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证明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

    B.从浑浊的苯酚水溶液中分离苯酚

    C.验证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A、A B、B C、C D、D
  • 2、下列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少量Ca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B、用稀硝酸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4H++2NO3=Cu2++2NO+H2O C、向饱和纯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CO32+CO2+H2O=2HCO3 D、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
  •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pH=12的B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0.02NA B、常温常压下,SO2O2的密度之比为2:1 C、标准状况下,11.2LOF2(气体)与水完全反应(生成O2和HF)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ClClO、HClO的微粒数目之和为NA
  •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的空间填充模型: B、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泡利原理 C、的名称:2,2,4,5-四甲基己烷 D、邻羟基苯甲醛的分子内氢键:
  • 5、四川的年味充分体现在四川美食之中。以下关于四川传统食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川腊肉咸香鲜美,制作时可加入少量亚硝酸钠保证其新鲜色泽 B、用固体酒精煮火锅的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C、炒鱼香肉丝时加入的保宁醋是一种弱电解质 D、蛋烘糕制作过程中发生了蛋白质的变性
  • 6、

    (一)我国科学家发现催化剂α-Fe2O3可高效活化H2O , 实现物质的高选择性氧化,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新策略。污染物X去除的催化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1)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基态O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 , 处于最高能级的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个。

    (2)污染物X在电极a上的反应式是

    (二)科研团队研究了X分别为NO2HPO32H3AsO3[也可以写作AsOH3]的反应能力,发现中心原子含有孤电子对的物质易被氧化。

    (3)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4)NO2中的键角(填“>”“<”或“=”)NO3中的键角,原因是

    (5)HPO32的结构是 , 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6)比较反应能力:HPO32H3AsO3(填“>”“<”或“=”),原因是

    (7)α-Fe2O3晶胞的体积为Vcm3 , 晶体密度为ρg/cm3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一个晶胞中Fe原子的个数为(Fe2O3的摩尔质量:160g/mol)。

  • 7、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双氧水分解:2H2O2aq=2H2Ol+O2g。向某容器中投入足量双氧水,测得双氧水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双氧水浓度减小一半所用时间叫半衰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 B、反应速率:a>b C、ab段平均速率:vH2O2=0.01molL1s1 D、此条件下,双氧水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 8、下图示中,图1是8­羟基喹啉,图2用高分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的聚集的8­羟基喹啉图像,图3聚集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每个8­羟基喹啉分子中含有5个π键 B、对比图2可验证8­羟基喹啉分子间存在氢键 C、C、N、O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原子力显微镜可直接观测到氢键的本质
  • 9、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布赫瓦尔德-哈特维希反应)是合成芳胺的重要方法,反应机理如图(图中Ar表示芳香烃基,---表示为副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仅涉及到取代反应 B、3、5和8都是反应的中间体 C、理论上1 mol最多能消耗2 mol D、若原料用 , 则可能得到的产物为
  • 10、已知晶体X2的立方晶胞三视图如下图所示,晶胞体心位置无微粒占据。X2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 其晶胞参数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共价键、范德华力 B、X2在晶胞中有2种取向 C、X2的配位数为12 D、晶体密度为5MNAa3gcm3
  • 11、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发布的新型固态锂硫正极材料(2Li2S·CuI),能量密度较高且成本较低。由这种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放电、充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Li+S+CuS+LiI2Li2SCu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极为负极 B、放电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3Li++CuS+LiI+3e-=2Li2SCuI C、充电时,电子的流向:b极→外接电源的正极,外接电源的负极→a极 D、充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a极增重21g
  • 12、氮氧化物(NOx)为燃油汽车尾气中主要受管制的成分之一,其控制技术的研发十分重要。燃油汽车排气管内部安装三元催化剂处理NO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   ΔH。该反应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N2O2结构式为ON=N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基元反应的ΔH都小于0 B、处理NO反应ΔH=674.9kJmol1 C、反应3控制总反应的速率 D、选择催化剂主要降低反应2的能垒
  • 13、粗盐(杂质仅有MgSO4、CaCl2)提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确保杂质能被除尽,所加除杂试剂需适当过量 B、上述流程中,BaCl2溶液和NaOH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互换 C、操作①为过滤,操作②为蒸发结晶 D、固体a中至少含有三种物质
  • 14、过氧化脲[CONH22H2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由过氧化氢(H2O2)和脲CONH22加合而成,代表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过氧化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氧的化合价均为-2价 C、杀菌能力源于其氧化性 D、所有共价键均为极性键
  • 15、

