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一种从预处理得到的贵金属合金粉[主要成分为FeRh(铑)、Pt , 含有少量SiO2]中尽可能回收铑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1”的目的是
    (2)、已知“酸溶2”中Rh转化为H3[RhCl6] , 则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沉铑”中得到的沉淀经“灼烧”后分解成铑单质,但夹杂少量Rh2O3RhCl3 , 则“高温还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活化还原”在室温下进行,SnCl2初始浓度为1.0×10-4molL-1 , 为避免生成Sn(OH)2沉淀,溶液适宜的pH为____(填标号)[已知Sn(OH)2Ksp=5.5×10-28]。
    A、2.0 B、4.0 C、6.0
    (5)、“活化还原”中,SnCl2必须过量,其与Rh(III)反应可生成[Rh(SnCl3)5]4- , 提升了Rh的还原速率,该配离子中Rh的化合价为;反应中同时生成[SnCl6]2-Rh(III)以[RhCl6]3-计,则理论上SnCl2Rh(III)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酸溶3”的目的是
  • 2、 乙二胺(H2NCH2CH2NH2 , 简写为Y)可结合H+转化为[H2NCH2CH2NH3]+(简写为HY+)[H3NCH2CH2NH3]2+(简写为H2Y2+)。Ag+与Y可形成[AgY]+[AgY2]+两种配离子。室温下向AgNO3溶液中加入Y,通过调节混合溶液的pH改变Y的浓度,从而调控不同配离子的浓度(忽略体积变化)。混合溶液中Ag+和Y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0×10-3molL-11.15×10-2molL-1-lg[c(M)/(molL-1)]-lg[c(Y)/(molL-1)]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M代表Ag+[AgY]+[AgY2]+),分布系数δ(N)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N代表Y、HY+H2Y2+)。比如δ(H2Y2+)=c(H2Y2+)c(Y)+c(HY+)+c(H2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I对应的离子是[AgY2]+ B、δ(HY+)最大时对应的pH=8.39 C、反应Ag++Y[AgY]+的平衡常数K1=104.70 D、-lg[c(Y)/(molL-1)]=3.00时,c(HY+)>c(H2Y2+)>c(Y)
  • 3、 在MoS2负载的Rh-Fe催化剂作用下,CH4可在室温下高效转化为CH3COOH , 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每消耗1mol O2可生成1mol CH3COOH C、反应过程中,RhFe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D、若以CD4为原料,用H2O吸收产物可得到CD3COOH
  • 4、 一种液流电解池在工作时可以实现海水淡化,并以LiCl形式回收含锂废弃物中的锂元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为阳离子交换膜 B、电极a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CN)6]4-+e-=[Fe(CN)6]3- D、若海水用NaCl溶液模拟,则每脱除58.5g NaCl , 理论上可回收1mol LiCl
  • 5、 可持续高分子材料在纺织、生物医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制备高性能可持续聚酯P的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EF和G合成M时,有HCOOH生成 C、P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而降解 D、P解聚生成M的过程中,存在CO键的断裂与形成
  • 6、 在催化剂a或催化剂b作用下,丙烷发生脱氢反应制备丙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3(g)CH3CH=CH2(g)+H2(g) , 反应进程中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表示吸附态,*CH3CHCH2+2*HCH3CH=CH2(g)+H2(g)中部分进程已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同 C、和催化剂b相比,丙烷被催化剂a吸附得到的吸附态更稳定 D、①转化为②的进程中,决速步骤为*CH3CH2CH3*CH3CHCH3+*H
  • 7、 自旋交叉化合物在分子开关、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某自旋交叉化合物的结构及在氯气气氛下的热重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870+32x(x为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 B、第一电离能:C<N<O C、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D、该化合物中配位数与配体个数相等
  • 8、 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简单配合物的形成和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沉淀与④中沉淀不是同一种物质 B、③中现象说明配体与Cu2+的结合能力:NH3>H2O C、④中深蓝色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小 D、若向⑤中加入稀硫酸,同样可以得到黄绿色溶液

  • 9、 化合物M是从红树林真菌代谢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B、1molM最多能消耗4molNaOH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但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 10、 我国科研人员合成了一种深紫外双折射晶体材料,其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QWXY和Z组成。基态X原子的s轨道中电子总数比p轨道中电子数多1X所在族的族序数等于Q的质子数,基态Y和Z原子的原子核外均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且二者核电荷数之和为Q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Y3为极性分子 B、ZY为共价晶体 C、原子半径:W>Z D、1个X2分子中有2个π
  • 11、 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磷酸二氢钠水解:H2PO4+H2OH3PO4+OH B、用稀盐酸浸泡氧化银:Ag2O+2H+=2Ag++H2O

    C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碘化氢溶液:ClO+H+=HClO

    D.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碳酸氢钡溶液:H++SO42+Ba2++HCO3=BaSO4+CO2+H2O
  • 12、 X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矿物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四步反应转化为Q(略去部分参与反应的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知X和Q的组成元素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常用作油漆、涂料等的红色颜料 B、溶液Z加热煮沸后颜色会发生变化 C、RQ反应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 D、Q可以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备
  • 13、 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或方法符合规范的是(   )

    A.溶解氯化钠固体

    B.量取20.00mL草酸溶液

    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D.观察钠与水的反应

    A、A B、B C、C D、D
  • 14、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
    A、12二氟乙烯的结构式: B、二氯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用电子式表示CsCl的形成过程:
  • 15、 活字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活字”字坯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   )

    A.泥活字

    B.木活字

    C.铜活字

    D.铅活字

    A、A B、B C、C D、D
  • 16、化合物V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增强剂,工业上可以进行如下路线的合成:

