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四羟基合铝酸钠([NaAl(OH)4])与过量CO2反应可制得Al(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r(O2‒)<r(Al3) B、电负性:χ(C)<χ(O) C、氢化物沸点:H2O<CH4 D、碱性:NaOH<Al(OH)3
  • 2、实验室制取纯碱,下列相关原理、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CO2

    B.除去CO2中HCl

    C.制取NaHCO3

    D.制取纯碱

    A、A B、B C、C D、D
  • 3、反应2NH3+NaClO=NaCl+N2H4+H2O可用于制备肼(N2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的结构示意图为 B、NH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NaClO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N2H4的结构式为
  • 4、高分子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的是
    A、油脂 B、淀粉 C、蛋白质 D、合成橡胶
  • 5、有机物H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2)、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设计C→D步骤的目的是
    (3)、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合物A~H中,属于手性分子的是(填有机物标号)。
    (5)、X是C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有种。

    (1)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2)1molX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molH2

    (3)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不超过3个。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2:1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6)、设计由       和乙醛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6、从废TiO2/WO3纳米薄膜中回收钛和钨等稀缺金属,既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又避免污染环境。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乙胺CH3CH2NH2是无色极易挥发的液体,呈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CH3CH2NH2+H+=CH3CH2NH3+

    Ⅱ.酸性条件下,乙胺萃取WO42的反应为2CH3CH2NH3++WO42CH3CH2NH32WO4

    Ⅲ.TiOSO4易溶于水,属于强电解质。偏钛酸难溶于水,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iO(OH)2H2TiO3 , 室温时KspTiO(OH)2=1.0×1027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萃取”前,需要将“滤液I”的pH调整到3.5左右,目的是
    (2)、试剂a为(写名称)。“反萃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检验“过滤Ⅱ”所得H2WO4xH2O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室温下测得“滤液Ⅲ”的pH=2 , 则此时“滤液Ⅲ”中cTiO2+=molL1
    (5)、CrTi同周期,CrCaO可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的晶体(化学式为CaxCrOyxy为整数),其立方晶胞如图所示,CaO最小间距大于CrO最小间距。

       

    该晶体中,1个Ca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

    ②若CaO最小间距为apm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 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 7、糠酸(熔点133℃,沸点231℃,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微溶于冷水)和糠醇(熔点-29℃,沸点171℃)均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工业上可利用糠醛(沸点161.7℃,易被氧化)发生歧化反应制取这两种物质(该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

    步骤1:向三颈烧瓶中加入8.2mL(约0.2mol)新蒸馏的糠醛,通过仪器A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8mL33%NaOH溶液。搅拌并保持反应温度为8~12℃,回流20min , 得到粗产品。

    步骤2:将粗产品倒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然后将液体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4次,分液得到水层和醚层。

    步骤3:向水层中分批滴加25%的盐酸,调至溶液的pH=3 , 冷却、结晶、抽滤、冷水洗涤,得到糠酸粗品;向醚层中加入无水碳酸钾干燥,过滤除掉碳酸钾后,分离乙醚(乙醚的沸点为34.6℃)和糠醇。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与直形冷凝管相比,使用仪器B的优点是
    (2)、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为8~12℃,实验中采用了哪些保障措施?
    (3)、步骤3中分离乙醚和糠醇的实验操作为
    (4)、步骤3中洗涤粗糠酸用冷水的原因是。进一步将粗糠酸提纯,应采用的方法是
    (5)、取1.120g提纯后的糠酸样品,配成100mL溶液,准确量取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用0.08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OH标准溶液24.80mL。糠酸的纯度为。该中和滴定实验中,若其他实验操作均正确,则下列实验操作造成测得的糠酸的纯度比实际偏低的是(填标号)。

    A.蒸馏水洗净后,末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指示剂酚酞溶液滴加过多(酚酞是一种弱酸)

    C.锥形瓶内壁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配制好的糠酸样品溶液润洗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入20.00mL糠酸样品溶液,进行中和滴定

    D.滴定前仰视碱式滴定管液面读数,滴定后俯视碱式滴定管液面读数

  • 8、已知pcHXcX=lgcHXcX。室温下,向20.00mL0.10molL1一元弱酸HX溶液中逐滴滴加0.10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pcHXc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HXcX=1时,溶液中cH+=1.0×104.75molL1 B、pcHXcX=0时,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大于10.00mL C、当加入10.0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cH++cHX=cNa++cOH D、a、b、c三点对应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a点>b点>c点
  • 9、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与锂离子构成的盐是一种锂电池的电解质,该盐结构如图所示,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电负性:X> Y>Z B、该锂盐中X、Y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2、sp3 C、与W同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大于W的有三种 D、该锂盐中所有元素均属于元素周期表p区元素
  • 10、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X,不可能生成Y B、X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C、H2S与X反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N可由其相应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化合生成
  • 11、异黄酮类是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错误的是

