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HCO3、K+、SO42 B、Fe3+、SO42、NH4+、Cl C、Cl、Ca2+、CO32、K+ D、Na+、Cl、Ba2+、OH
  • 2、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可由Na在空气中加热而生成 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D、Na2O2与CO2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3、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2Sn+aM↑+CO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反应中SnO2被还原 B、a的值为3 C、反应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有两种 D、还原性:C>Sn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用稀硫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不能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 5、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2KClO3MnO2__Δ2KCl+3O2 C、H2+Cl2点燃__2HCl D、CH4+2O2点燃__CO2+2H2O
  • 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Fe B、CO2 C、NaOH溶液 D、熔融的NaCl
  •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水 B、液氯 C、盐酸 D、漂白粉
  •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B、放映机到银幕间产生光柱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C、维生素C用作抗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D、漂白粉中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漂白粉既可作漂白剂,又可用消毒剂
  • 9、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需要与水接触。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填序号)。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浓H2SO4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填名称)。
    (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为
    (5)、展开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K2 , 关闭K1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 , 关闭K2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不复燃、复燃。

    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6)、要证明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
  • 10、某小组设计如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以探究潮湿的Cl2Na2CO3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的成分。

    (1)、A中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剂Y的名称为 , 目的是
    (3)、通入一定量潮湿的Cl2反应后,经检测,D中只有Cl2O一种气体,C中除含一种含氯盐外,同时含有NaHCO3等,某同学对C中所得固体残渣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完成表中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

    溶液变浑浊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若无明显现象,证明 , 则假设(填“1”或“2”)成立

    (4)、已知Cl2O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则D中Cl2O进入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中分别为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二维图中缺失的化学式:①、②
    (2)、从化合价角度看,HClO具有(填“还原性”或“氧化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已知少量HClO与Na2SO3溶液反应有Na2SO4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 , 标准状况下生成4480mLH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用ClO2代替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可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合物。ClO2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是因为ClO2具有(填“强还原性”或“强氧化性”)。
  • 12、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CO   ②氨水   ③次磷酸H3PO2   ④酒精   ⑤铝丝   ⑥过氧化钠   ⑦氧化钙   ⑧苏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2)、已知次磷酸是一种一元中强酸,在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的反应如下:Ag++H3PO2+H2OAg+H3PO4+H+

    ①配平该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

    ②该反应中H3PO2表现性;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B、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最终仍为澄清溶液,则样品中不含NaHCO3 C、取一定量的样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含量,若球形干燥管增重4.4g,则所取样品中含有0.1molNaHCO3 D、已知固体样品同时含有NaHCO3和Na2CO3。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根据白色沉淀的质量不能求出Na2CO3的含量
  • 14、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操作

    A

    Cl2HCl

    饱和NaCl溶液

    通入足量饱和NaCl溶液洗气后干燥

    B

    NaCl固体(Na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C

    FeCl2溶液(CuCl2

    Fe

    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2CO3溶液NaHCO3

    CO2

    通入过量CO2

    A、A B、B C、C D、D
  • 15、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Na+ClClO B、Mg2+Ag+NO3Cl C、Fe2+Cu2+SO42 D、K+Na+MnO4CO32
  • 1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加入顺序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Fe和盐酸   ②CaOH2NaHCO3   ③Na2CO3和HCl   ④H2Cl2   ⑤Cl2和NaOH   ⑥Na和水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 17、下列有关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CCl4 , 振荡静置,若上层溶液呈紫红色,说明含有I 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SO42 C、向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向某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有Cl
  •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钾、钠等碱金属着火时,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B、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C、有色布条上滴加新制氯水,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D、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来区别盐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
  • 19、下列变化需加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A、Fe3+Fe2+ B、CO32CO2 C、Cl2HCl D、CaOCaOH2
  • 20、“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分析反应类型: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分析物质种类:图中反应物均为非电解质 C、分析反应价值:该反应可以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D、分析表示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__CO2+2H2O
上一页 126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