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铜纳米线是制作柔性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制作铜纳米线常见原料为硫酸铜。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纳米线的制备过程。

    Ⅰ.硫酸铜的制备

    (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

    (2)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ⅰ.配制100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需称量CuSO45H2Og。

    ⅱ.以下硫酸铜溶液的配制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Ⅱ.铜纳米线的制备

    铜纳米线的制备可采用化学还原法,如使用铁进行置换。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u(Ⅱ)(二价铜)存在形式对所置换铜的颗粒度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往5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枚表面打磨光滑的铁钉

    10分钟时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铁钉表面沉积一层粗糙的铜颗粒,试管底部有铜颗粒

    往5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生成的淡蓝色沉淀刚好完全溶解,得深蓝色铜氨溶液,放入与实验①相同的铁钉

    10分钟时无明显现象,10小时后观察到铁钉表面镀上一层红色的铜,试管底部有红褐色沉淀

    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ⅰ.工业上常采用电沉积铜方法制备纳米铜,过程为Cu(Ⅱ)的扩散迁移并在电极上被还原为铜单质。

    ⅱ.电沉积过程中:速率常数越大,沉积速率越快:扩散系数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

    学习小组模仿工业制备纳米铜的条件,设计实验验证Cu(Ⅱ)存在形式和溶液导电性对电沉积铜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

    序号

    Cu(Ⅱ)存在形式

    (浓度均为5 mmol/L)

    支持电解质

    (提高溶液导电性)

    实验测得

    速率常数

    含铜离子

    扩散系数

    CuSO4

    0.5mol/LKNO3溶液

    4.12×105m/s

    2.66×106cm2/s

    CuNH34SO4

    ______

    2.21×105m/s

    9.42×107cm2/s

    CuNH34SO4

    0.5mol/LK2SO4溶液

    k

    9.72×107cm2/s

    表格中的速率常数和扩散系数为多次实验后测得数据的平均值。

    (3)其中实验④中支持电解质为

    分析与讨论

    (4)实验⑤中,k2.21×105m/s(填“>”、“<”或“=”)。

    (5)已知铁与铜氨溶液反应:Fe+CuNH342++2H2OCu+2NH3+2NH4++FeOH2 , 平衡常数K105。推测实验②在10分钟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结论:选用扩散系数更大Cu(Ⅱ)和提高溶液的导电性都可加快反应速率。

    Ⅲ.铜纳米线的纯度检测

    某铜纳米线样品质量为m g,经处理后完全转化为含Cu2+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发生反应:2Cu2++4I=2CuI+I2。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 发生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 , 消耗Na2S2O3溶液V mL。

    (6)滴定实验中可使用(填试剂名称)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为:

    (7)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写计算式)。

  • 2、有机电化学合成法具有绿色高效的特性,可将硝基苯合成对氨基苯酚的过程由原来的4步简化为1步,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是电源的负极 B、电解时,电子从左往右穿过质子交换膜 C、电解时每转移4mol电子,右室溶液质量减少32g D、电极X的电极反应式:
  • 3、研究表明Pt12NiSn12Ni两种双金属合金团簇用于CH4逐步脱氢的部分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1、TS2、TS3、TS4均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的历程分4步进行 B、如图甲烷脱氢过程中决定速率的步骤是:CH3*+H*CH2*+2H* C、如图甲烷脱氢过程中催化剂活性较好的是Sn12Ni D、使用催化剂Pt12Ni时的图示反应历程中涉及极性键的断裂
  • 4、一种补充微量元素的食品添加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W、X、Y、Z、Q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Q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YW3<W2Z B、此结构中存在配位键 C、第一电离能:X<Y<Z D、XZ32YZ3的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
  •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苯中含有3NA个π键 B、1L 1mol/L的苯酚钠溶液中含NAC6H5O C、Na2O2CO2反应生成22.4L O2 , 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1mol CH3COOHCH3CH2OH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2NA
  •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中蒸发皿内的白色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Ⅱ中溶液褪色,证明产物中有SO2 C、Ⅲ中溶液快速变为无色且Ⅳ中产生沉淀,证明产物中有CO2 D、Ⅴ中溶液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 7、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沸点:大于

