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A、 B、 C、 D、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B、向液中滴入稀硫酸: C、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D、将少量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C、溶液中: D、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
4、下列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B、 C、 D、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互为同位素 B、、碳纳米管、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均为电解质 D、均为化合物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 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C、金属阳离子只表现氧化性 D、所有的盐类物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可导电
-
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胶体
B.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C.比较和的热稳定性
D.配制溶液
A、A B、B C、C D、D -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作于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B、可同时使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以增强杀毒效果 C、氢氧化铝和纯碱均能和胃酸反应,故它们都可用作胃药 D、生石灰和铁屑常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中的抗氧化剂
-
9、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有利于化学的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碱或盐 B、溶液与溶液之间的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C、颗粒大小介于的微粒属于胶体 D、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10、利用矿铁厂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 , 含有沙土、油污、和)制备磁性纳米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预处理时,需要使用溶液,可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 B、纳米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滤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D、步骤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1、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获得了国际化工界的高度评价。回答下列问题:(1)、侯氏制碱法以合成氨工厂的和废气为原料。已知相关部分共价键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共价键
键能
391
945
436
计算合成氨反应的焓变:。
(2)、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和 , 可析出晶体,过滤并加热晶体可制得纯碱。①写出溶液中析出的化学方程式:。
②海水、血液等都含有 , 能起到维持海水和血液较小范围内变化的作用原理是;珊瑚礁的主要成分是 , 海水酸化易导致珊瑚礁退化,原因是。
(3)、分析常温下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①水解平衡:离子方程式为。
②电离平衡: , 结合水解平衡,判断溶液显(填“酸”或“碱”)性。
③为继续探究溶液中是否存在其他平衡,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振荡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还产生少量气泡。
实验分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上述平衡最终导致了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深入探讨:
i.自偶电离平衡:查阅资料发现能发生自偶电离,溶液不会自发产生气体,结合以上分析,写出该自偶电离的离子方程式,并计算出平衡常数:。
ii.由i推知,溶液中,(填“>”、“<”或“=”)。
-
12、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库。一种利用海水制备多种化工原料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示为电解饱和溶液制备的示意图:
①(填离子符号)通过离子交换膜,写出N室的电极反应式:。
②电解所得和可制备盐酸,电解无水副产物也有 , 常温常压下,饱和新制氯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该溶液中溶于水的有与水反应。计算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可用于粗的提纯: , 提纯装置如图所示,纯应在图中区得到(填“高温”或“低温”,杂质不与反应,也不挥发)。
(2)、制备和用苦卤而不直接用海水的原因是;物质A由贝壳灼烧所得,加入物质A能得到沉淀的原因是。(3)、是无水熔融后电解所得,得到无水是关键。①直接将加热蒸干无法得到无水 , 原因是。
②操作A是。
-
13、前四周期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7种元素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只有球形的有(填元素符号)。(2)、基态X原子有个能层,种能量不同的电子,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3)、第一电离能对元素性质的影响较大。已知:两个吸热过程:。①基态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为。
②W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第一电离能大,原因是。
(4)、T和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中,化合价分别为价和价,其中显价的是(填元素符号)。(5)、基态Z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与相比,更易失去一个电子的原因为。 -
14、KI是重要的补碘剂,常与Na2S2O3标准液用于定量分析,反应原理为2S2O+I2=S4O+2I-。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0.1000mol·L-1的Na2S2O3溶液:称取一定量的Na2S2O3晶体,在烧杯中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填仪器名称)中,洗涤烧杯等2~3次后定容。(2)、测定未知H2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锥形瓶中盛有20mL待测H2O2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适量稀硫酸和几滴淀粉溶液, 1min后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用(1)中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待测液,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且30s内溶液颜色不再变化:重复3次滴定,滴定管读数记录如表所示,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保留4位有效数字)。
序号
Ⅰ
Ⅱ
Ⅲ
滴定前/(mL)
1.00
0.05
0.12
滴定后/(mL)
20.00
19.03
27.90
③有同学分析滴定过程中I-是循环利用的,能否节约药品仅用少量KI,并说明原因:。
(3)、为探究影响H2O2与KI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向四个试剂瓶中加入等量淀粉,利用上题试剂,设计实验如表所示:序号
V(H2O2)/mL
V(KI)/mL
V(H2SO4)/mL
V(H2O)/mL
水浴温度/℃
变蓝时间/s
Ⅰ
10.0
10.0
8.0
0
25
t1
Ⅱ
5.0
10.0
x
y
25
t2
Ⅲ
10.0
10.0
4.0
z
25
t3
Ⅳ
10.0
10.0
8.0
0
45
t4
①实验Ⅰ和Ⅱ是探究H2O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x= mL,y= mL;t1<t2 , 说明。
②实验Ⅰ和Ⅲ是探究酸性强弱对反应速率的影响,t1 t3 (填“>”、“<”或“=”),说明其他条件相同,酸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③实验Ⅰ和Ⅳ是探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5、向一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 , 发生反应: , 容器内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仅改变一个条件测得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曲线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曲线a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C、时曲线b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曲线b改变的条件是绝热改为恒温 -
16、甲、乙、丙、丁、戊、己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甲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基态乙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基态丙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丁与戊是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基态时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己是ds区元素,基态己原子有1个单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戊>丁>丙>乙>甲 B、基态己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第一电离能:丙>丁>乙 D、电负性:丙>丁>戊
-
17、我国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处理、废液,同时高效合成氨气(氨气可从碱溶液中挥发),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接电源正极 B、由电极b区移向电极a区 C、电解过程中,电极b区溶液的升高 D、电路中每转移电子时,理论上电极b区溶液的质量减少 -
18、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可利用反应:提纯。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发生该反应,平衡时测得与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可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时,容器内 C、投料比: D、转化率: -
1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分子的数目为 B、2时,的溶液中,含的数目为 C、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电解溶液,阴极产生气体时,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20、下列陈述I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夜晚街道上霓虹灯光彩夺目
电子跃迁到较低能级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
升温,吸热反应正向移动
升温v正加快,v逆减慢
C
NaHCO3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NaHCO3与Na2SiO3的水解相互促进
D
盛放NO2的密闭容器中颜色稳定,缩小容器体积后颜色变浅
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