    A、1molX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2molBr2 B、1molY最多能与5molNaOH反应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Z中的碳碳双键 D、Z能与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
  • 12、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①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 , 则Fe与Cl2能化合生成FeCl3

    ②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则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NaHCO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则NaOH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④Fe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则Al也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3、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HF

    HClO

    H2CO3

    CH3COOH

    电离常数

    4.0×10-4

    4.7×10-8

    K1=4.3×10-7

    K2=5.6×10-11

    1.7×10-5

    (1)、常温下, A.0.10molL-1CH3COOH溶液;B.0.10molL-1盐酸;C.0.10molL-1HF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字母)
    (2)、A.F-、B.ClO-、C.CO32、D.CH3COO-结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字母),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常温下将pH=3H2SO4溶液和pH=12NaOH溶液混合,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 则H2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4)、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H++HCO3H2CO3 , 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的pH变化不大,其原因是 , 如血液中cHCO3=10cH2CO3 , 则血液中cH+=molL1
  • 14、定量分析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某实验小组设计用0.55mol/LNaOH溶液50mL0.50mol/L的盐酸50mL置于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

    ②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盐酸和NaOH溶液各50mL , 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C

    终止温度t2/°C

    温差t2-t1/°C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28.3

    3.3

    2

    25.1

    25.1

    25.1

    28.5

    3.4

    3

    25.1

    25.1

    25.1

    28.6

    3.5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均近似为1.00g/cm3 , 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C ,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ΔH=kJmol-1;(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某学生用0.5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测定某市售白醋的含酸量(国家标准规定酿造白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0.035gmL-1),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mL待测白醋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1~2cm

    E.用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字母)A→→F;

    ②若无上述E步骤操作,则测定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在A步骤之前,若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⑤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4.00mL , 则该白醋中醋酸含量为gmL-1 , 由此可知该白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 15、2024年10月30日凌晨我国进行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获得了圆满成功。火箭推进剂在航天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液氧甲烷可以作为火箭推进剂。已知25°C101kPa1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54kJ , 则甲烷的燃烧热ΔH= , 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长征5号火箭发射时使用液氢和煤油作为燃料,工业上H2可用CO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

    已知:在25°C101kPa下:

    H2O(g)=H2(g)+1/2O2(g)     ΔH1=+241.8kJmol-1

    C(s)+1/2O2(g)=CO(g)     ΔH2=-110.5kJmol-1

    C(s)+O2(g)=CO2(g)     ΔH3=-393.5kJmol-1

    CO与水蒸气反应转化为H2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的长征二号F使用肼类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正反应的话化能Ea=123.2kJmol-1 , 则逆反应的话化能Ea=

    N2H4(l)NO2(g)反应生成N2(g)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1g N2H4(l)与足量NO2(g)反应生成N2(g)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 16、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C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v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C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C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CO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高温和高压均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
  • 17、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等体积pH=3HCOOH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

    CH3COOH溶液中放出的气体多

    酸性:HCOOH>CH3COOH

    B

    1mL pH=11的氨水稀释至100mL , 测pH

    pH=9

    稀释后NH3H2O电离程度减小

    C

    pH=3CH3COOH溶液和pH=1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pH

    pH>7

    CH3COOH是弱酸

    D

    将盛有NO2N2O4 , 混合气体的烧瓶置于热水中

    烧瓶内红棕色变深

    2NO2N2O4 ΔH>0

    A、A B、B C、C D、D
  • 18、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RO3-(aq)+5R-(aq)+6H+(aq)=3R2(aq)+3H2O(l) ,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aRO3-cbR-ccH+(k为常数),为探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20°C进行四次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物理量

    cRO3-/molL-1

    0.001

    0.001

    0.001

    0.002

    cR-/molL-1

    0.10

    0.20

    0.20

    0.10

    cH+/molL-1

    0.008

    0.008

    0.004

    0.008

    v/molL-1s-1

    2.4×10-8

    4.8×10-8

    1.2×10-4

    4.8×10-8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2 B、b=2 C、c=2 D、k=003
  • 19、常温下,0.010molL-1 NaOH溶液和0.010mol-1L-1盐酸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者pH=12 , 后者pH=2 B、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混合,pH=7 C、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两溶液中cH+均变成原溶液中cH+的0.01倍 D、水电离的H+浓度均为1.0×10-12molL-1
  • 20、已知HCOOH的电离常数Ka=2×10-4 , 则0.5molL-1 HCOOH溶液的pH及溶液中除水分子以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分别是
    A、1H+ B、1HCOOH C、2H+ D、2HCOOH
上一页 246 247 248 249 2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