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良渚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数量达1万多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玉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C、骨角器和竹木器中均只含无机物 D、漆器具有抗腐蚀性能
  • 2、用烟气中SO2制S是一种重要的脱硫技术。
    (1)、用电解法将 SO2转化为S的原理如图所示。

    电极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随稀硫酸的浓度增大,SO2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为

    (2)、利用乙烯与 SO2反应制S的机理如图所示,Cu+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 , 此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S与SO2在盐溶液中反应制备S,该过程生成含S 悬浮颗粒的悬浊液,含S 悬浮颗粒带负电。 SO2(g)+2H2S(g)3S(s)+2H2O(l)   ΔH<0。

    ①SO2转化率受温度影响如图所示。温度高于60℃时,SO2转化率逐渐减小的可能原因为

    ②其它条件相同,Na2SO4溶液浓度对含S悬浮颗粒的过滤速率影响如下表所示。

    Na2SO4溶液浓度 (g·L−1)

    过滤速率 (mL∙min−1)

    8

    20

    10

    50

    20

    330

    Na2SO4溶液浓度增大,过滤速率加快的可能原因为

  • 3、

    钴的化合物种类较多,用途广泛。

    I.[Co(NH3)6]Cl3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以H2O2、NH4Cl、浓氨水、CoCl2∙6H2O和活性炭为原料制备[Co(NH3)6]Cl3 , 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Co2+不易被氧化,Co3+具有强氧化性;

    ②[Co(NH3)6]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NH3)6]3+性质稳定。

    实验过程:在三颈烧瓶中将CoCl2·6H2O、NH4Cl、活性炭、蒸馏水混合并加热至 60℃,依次打开分液漏斗,反应一段时间后,得[Co(NH3)6]Cl3溶液。再加入浓盐酸,冷却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1)制备[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液漏斗中液体加入三颈烧瓶中的顺序为

    (3)活性炭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有粒状和粉末状两种形态的活性炭,从比表面积和吸附性的角度分析,本实验选择粉末状活性炭的优缺点是

    (4)洗涤时使用的试剂有冰水、乙醇、冷的盐酸,最后洗涤使用的洗涤剂为

    (5)测定产品纯度。取一定量产品溶于水,以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量溶液中Cl-含量。为使滴定终点时 Cl-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8×10-5 mol∙L-1加入指示剂后溶液中CrO42浓度不应超过 (忽略滴加过程的体积增加)。[已知: Ksp(AgCl)= 1.8×10-10 , Ksp(Ag2CrO4)=2.0×10-12]

    Ⅱ.实验室还可以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 (含LiCoO2 , 以及少量 Fe)为原料制备Co(OH)2 ,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o3+>H2O2>Fe3+;LiOH可溶于水; 下表是部分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金属离子

    Co2+

    Fe2+

    Fe3+

    开始沉淀的pH

    7.6

    7.6

    2.7

    沉淀完全的pH

    9.2

    9.6

    3.7

    (6)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一定量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粉碎后与足量Na2SO3溶液配成悬浊液, , 过滤、洗涤、真空烘干得到Co(OH)2。(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1 mol∙L-1H2SO4溶液、5 mol∙L-1NaOH溶液、30%H2O2溶液)

  • 4、G是合成盐酸伊伐布雷定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B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X 的分子式为C5H6N3O2Cl, 其结构简式为
    (3)、D→E 的反应类型为
    (4)、E→F 中加入K2CO3是为了除去反应中产生的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 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酸化,生成M和N两种有机产物。

    ii.M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iii.N分子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6)、写出以、CH3CH2OH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5、利用锰银矿(主要成分为MnO2、Ag和少量SiO2等杂质)制备硫酸锰和银。
    (1)、用蔗糖(C12H22O11)、水和浓硫酸浸取锰银矿,过滤得硫酸锰溶液和含银滤渣。

    ①提高锰元素浸出率的措施(任写—条)。

    ②蔗糖还原 MnO2生成硫酸锰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其它条件相同,酸矿比0.33∶1,糖矿比0.04∶1时,酸浸过程中随着水矿比的增大,锰的浸出率如图所示:

    水矿比大于2∶1时,锰的浸出率逐渐减小的原因为

    (2)、在空气中用 NaCN 溶液浸取含银滤渣,得到含[Ag(CN)2]-的浸出液, 再用锌粉置换得银。

    ①浸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如图所示,pH小于10.5时,随pH的减小,银的浸出率降低的原因:

    ③金属材料铜银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该铜银合金的化学式是

    (3)、“酸浸”所得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后得 MnSO4·H2O, 煅烧 MnSO4·H2O生产锰氧体材料,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中 B 段所示物质的化学式为(写出计算过程)。