    存在氢键,

    不存在氢键

    B

    NaCl能使蛋白质变性

    NaCl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NH键键能比PH键高

    NH3的沸点比PH3

    D

    BaSO4对X射线透过率低且难溶于酸

    医学上常用BaSO4作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

    A、A B、B C、C D、D
  • 8、新颖的曲面屏手机和折叠屏手机采用OLED显示技术,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如图有机物可用作OLED显示屏的发光材料。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分子式为C34H26N4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D、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 9、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一项重大成就。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氨气相关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制备NH3

    B.干燥NH3

    C.收集NH3

    D.验证NH3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 10、劳动铸就辉煌,汗水谱写华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环保工程师: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

    科研工作者:探索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条件

    C,s=C,sΔH=+1.90kJmol1

    C

    电池研发员:研发丙烷燃料电池

    电池总反应:C3H8+5O23CO2+4H2O

    D

    营养师:建议炖排骨时加入适量的醋

    醋酸可以溶解骨头中的含钙物质,利于人体吸收钙元素

    A、A B、B C、C D、D
  • 11、提纯粗溴苯(含少量溴和苯)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X为

    A、冷却结晶 B、分液 C、蒸馏 D、过滤
  • 12、中科院牵头研制的新概念潜水器——“鹿岭号”深海多位点着陆器,使用了镁,海水燃料电池,其总反应为:2Mg+O2+2H2O=2MgO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作负极材料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C、可使用金属钠代替镁作钠—海水燃料电池电极材料 D、氧气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O2+4e+4H+=2H2O
  • 13、“为生活加速,为品质加码!”汽车已走入千家万户。关于汽车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皮座垫含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发动机由合金材料制成,合金都具有熔点高、硬度低的特性 C、车漆的成分之一是有机高分子,可通过单体的加聚或缩聚反应合成有机高分子 D、排气管中的催化剂提高了NO和CO的转化效率,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14、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地下互通”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桥面中心位置,隐藏着一道抗强台风的玻璃墙,玻璃是非晶态固体 B、悬索主缆使用的中国自主研发2060兆帕镀锌铝钢丝,具有强抗腐蚀性 C、桥面铺装了耐高温的环氧沥青,沥青可通过石油裂化获得 D、用于密封沉管接头的可反复折叠M形橡胶止水带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15、实验室分析仪器是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下列对分析仪器重要部件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X射线衍射仪的氧化铝X射线管:Al2O3是两性氧化物 B、分光光度计的分光棱镜:可使用Si单质制作 C、核磁共振分析仪的铌钛线圈:属于金属材料 D、红外光谱仪的高压氦氖激光源:产生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
  • 16、传统工艺承古韵,非遗文化见风采。下列非遗文化产品中,主要材质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开平灰塑

    B.新会葵扇

    C.新会陈皮

    D.白沙茅龙笔

    A、A B、B C、C D、D
  • 17、有机化合物 G 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1)、H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B→D 的反应类型为
    (3)、D+EF的另一种产物的分子式为C7H8O,则结构简式为
    (4)、G(填“存在”或“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5)、C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

    ③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写出以CH3CH2OH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8、以芳香烃 A(C7H8)为原料合成某中间体 H 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RCl+R'CCNaRCCR'+NaCl

    RCOOR'+ROHRCOOR+R'OH

    (1)、与 A 反应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是
    (2)、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19、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 a 中加入 20 g 环己醇和 2 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 mL 浓硫酸。b 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 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b 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蒸馏烧瓶  B.温度计  C.分液漏斗  D.坩埚  E.锥形瓶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 20、有机化合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AF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反应的试剂及条件为
    (2)、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3)、A→D的过程中,可生成一种高分子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E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常条件下,向F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转化为A,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正确(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