    (1)、化合物Ⅰ的名称为
    (2)、化合物Ⅱ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化合物Ⅱ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其结构简式为
    (3)、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化合物Ⅴ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 B、由化合物Ⅰ到Ⅱ的转化中,有π键的断裂与形成 C、由化合物Ⅱ到Ⅲ以及由Ⅳ到Ⅴ的转化过程,反应类型相同 D、化合物Ⅴ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4)、对化合物Ⅴ,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催化氧化反应

    (5)、由化合物Ⅲ到Ⅳ的转化中,生成一种副产物,其分子式为C12H13NO8 , 请写出其结构简式为
    (6)、以1,2-二溴乙烷和CH3NO2为有机原料,合成。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②第二步的产物与CH3NO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③最后一步的反应条件是

  • 17、酸性CuCl2溶液主要组成为HCl与CuCl2(HCl与CuCl2会络合为H2CuCl4),其具有溶铜速率快、稳定、易控制及易再生等优点,常应用于印刷线路板(PCB)的刻蚀。刻蚀原理为Cus+H2CuCl4aqH2CuCl3aq+CuClsCuCls+2HClaqH2CuCl3aq
    (1)、CuCl中基态亚铜离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ΔH>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几滴AgNO3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B、加热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为黄绿色,平衡常数K增大 C、加水稀释,cCuH2O42+:cCuCl42的比值会减小 D、加入少量NaCl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l转化率增大
    (3)、盐酸的浓度会影响刻蚀速率,CuCl2浓度相同,盐酸浓度分别为1.5mol/L、2.5mol/L、3.0mol/L时,cH2CuCl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中间速率变缓慢的可能原因是cHCl=1.5mol/L时,在0~1.5min内,H2CuCl3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4)、Cu2+能形成多种配合物。铜氨溶液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往0.2mol/LCuSO4溶液中通入氨气,测得Cu2+和铜氨各级配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Xn与平衡体系的pNH3(NH3浓度的负对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曲线4代表的含铜微粒为

    ②b点的纵坐标为

    ③结合图像信息,计算反应CuOH2+4NH3CuNH342++2OH的平衡常数K=。(已知CuOH2Ksp=2.2×1020 , 写出计算过程)

  • 18、工业上利用黑钨矿(其主要成分是FeWO4、MnWO4 , 还含有少量SiO2和Al2O3)制备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上述流程中,钨的化合价只在最后一步发生改变;②常温下钨酸难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元素钨与铬同族,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六周期第族,其位于元素周期表区。
    (2)、提高黑钨矿“焙烧”效率的措施有(任写一条),FeWO4在“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钨酸钙(CaWO4)和氢氧化钙都是微溶电解质。某温度下Ca(OH)2和CaWO4的饱和溶液中,pc(Ca2+)与pc(阴离子)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c(离子)=-lgc(离子)。该温度下将Na2WO4溶液加入石灰乳中得到大量钨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5)、合金具有比金属单质更优越的性能,Cu-Mn-Al合金为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Mn原子和Al原子位于Cu原子所构成的八个小正方体的体心)。

    ①若A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则B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②已知该合金晶体的密度为pg·cm-3 , 则最近的两个Al原子间的距离为pm(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 19、苯酚能与Fe3+形成FeC6H5O63的紫色配合物,该过程属于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探究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
    (1)、配制100mL0.1mol/L苯酚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探究铁盐种类和pH对苯酚与Fe3+显色反应的影响。查阅资料:

    ⅰ.Na+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无影响;

    ⅱ.小组同学得出猜想H+Fe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有抑制作用,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ⅲ.FeC6H5O63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FeC6H5O63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提出猜想:猜想1:Cl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猜想2:SO42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进行实验:常温下,用盐酸调节pH,配制得到pH分别为a和b的0.1mol/LFeCl3溶液(a>b);用硫酸调节pH,配制得到pH分别为a和b的0.05mol/LFe2SO43溶液。取4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苯酚溶液,按实验1~4分别再加入0.1mL含Fe3+的试剂,显色10min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溶液的吸光度(本实验条件下,pH改变对Fe3+水解程度的影响可忽略)。

    序号

    Fe3+的试剂

    吸光度

    0.1mol/LFeCl3溶液

    0.05mol/LFe2SO43溶液

    1

    pH=a

    /

    Al

    2

    pH=b

    /

    A2

    3

    /

    pH=a

    A3

    4

    /

    pH=b

    A4

    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为A1>A2>A3>A4

    ①根据实验结果,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不足以证明猜想“H+Fe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有抑制作用”成立的理由是

    ②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5和6,补充下表中试剂M为

    序号

    含Fe的试剂

    再加入的试剂

    吸光度

    0.1mol/LFeCl3溶液

    0.05mol/LFe2SO43溶液

    5

    /

    pH=a

    NaCl固体

    A5

    6

    pH=a

    /

    试剂M

    A6

    ③根据实验1~6的结果,小组同学得出猜想1不成立,猜想2成立,且SO42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起抑制作用,得出此结论的实验依据是:A3=A5、AlA6(填“>”、“<”或“=”)。

    (3)、通过以上实验结论分析:与苯酚相比,对羟基苯甲酸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填“更容易”或“更难”)
    (4)、实验室中常用某些配合物的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请举一例子并说明现象
  • 20、大苏打(Na2S2O3)、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被誉为“苏氏三兄弟”,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MnSO4和NaHCO3反应制备MnCO3:Mn2++2HCO3-=MnCO3↓+CO2↑+H2O B、用Na2S2O3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l2:5H2O+4Cl2+S2O32-=2SO42-+8Cl-+10H+ C、生活中常用泡沫灭火器灭火:2Al3++3CO32-+3H2O=2Al(OH)3↓+3CO2 D、用Na2S2O3与盐酸反应测反应速率:S2O32-+2H+=SO2↑+S↓+H2O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