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增大的是A、加入固体 B、加入蒸馏水 C、通入气体 D、升高温度
-
2、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压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的转化率 B、温度越高,、的转化率越高 C、在工业合成氨中,、的循环利用可降低成本 D、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液氨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
3、以下图像和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该图像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 反应速率 B、图乙: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 C、图丙:对图中反应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D、图丁:对于反应: -
4、某温度时,浓度都是的两种气体和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的浓度为 , 的浓度为 , 生成的Z的浓度为 ,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用X、Y表示)是A、 B、 C、 D、
-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甲中实验可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B、用装置乙配制标准溶液 C、丙中用试纸测定溶液的 D、丁中用滴定管取用稀盐酸 -
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 B、 C、 D、
-
7、Demis Hassabis和John Jumper因开发能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高级结构的AI模型与David Baker共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模型的逻辑前提是“一定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的肽链能自发折叠形成相应的高级结构”。已知蛋白质从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变化过程的 ,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 B、蛋白质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 C、蛋白质在人体内通过代谢提供能量,这一过程的 D、蛋白质从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变化过程的
-
8、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的火焰颜色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溶质一定含Na元素 B、该方法可鉴别KCl和 C、可用玻璃棒代替铂丝进行实验 D、该方法利用了物质的化学变化
-
9、库仑测硫仪可测定烟气中的含量,其原理如下图。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保持定值,电解池不工作。将a L含、、的待测气体通入电解池后,溶解并将还原,测硫仪便立即进行电解直到回到原定值。已知:电路中转移1mol时所消耗的电量为f库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M接电源的负极 B、检测前后,电解池内溶液的pH保持不变 C、电解消耗的电量为b库仑,待测气体中的含量为 D、若待测气体中能将部分氧化为 , 测定结果会偏高 -
10、向溶液中滴入氨水至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氨水过程中,测得与铜元素相关微粒的分布系数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比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形成配位键的能力: B、时, C、时, D、的平衡常数为 -
11、铁的一种硫化物的晶胞如下图。已知晶胞的边长为n p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x为1 B、ef的距离为 C、位于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中心 D、该晶体的密度为 -
12、有机物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酸性比乙酸强 B、、都有相同的产物生成 C、最多可以消耗 D、具有对映异构体 -
13、一定条件下,存在缺陷位的LiH晶体能吸附使其分解为N,随后N占据缺陷位(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半径: C、 D、LiH晶体为离子晶体 -
14、采用如下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
(1)、写出甲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乙装置的作用是:。(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①d过程中的现象是;
②e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4)、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将传感器插入盛有氯气的广口瓶中测定光照氯水过程所得到的图象,该图象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5)、某同学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该同学分析红色突然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氯水中的酸或氯气分子与发生反应,将消耗所致;
②氯水中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所致。
设计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取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若 , 则是原因①;否则是原因②。
-
15、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侯氏制碱法以、、、为原料制备和 C、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
16、酮基布洛芬(D)是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关节肿痛以及痛经、牙痛、术后痛和癌性痛的非处方药,其有多种合成路线,其中一种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 , B中官能团名称为。(2)、在A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其中一个是醛基(-CHO)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关于物质D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只有1个
c.C→D的转化一定会涉及σ、π的形成和断裂
d.通过成酯修饰可缓解其酸性较强对胃肠的刺激
(4)、对化合物C,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①

②
取代反应
(5)、若C到D的转化需要用到E:CH2=CH-COOHE有多种合成路线:
①若通过两种直线型分子先加成再水解获得,请写出其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②若通过含氧有机物F酸性水解获得,并且还同时获得一种常见的液态燃料,请写出F与足量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17、酸在多种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其性能通常与酸的强度密切相关。(1)、最新研究工业上可以用H+ - Ag为催化剂氧化乙烯制备环氧乙烷(简称EO);反应方程式为2C2H4(g) + O2(g) → 2EO(g)(反应a)
已知:

①Ag位于第五周期,与Cu同族,有相似的核外电子排布,写出Ag价电子排布式。
②反应a的ΔH=。
(2)、某小组研究了3种酸对反应a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少量酸,测得体系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
据图可知,在该过程中___________。
A、催化剂酸性增强,可增大反应焓变 B、催化剂酸性增强,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催化剂分子中含H越多,越有利于加速反应 D、反应速率并不始终随着反应物浓度下降而减小(3)、我国科学家报道了一种高效O-to-C的替换反应,可在温和条件下将环氧化物快速转化为环丙烷结构。一种脱氧/环加成串联反应机理如图,其中的催化剂为(填图中字母)。
(4)、在非水溶剂中研究弱酸的电离平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弱酸H2A在有机相和水相中存在平衡:H2A(环己烷)H2A(aq),平衡常数为Kd 。25℃时,向VmL 0.1mol∙L-1 H2A环己烷溶液中加入VmL水进行萃取,用NaOH(s)或HCl(g)调节水溶液pH。测得水溶液中c(H2A)、c(HA-)、c(A2-)、环己烷中H2A的浓度 [c环丙烷(H2A)]、水相萃取率α[α=1-]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
已知:H2A在环己烷中不电离,且忽略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表示c环丙烷(H2A)的曲线为。(填字母)
②由图计算pH=6,H2A的Kd= , Ka1= , Ka2=及水相萃取率α=。(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8、水合硼酸锌(2ZnO∙3B2O3∙3.5H2O,不溶于冷水)在阻燃方面具有诸多优点。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以及少量Fe2O3、FeO、Al2O3和SiO2等)和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3 , Fe2O3、FeO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水合硼酸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Zn2+
Mg2+
开始沉淀pH
1.9
7.0
3.0
6.2
8.9
完全沉淀pH
3.2
9.0
4.7
8.0
10.9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Mg2B2O5∙H2O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为加快“酸浸”时的浸取速率措施有(填一种)。(2)、“氧化”步骤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3)、“二次调pH”时的pH范围为。(4)、“制备”水合硼酸锌的化学方程式为。(5)、一种测定硼酸纯度的方法:准确称取制得的晶体试样mg溶于水中,加入足量甘露醇,摇匀后配制成10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用cmol/LNaOH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VmL。已知:i.H3BO3在水中: H3BO3 + H2OB(OH)+ H+
ii.H3BO3与甘露醇等多羟基化合物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增大其电离度,提高H3BO3酸性

①B易形成络离子的原因为 , ⅱ中络合物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②H3BO3不能直接用NaOH溶液滴定,需要加入甘露醇之后再滴定的原因是 。
(6)、硼还可与多种金属形成化合物,其中与Ca组成的金属硼化物可做新型半导体材料,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B6八面体(该结构中心位于晶胞顶点)中B-B键的键长为r pm,晶胞参数为a pm,如果以晶胞棱长长度为1建立坐标系来表示晶胞中钙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 , ),则M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
19、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可以用电极反应式表示。某小组利用半反应研究Cu2+和Fe3+的氧化性,进行如下实验。(1)、实验I:配制480mL0.1000mol∙L-1FeCl3溶液:
①计算需要FeCl3∙7H2O[M(FeCl3∙7H2O)=a g/mol]固体的质量:g。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仪器中一定不需要的是(填字母)。
(2)、实验Ⅱ:步骤
现象
ⅰ.取40mL0.1000mol∙L-1FeCl3加入足量Cu片
溶液变为蓝色
ⅱ.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足量0.1mol∙L-1KSCN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振荡后变红
已知: CuSCN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从ⅰ得到一般性结论,氧化性:Fe3+ Cu2+(填“>”、“<”或“=”)。
②如果把ⅱ中的氧化还原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半反应: Fe2+ - e- + 3SCN- = Fe(SCN)3。
③则还原半反应: , 因此得到结论:特定情况下氧化性Cu(Ⅱ)>Fe(Ⅲ)。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氧化半反应正移提高物质的还原性,还原半反应正移提高物质的氧化性
请结合平衡的知识,解释ⅱ中Cu2+可以氧化Fe2+可能的原因:。
(3)、实验Ⅲ:探究Cu2+、Fe3+、(SCN)2的氧化性步骤
现象
ⅲ.取20mL0.1mol∙L-1CuCl2 , 滴加足量0.1mol∙L-1KSCN
产生白色沉淀
ⅳ.取20mL0.1mol∙L-1FeCl3 , 滴加足量0.1mol∙L-1KSCN
溶液变红
ⅴ.取ⅳ中溶液滴加试剂m
无明显变化
步骤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iv中Fe3+是否氧化SCN- , 试剂m是(填化学式)。
结论:Cu2+ > (SCN)2 > Fe3+
(4)、有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够严谨,由于混合时Fe3+与SCN-络合往往快于其它反应,所以实验ⅳ不能够证明Fe3+一定无法氧化SCN- , 于是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在不相互混合的情况下,Fe3+也可以氧化SCN- , 所以物质的浓度会影响氧化性或还原性,具体问题应该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写出实验方案,并要有体现该结论的实验证据:。 -
20、在催化剂表面,丙烷催化氧化脱氢反应历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历程有三个基元反应 B、①中,催化剂被氧化 C、②中,丙烷分子中的甲基先失去氢原子 D、总反应的速率由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