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纯净物A、B、C、D的组成中至少有一种元素相同,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金属单质,C为浅黄色粉末,常温常压下Y为液态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C→D的离子方程式为。(2)、若A是非金属单质,C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和C在高温下生成B,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3)、若A为黄绿色气体,X为金属单质,B为X在A中燃烧生成的棕黄色的烟,写出A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气在A中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0.1mol/L盐溶液的pH值: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Na2CO3<NaHCO3 D、相同温度下,0.1mol/L盐溶液分别与0.1mol/LHCl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
3、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微粒为SO2、Mn2+、H+ B、氧化产物为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D、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8
-
4、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
5、化学学习时引入数学集合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物质类别或反应之间的关系。下列符合图示表达方式的是
选项
X
Y
A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盐
酸
D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
6、下列关于一些基本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B、NaCl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电离 C、酸性氧化物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已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NaH2PO2 , 则该盐为正盐
-
7、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FeCl3溶液和NaOH混合 B、BaCl2溶液和H2SO4混合 C、酒精和水 D、鸡蛋清和蒸馏水
-
8、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B、用铁片与稀硫酸制取: C、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
9、下列关于含氧酸、酸性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选项
含氧酸
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B
C
NaOH
Na
D
HCl
CO
A、A B、B C、C D、D -
10、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碘的升华,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11、为降低温室效应,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1)、一种利用CO2的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 H<0。下列措施能使已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A、及时分离出水蒸气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 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2)、由CO2制备甲醇过程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反应Ⅱ:CO2 (g)+H2(g)CO(g)+H2O(g)
反应Ⅲ:CO(g)+2H2(g)CH3OH(g)
已知反应Ⅰ、Ⅱ、Ⅲ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 , 则K3=(用K1、K2表示)。
(3)、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在容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CO、4molH2与4molCO、8molH2 ,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能判断甲,乙容器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2v正(H2)=v逆(CH3OH)
C.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不变
D.c(CO):c(H2):c(CH3OH)=1:2:1
②曲线I代表的是容器(填“甲”或“乙”)中发生的反应。
③该反应的H0(填“>”或“=”、“<”)。
④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大小关系是 , KC=。
-
12、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的水解,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在常温下平衡常数如表:
弱电解质
HCOOH
HCN
H2CO3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4
Ka=4.9×10-10
Ka1=4.3×10-7
Ka2=5.6×10-11
Kb=1.8×10-5
在常温条件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可以证明H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H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镁粉反应,盐酸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 B、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盐酸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H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 C、用甲酸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D、生活中可用甲酸除水垢(2)、根据上表数据判断,相同条件下,结合H+的能力:CN-(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少量的CO2通入NaCN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3)、pH=10的氨水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此时c(NH3·H2O)c()(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4)、H2S、HS-、S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曲线如图。①当pH=8时,含硫废水中最主要的含硫(-2价)微粒是(填一种)。
②通过图中数据可估算得H2S的Ka1约为。
-
13、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定量计算和测量则是常用的研究方法。(1)、已知CO(g)和H2(g)的燃烧热分别为H1、H2.则CO2(g)+H2(g)=CO(g)+H2O(1)的H=kJ/mol(用H1、H2表示)。(2)、利用简单碰撞理论和活化能概念可解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关于简单碰撞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某些反应的点燃或加热条件是为了使普通分子获得能量转变为活化分子 C、基元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的碰撞 D、反应活化能越大,则反应过程中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越多(3)、中和反应常伴有热量放出,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中和热的测定。取三只烧杯分别加入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装置如图),然后分别加入50mL0.50mol/L的①稀盐酸、②稀硝酸和③稀醋酸,测量并计算中和热分别为H1、H2、H3。
①图中缺少的仪器名称为。
②H1、H2、H3关系为。
(4)、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的历程,如下图所示:充当催化剂的是(填化学式)。
(5)、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O2(g)和Cl2(g)的相对能量为0]①Cl-Cl键能为。
②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4、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利用H2C2O4标准液来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溶液褪色时间
c(mol/L)
V(mL)
c(mol/L)
V(mL)
V(mL)
t(s)
①
298
0.02
4.0
0.10
4.0
0
t1
②
T
0.02
4.0
0.10
3.0
a
8.0
③
343
0.02
4.0
0.10
3.0
a
t2
(1)、乙同学欲通过实验①、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 , T=。(2)、若t1<8s,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通过比较实验②、③的结果,可以探究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实验②中数据计算,用酸性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4)、准确移取20.00mL,0.0400mol/L的标准液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2SO4酸化,起始读数为零,用待标定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直至即为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读数如图所示,该读数为mL。(5)、重复滴定实验两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的三次实验平均值为20.00mL。计算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mol/L,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
1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向2mL0.1mol/LFeCl3溶液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Cl溶液
若溶液先变血红色,加入KCl溶液后血红色变浅,说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B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取10mL0.1mol/LNa2S2O3溶液和10mL0.05mol/L Na2S2O3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H2SO4溶液
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Na2S2O3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
C
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向其中通入氩气增大体系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受压强影响
D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盛有少量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0.1mol/LFeCl3溶液和5滴0.01mol/LCuSO4溶液
加入FeCl3溶液的试管生成气体的速率更快,说明FeCl3催化效果更强
A、A B、B C、C D、D -
16、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净化”的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B、步骤②中“加压”既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加快反应速率 C、步骤③中“500℃、铁触媒”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步骤④中“冷却”的目的是将氨液化分离出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
17、对于可逆反应: , 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
B、
C、
D、
-
18、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A上有气体产生
B的质量增加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B、四种金属的活泼性强弱顺序为:C>B>A>D C、装置乙中B为负极 D、装置丙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2e-=A2+ -
19、下列装置所示的过程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的是A、加入MnO2时产生气泡速率加快 B、加入CaO时乙烧瓶中气体颜色加深 C、光照时试管中黄绿色变浅 D、加入铁粉时溶液颜色变浅
-
20、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反应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s)+CO2(g)=2CO(g) H>0,则该反应在任何条件都可以自发进行 B、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则可确定该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非自发反应就是不可能发生的反应,自发反应就是能较快进行的反应 D、熵增的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