    化学反应的过程,既是物质的转化过程,也是化学能与热、电等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Ⅰ.肼(N2H4)又称联氨,在航空航天方面应用广泛,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H键、O=O键的键能分别为391kJmol1、497kJmol1N2H4g与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肼(N2H4)的结构式为:N2H4NN键的键能为kJmol1。请写出一定条件下,N2H4g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

    (2)甲池中,通入CH3OH一极为(填电极名称)。

    (3)乙池中,若饱和NaCl溶液足量,通电一段时间后,向乙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填物质名称),可使溶液复原。

    (4)丙池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Ag+(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丁池中,利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cOH来制备纳米Cu2O , 该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①电解结束后,Ti电极所在的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u电极上会得到Cu2O , 则该电极反应式为

  • 16、从某含锌矿渣(主要成分是ZnO,杂质是SiO2、Fe3O4、CuO)中分离出相应金属资源物质(金属单质或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并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3+

    Fe2+

    Zn2+

    Cu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5.2

    沉淀完全(c=1.0×105molL1)的pH

    2.8

    8.3

    8.2

    7.2

    回答下列问题:

    (1)、能提高“溶浸”速率的具体措施为(任写一条);“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常温下,Ksp[Fe(OH)2]=;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3)、为了将三种金属资源逐一完全分离,“氧化除杂”时需要调节的pH范围为
    (4)、“电解”制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工序继续使用。
    (5)、该流程中除了回收制备金属锌外,还可回收的金属资源物质为(填化学式)。
  • 17、

    某小组同学探究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测得0.01 mol/L NaHCO3溶液呈碱性,则:

    ①溶液中的cCO32-cHCO3-cH2CO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溶液中(存在):cH2CO3+cCO32-+cHCO3-=

    该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KspCaCO3=3.4×10-9Ka1H2CO3=4.2×10-7Ka2H2CO3=5.6×10-11

    实验1:向5.0×10-3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1.0×10-4 mol/L CaCl2溶液,无现象。

    实验2:向0.5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5 mol/L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有少量气体产生。

    (2)实验2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QCaCO3KspCaCO3(填“>”、“=”或“<”),室温下,测得0.50molL1NaHCO3溶液pH=8.48,该溶液中cHCO3=0.49molL1 , 计算该溶液中cCO32-=

    (3)该小组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得知该反应可以通过HCO3-的自偶电离解释,类似水的自偶电离(2H2OH3O++OH),HCO3-的自偶电离方程式为HCO3-的自偶电离平衡促进了实验2中沉淀的形成,试解释

    (4)实验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已知常温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c(H+)等于103 mol·L1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b、d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H+cCH3COOH均等于K
  • 19、下列陈述和陈述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

    陈述

    A

    为保护铁闸门不被腐蚀,常将铁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

    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使金属构件不被腐蚀

    B

    将合成氨N2+3H22NH3平衡体系的体积压缩一半后压强低于原平衡压强的两倍

    加压使反应NaHCO3+3H22NH3的平衡常数增大

    C

    常温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水解程度大于NaHCO3

    D

    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明显现 象,将NH3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KspBaSO4<KspBaSO3

    A、A B、B C、C D、D
  •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五周期的一部分,X、Y、Z、R、W、J是6种元素的代号。J为0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R





    W





    J

    A、R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族 B、6种元素所在的区域都是p区 C、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第一电离能 D、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J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