Br、I非金属性的强弱 -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的固体混合物中含 , 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 C、一定条件下,与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的粒子数之和为
-
9、反应:可用于联合制碱。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D、电离:
-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漂白粉应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 B、和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不能混用
-
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 含少量、(羰基硫)等含硫物质,需进行脱除。(1)、天然气燃烧时会产生 , 任意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写出一种)。(2)、工业上可用氨脱硫法脱除 , 用氨水将转化为 , 再氧化为。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一种)。(3)、用“钠碱”法脱除。
①用含和的吸收液脱除。模拟吸收时使用多孔球泡,其目的是。
②反应后的吸收液中主要含 , 对吸收液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电解”时采用隔膜电解装置,通过隔膜分区,一个区域生成气体a和、 , 另一个区域生成。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气体a的化学式是。与氨脱硫法相比,“钠碱”法模拟脱除的优点是。
(4)、脱除天然气中时使用催化剂 , 催化剂中存在活性位点,与在活性位点上被吸附并发生反应: , 该活性位点显碱性。①溶于水部分电离生成。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催化剂中掺杂有利于的脱除,其原因是。
-
12、晶体在医药、食品中应用广泛,其制备的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1.水合肼()具有强还原性,受热易分解。
2.晶体易被氧化生成。
(1)、“碱浸”时发生反应:。“碱浸”“还原”操作时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2)、“还原”时,与反应生成和。①该反应温度需控制在左右,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②“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还原”后的溶液含有 , 获得晶体还需进行“操作a”。请将“操作a”补充完整:将“还原”后的溶液于减压蒸发浓缩, , 获得晶体。(须使用的设备:真空干燥器。已知:饱和溶液在时析出 , 在析出。)
(4)、测定所得(摩尔质量为)晶体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所得晶体配成溶液,先向其中边振荡边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再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重复实验3次,平均消耗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有: , 。
计算该晶体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13、、、均为常见的水处理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可用于从海水中提取溴,具体步骤为:先使用将苦卤中的氧化成 , 再用热空气将吹出,并经吸收、酸化、分离,得到。
①氧化苦卤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使用热空气吹出是利用了的性质(填物理性质)。
(2)、可将污水中氧化为而除去,自身被还原为或。、的选择性[如]与关系如图所示。
①也能将氧化为 , 同时生成。该反应所需的为。(填“”或“”)
②用去除一定量时,不宜过大的原因是。
(3)、制备的流程如下:氧化 向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生成。
转化 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饱和溶液,使其充分反应。静置、过滤,得到。
①“氧化”时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②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废水中反应生成和。用处理一定量的含废水,元素去除率[]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的用量超过时,随着的用量增大,元素的去除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被氧化为更高价态的可溶性锰盐
B.氧化废水中其他物质
C.在水中不稳定
-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元素①~⑦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元素⑤与⑦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元素①与⑦形成的化合物溶解时破坏的化学键的类型是。(3)、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元素⑤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4)、元素②与③的+2价氧化物均为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参与大气循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5、常温下,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用计测得浓度均为、溶液的分别为12和9。
实验2:向溶液中边振荡边逐滴滴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实验3: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等体积溶液,生成沉淀,同时放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溶液碱性较强 B、实验2中刚滴入1~2滴盐酸时产生气泡 C、实验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实验3中为避免产生沉淀,不宜使用溶液 -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 , 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D
常温下,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铁未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
17、实验室用炭与浓硫酸反应并探究其产物。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炭与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检验 C、用装置丙检验 D、用装置丁检验 -
18、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为Ⅶ族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常见含氟物质有、等。氯气性质活泼,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含氯化合物。卤水中被氧化生成 , 再用水溶液吸收生成 , 进一步富集溴元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 B、原子半径: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热稳定性:(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和反应: B、和反应: C、水溶液吸收生成的: D、浓盐酸与制取: -
1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A、 B、 C、 D、
-
20、用浓硫酸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稀释后,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 B、配制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D、转移溶液时有液滴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