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2CO3溶液中:OH−、K+、Cl−、SO B、氯水中:H+、SO、CO、Fe2+ C、无色透明溶液中:MnO、NH、Mg2+、SO D、NaHCO3溶液中:OH−、Ba2+、NO、Cl−
-
2、抗疫居家期间,同学们在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C
用含的84消毒液拖地
具有还原性
D
用小苏打粉作膨松剂焙制糕点
碳酸氢钠加热容易分解放出
A、A B、B C、C D、D -
3、钌(Ru)为重要的稀有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某含钌的废渣主要成分为Ru、Pb、、 , 回收钌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滤液1”中Ru元素和Bi元素存在形式为、。
(1)、碱浸前对含钌废料进行粉碎研磨的目的是。(2)、“氧化碱浸”时,两种氧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钌浸出率和渣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适宜选择的氧化剂为;最佳反应温度为。
(3)、已知甲酸的化学式为HCOOH,反应后产物为。则“还原”过程中每生成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蒸馏”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吸收”过程产生的气体X经Y溶液吸收后,经进一步处理可以循环利用,则X和Y的化学式分别为、。(6)、可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产品的纯度,其原理为。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如表,则产品的纯度为。实验序号
产品质量/g
固体Ru质量/g
①
5.000
2.0210
②
5.000
2.0190
③
5.000
2.0200
-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不同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滴等
浓度的和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率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B
两支试管,都加入的酸性溶液,
再同时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的
溶液和的溶液,观察高锰酸钾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C
在锥形瓶内各盛有 2 g 锌粒 ( 颗粒大小基本相同 ) ,然后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 40 mL 1 mol / L 和 40 mL 18 mol / L 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 10 mL 氢气所用的时间探究硫酸浓度对应速率影响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
5、为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测定醋酸溶液的pH B、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C、比较浓度均为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D、的醋酸溶液与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已知 , 则含0.5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等于28.65kJ C、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D、反应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
7、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完成,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反应A→B比反应B→C速率快 C、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 D、反应A→C的 -
8、在某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时刻达到平衡后,在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Z D、再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减小 -
9、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 , 加快反应速率 B、C(s,石墨)=C(s,金刚石) ,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的燃烧热为 , 则 D、稀盐酸与稀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
10、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碳中和的是A、鼓励乡村光伏发电 B、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CO2人工合成淀粉 C、将煤炭通过煤液化技术转化为甲醇燃料 D、利用“空气捕捉”法实现从空气中捕获CO2
-
11、如图是某压强下,与按体积比1:3投料时,反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中一条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另一条是平衡时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Ⅰ是平衡时的曲线 B、图中c点,v(正)>v(逆) C、图中b点,容器内气体 D、550℃后曲线Ⅱ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活性下降 -
12、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其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1)、已知:
①
②
则与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研究表明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往一容积为的密闭容器内,充入与 ,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的大小关系是(填“>”“<”或“=”)A、B、C三点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关系是。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 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同一时间内,消耗 , 生成
③上述投料在℃、压强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是;平衡常数是;平衡后再加入 , , , 则化学平衡会(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
④在℃、压强时,若压强恒定为p,则平衡常数(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整理出含p的最简表达式)。
-
13、
Ⅰ.、的应用和治理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工业上可用于高炉炼铁,发生如下反应: ,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欲提高的平衡转化率,促进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选填序号)。A.及时吸收或移出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D.粉碎矿石,增大接触面积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铁和CO2发生反应: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 D.再加入一些铁粉
Ⅱ.合成尿素的反应为: 。一定条件下,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反应经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的浓度为。完成下列填空:
(3)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的转化率为________。(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B.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 和的比例保持不变 D. 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
14、
Ⅰ.某兴趣小组用压强传感器研究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的浓度曲线a曲线b(“>”,“<”或“=”)
(2) , 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 , , 则(“>”,“<”或“=”),原因是。
Ⅱ.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
温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
A
20
10
0.1
10
0.1
0
B
20
5
0.1
10
0.1
5
C
20
10
0.1
5
0.1
5
D
40
5
0.1
10
0.1
5
(3)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填实验序号)。
②A和B、A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
③能说明相同温度条件下,该反应速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哪种反应物浓度的组合是。
(4)实验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
-
15、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即热饭盒”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它可利用下面(填字母)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
A.生石灰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氯化铵和碱石灰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
②通过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略小于 , 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内筒中
C.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溶液的温度
(3)、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过程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
写出该过程热化学方程式:。
(4)、水煤气变换反应为:。我国学者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请找出该反应中的决速步(用序号表示)。
(5)、已知 , , 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16、对于反应 , 根据下列图示信息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点1对应的 D、丁图:I对应的反应温度大于II对应的 -
17、在容积相等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按投料比、、投料,发生反应: , 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的投料比为 B、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常数K增大 C、向容器中继续充入 , 平衡正向移动,的转化率升高 D、在a点对应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
18、二氧化碳甲烷化的研究对缓解能源危机意义重大。以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与作用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反应中参加了反应,降低了活化能,提高了平衡产率 B、在反应中为催化剂 C、若
是反应的决速步,则该步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D、图示过程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
1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


A.验证温度对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B.验证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验证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测定中和反应时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
2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工业制硫酸中常鼓入过量空气有利于转化为 C、开启碳酸饮料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气泡 D、、、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