  • 6、氢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一种水煤气制H2的方法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I:H2Og+Cs=COg+H2g     ΔH1>0

    反应Ⅱ:H2O(g)+COg=   CO2(g)+H2(g)     ΔH2<0

    反应Ⅲ:CO2(g)+CaOs= CaCO3(s) ΔH3

    一定压强下,体系达平衡后,图示温度范围内C(s)已完全反应, CaCO3(s)在 T2时完全分解。气相中 CO、CO2和H2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s)+2H2O(g)+CaOs= CaCO3(s)+2H2(g)   ΔH=ΔH1+ΔH2+ΔH3 B、图中a线对应物质为H2 C、反应Ⅲ平衡常数KT1>K(T2) D、T1时,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CO2(g),重新达平衡后,CO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 7、工业上用 H2S、Na2S等处理废水中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已知: 25℃时, 饱和 H2S溶液浓度为0.1mol∙L−1 , Ka1(H2S)=9.1×10-8 , Ka2(H2S)=1.1×l0-12Ksp(CuS)=1.3×10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H2S溶液中:cH+=cOH+cHS+cS2 B、0.1molL-1NaHS溶液中:cH+cS2->cOH-c(H2S) C、0.1molL-1Na2S溶液中:c(H+)+cNa+>2cHS-+2cS2-+c(OH-)+2c(H2S) D、0.1molL-1CuSO4溶液中通入 H2S气体至饱和,所得溶液中:cH+>cCu2+
  • 8、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 Na2SO3溶液的pH, 前者的pH大

    非金属性: S>C

    B

    向 Fe(NO3)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 溶液出现血红色

    氧化性:Ag+>Fe3+

    C

    用pH计分别测定0.1mol·L-¹ NaClO 溶液和0.1 mol·L-¹CH3COONa溶液pH,NaClO 溶液 pH大

    结合 H+能力:ClO->CH3COO-

    D

    向 BaSO4固体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后, 取沉淀洗净, 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溶度积常数: Ksp(BaSO4)>Ksp(BaCO3)

    A、A B、B C、C D、D
  •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MgCl2aqMgOH2sMgOs B、NH3gO2gN2gO2gNO2g C、Fe2O3sCOgFesAl2O3sAls D、HClOaqCl2gFeCl2(aq)FeCl3aq
  • 10、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1mol Y 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 3mol Br2 C、Z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 D、X、Y、Z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11、利用电解法可使 Fe2(SO4)3转化成FeSO4 , 加入甲醇能提高FeSO4产率,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 Fe3+在阴极放电 B、可用 KMnO4溶液检验有 Fe2+生成 C、反应中每生成 1mol HCHO,转移电子数约为1.204×1024 D、生成的 HCHO 具有还原性,能防止 Fe2+被氧化
  • 12、阅读材料,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类含有金属—碳键的化合物。蔡斯盐K[PtCl3(C2H4)∙H2O] 由乙烯和K2[PtCl4]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 二茂铁 Fe(C5H5)2常被用作燃料的催化剂和抗爆剂,熔点为 172℃; 三甲基铝(CH3)3Al可用作许多反应的催化剂;[RhI2(CO)2]可催化(CH3OH与CO反应生成乙酸; Ni能与CO在50~60℃条件下反应生成 Ni(CO)4 , 其在220~250℃下迅速分解生成金属 Ni,可用于 Ni、Co分离。完成问题。
    (1)、对于反应CH3OH1+COgRhI2CO2CH3COOH1   Δ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CO在反应过程中共价键未断裂 C、[RhI2(CO)2]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 D、及时分离CH3COOH 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溴乙烷制备乙烯的反应:CH3CH2BrCH2=CH2↑+HBr B、过量铁与氯气反应:Fe+Cl2__ FeCl2 C、合成蔡斯盐的反应: C2H4+K2PtCl4+H2O=KPtCl3C2H4H2O+KCl D、生成 Ni(CO)4的反应:Ni+4CO220250__NiCO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3Al中 Al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sp3 B、K[PtCl3(C2H4)]中 Pt的化合价为+3 C、Fe(C5H5)2属于离子化合物 D、1mol Ni(CO)4中 σ 键数目为 8 mol
  • 13、尿素[CO(NH2)2]和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均可用作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O)>r (C) B、电负性:χ(H)>χ(K) C、电离能:I1O>I1N D、沸点:NH3>H2O
  • 14、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并制备 NaHCO3和 Cl2 , 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装置甲除粗盐水中的泥沙 B、装置乙蒸发NaCl溶液 C、装置丙制备NaHCO3 D、装置丁制备Cl2
  • 15、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罩的供氧剂,其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2CO3+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中含极性共价键 B、CO2的电子式为 C、CO3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D、O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6、古代壁画中常用的蓝色颜料是石青[2CuCO3∙Cu(OH)2],黑色颜料是铁黑(Fe3O4)。下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ds区的是
    A、Cu B、C C、Fe D、O
  • 17、一种阳极泥的主要成分为Cu、Ag、Pt、Au、Ag2Se和Cu2S,从中回收Se和贵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该工艺中萃取与反萃取原理为:2RH+Cu2+⇌R2Cu+2H+

