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H2S晶体中一个H2S分子周围有12个H2S紧邻,则冰中一个水分子周围也有12个紧邻分子 B、AlCl3中Al原子是sp2杂化,则Al2Cl6中Al原子也是sp2杂化 C、Mg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MgO,则锂在过量氧气燃烧也生成Li2O D、乙醇CH3CH2OH能与水互溶,则戊醇CH3CH2CH2CH2CH2OH也能与水互溶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化学键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B、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C、石墨中电子不能从一个平面跳跃到另一个平面 D、晶体具有自范性,某些物理性质会表现出各向异性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氢键A- H…B, 氢键键长指的是H…B的长度 B、基态原子中,电子填入所有轨道总是先单独分占,且自旋平行 C、烃基是吸电子基团,羧酸的烃基越长,使羧基中的羟基极性越大,羧酸酸性越强 D、玛瑙是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水晶是熔融态SiO2缓慢冷却形成的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10.2 B、实验中出现几次误差较大的数据,可计算它们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C、用TiCl4制备TiO2时,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促使水解趋于完全 D、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一端作阳极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等温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 B、化学反应速率首先由反应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因素决定 C、化学平衡常数通常受温度、压强、浓度等影响 D、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 平衡就向能够抵消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
  • 6、关于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 5O2(g)=3CO2(g)+4H2O(g)        ΔH= -2219.9 kJ/mol B、HI分解的基元反应: 2HI=H2+I2 C、碳酸的第二步电离: HCO3H++CO32 D、铅酸蓄电池负极反应式: Pb-2e-=Pb2+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电子的形状为球形 B、单质气体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C、Fe 和Zn位于元素周期表不同区 D、3p2 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 8、下列属于基态N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是
    A、1s22s22p6 B、1s22s22p53s2 C、1s22s22p33p1 D、1s22s22p63s1
  • 9、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HCN分子中的极性Hδ--CNδ+ B、CO2 的空间结构模型 C、sp2杂化轨道 D、H2O的VSEPR模型
  • 10、在测定Zn与H2SO4反应速率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
  • 11、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
    A、铁锈: Fe2O3 B、纯碱: Na2CO3 C、白磷: P4 D、硫黄: S8
  • 1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H3 B、H2O C、H2SO4 D、KOH
  • 13、在试管中进行的盐酸与NaOH溶液之间的反应,属于环境的是
    A、盐酸 B、NaOH溶液 C、发生的反应 D、试管
  • 14、

    I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若广泛的应用。

    (1)图1、2中,能更简便说明二者的稳定性,图2中受热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和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II.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制碱法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3)流程图中标注的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种,①~③所涉及的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是(填序号)。

    (4)Na2CO3NaHCO3可以相互转化,若要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 , 最好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关于上述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两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为先通入CO2 , 再通入NH3

    b.先析出NaHCO3的原因是可能析出的各种物质中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c.整个流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溶液B中的主要离子为Na+NH4+HCO3Cl

  • 15、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确认一种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干燥的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b的名称为。B中试剂的作用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氯气的性质D中的收集装置可以选择(填序号)。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将b中液体换为稀盐酸,同样可以产生氯气

    B.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F中红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4)、某同学用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可能原因有。

    ①不断通入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将氢氧化钠消耗完所致。

    (5)、甲同学用足量MnO2与含146gHCl的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乙同学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两者制得氯气(填“甲多”,“乙多”,“一样多”)。
    (6)、用收集满氯气的D做如图1的实验:先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然后用注射器滴加NaOH溶液,再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双项)(加入的NaOH液体和盐酸溶液的体积对压强的影响忽略不计)。

    A、阶段①说明Cl2溶于水,溶于水的Cl2全部与水反应 B、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说明Cl2NaOH溶液完全吸收 C、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 D、若将Cl2换成CO2 , 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可能与图2相似
  • 16、

    I.磷元素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亚磷酸)、H3PO2(次磷酸)等多种。其中已知:H3PO2+NaOH()=NaH2P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3PO3属于(选填“一”“二”或“三”)元酸。

    II.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溶液中含有K+Mg2+Cu2+Ba2+SO42OHCO32Cl中的某些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②另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另取少许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个数相等,确定溶液中K+(选填“有”或“无”),判断依据是
  • 17、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溶液;②液态HCl;③BaCO3固体;④熔融KHSO4;⑤FeOH3胶体;⑥铜;⑦SO2;⑧CH3COOH;⑨蔗糖;⑩NaHCO3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除⑧之外还有(填序号);以上物质属于纯净物且能导电的是(填序号)。
    (2)、写出制备⑤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K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4)、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的性质(填选项字母,下同)。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如验证SO2的氧化性,可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
    A、过氧化氢 B、浓硫酸 C、氯水 D、硫化钠溶液
    (6)、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MnO4转化为Mn2+ , 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MnO4+H2O=SO42+Mn2+H+
    (7)、SO2CO2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根据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预测SO2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某溶液中Cl-、Fe2+和I-共存,若想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 , 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 19、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判断

    A

    加热NaHCO3可分解放出气体

    NaHCO3可用于焙制糕点

    I对,II对,无

    B

    加热金属钠,钠立即燃烧

    钠燃烧,火焰黄色,得黄色产物

    I对,II对,有

    C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反应

    I对,II对,有

    D

    NaClO溶液可用于消毒

    NaClO属于盐,易溶于水

    I对,II对,有

    A、A B、B C、C D、D
  • 20、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溶液中:SO42Mg2+、和Cl可以大量共存 B、A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是产物BaSO4为非电解质 C、CD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BaOH2发生电离 D、D点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发生的反应可能为:CO32+H+=HCO3
上一页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