    S2O32在碱性条件下很稳定,有很强的络合能力,与Ag+形成配离子Ag++2S2O32-⇌[Ag(S2O3)2]3- , 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0×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列举可加快“焙烧”速率的措施:(任填一条),写出Cu2S焙烧时生成CuO的方程式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3)、“沉银”时证明银离子沉淀完全的操作是
    (4)、萃取后得到有机相的操作方法是 , “反萃取剂”最好选用(填化学式)溶液。
    (5)、“溶浸”中发生的反应为AgCl(s)+2S2O32-(aq)⇌[Ag(S2O3)2]3-(aq)+Cl-(aq)该反应中平衡常数K'=[已知Ksp(AgCl)=2.0×10-10]。
    (6)、“滤液IV”中含有Na2SO3 , 则“还原”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提示:“滤液IV”可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
  • 18、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常见的化合物。
    (1)、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N2(g)+O2(g)=2NO(g),H2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反应Ⅰ、N2(g)+O2(g)=2NO(g)ΔH=+180.5kJ·mol-1

    Ⅱ、2H2(g)+O2(g)=2H2O(1)ΔH=-571.6kJ·mol-1

    写出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填“高温”或“低温”)。

    (2)、已知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如图所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2CO(g) 2CO2(g)+N2(g)中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ΔH(填“>”或“<”)0。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 在该图中画出该反应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c(NO)的变化曲线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2NH3(g)+CO2(g) CO(NH2)2(s)+H2O(g),ΔH<0,一定条件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H3和1molCO2

    ①该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气体密度为4.8g·L-1 , 则平衡常数K=

    ②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NH3(g)和1molCO2(g),则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物NH3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A.NH3和CO2的浓度之比为2∶1                  B.2v(NH3)=v(H2O)

    C.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总压强不变

    (4)、N2O5是一种新型绿色硝化剂,其制备可以采用电解法。图甲是NaBH4燃料电池,图乙是电解制备N2O5装置,已知电解时电极a与电极d相连,电极c的反应式为 , 若制得10.8g N2O5 , 则消耗NaBH4的质量为g。

  • 19、“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探索宇宙离不开化学。镍铼合金是制造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涡轮叶片及排气喷嘴的重要材料。75号元素铼Re,熔点仅次于钨,是稀有金属之一,地壳中铼的含量极低,多伴生于铜、锌、铅等矿物中。
    (1)、镍原子价电子表示式为 , 在元素周期表中,铼与锰在同族,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铼易形成高配位数的化合物如Re2(CO)10 , 该配合物中(填元素符号)提供孤对电子与铼成键,原因是
    (3)、锌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生成一层紧密的碱式碳酸锌[ZnCO3·3Zn(OH)2]薄膜,使其具有抗腐蚀性。CO32-的空间构型为(用文字描述),生成碱式碳酸锌[ZnCO3·3Zn(OH)2]薄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4)、的熔点沸点(填“高”或“低),原因是
    (5)、三氧化铼晶胞如图所示,摩尔质量为M g/mol,晶胞密度为 b g/cm3 , 铼原子填在个氧原子围成的(填“四面体“立方体”或“八面体”)空隙中,已知:铼的原子半径为rRe pm,氧原子半径为 rOpm,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用含有rRe、rO、b、M和NA的代数式表示,无须化简)。

  • 20、材料的发展水平始终是时代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当前含铁的磁性材料在国防、电子信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基态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 其处在最高能层的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
    (2)、一种新研发出的铁磁性材料M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①M分子中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M分子中的Fe2+与上下两个五元碳环通过配位键相连且Fe2+共提供了6个杂化轨道,则铁原子最可能的杂化方式为(填序号)。

    A. sp2 B. sp3 C. dsp2 D.d2sp3

    ③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mn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 则M分子中由碳、氧组成的五元环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

    (3)、铁氮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而具有优异的铁磁性能,某铁氮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若以氮原子为晶胞顶点,则铁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为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和氮原子的距离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 (列出计算式即可)。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