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机物G(药名selecal)能有效治疗心绞痛,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1)、X的化学式为C5H11NO2 , 其分子中采取sp3杂化方式的原子数目是
    (2)、C→D的转化中还生成另外一种有机产物,其结构简式为
    (3)、F→G的反应会生成一种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出一种即可)。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②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③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NH2易被氧化)。设计以为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任选,合成示例见本题题于)
  • 2、实验室以碳酸铈[Ce2CO33]为原料制备氧化铈(CeO2)粉末,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CeOH4难溶于稀硝酸;Ce4+极易水解,酸性较强时有强氧化性。

    (1)、“氧化、沉淀”过程

    ①向酸溶后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和H2O2溶液,维持pH为5~6充分反应,生成胶状红褐色过氧化铈[CeOH3OOH]沉淀,加热煮沸,过氧化铈转化为黄色氢氧化铈[CeOH4]。反应生成过氧化铈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双氧水与氨水的加入量之比对Ce3+氧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H2O2NH3H2O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0时,Ce3+氧化率下降的原因是

    (2)、“过滤、洗涤”过程

    ①“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②“洗涤”的实验操作是

    (3)、“焙烧”过程

    焙烧CeOH4过程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起始固体质量的比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301~317℃范围内,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计算过程)。

    (4)、由稀土碳酸盐获取LaOH3

    以稀土碳酸盐样品[含有La2CO33Ce2CO33和可溶性Ce2SO43]为原料可获得纯净的LaOH3请补充实验方案:向稀土碳酸盐样品中 , 烘干,得到LaOH3固体。[已知:La3+不与H2O2反应;La3+Ce3+开始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分别为7.8、7.6;可选用的试剂有:1molL1氨水、30%H2O2溶液、2molL1HNO3溶液、2mol·L-1HCl溶液、1mol·L-1BaCl2溶液、去离子水]

  • 3、NiOIn2O3可协同催化CO2的氢化,体系中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1: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3kJmol1

    反应2: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将一定比例的CO2H2以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反应,CO2的转化率、CH3OH或CO的选择性[nCH3OHCOnCO2×100%]与催化剂中NiO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H2g+COg=CH3OHg   ΔH=90.5kJmol1 B、曲线Y表示CO2的转化率随催化剂中NiO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C、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中NiO的质量分数为1%时,CH3OH的产率最高 D、其他条件不变,NiO的质量分数从25%增加到50%,CH3OH的平衡选择性降低
  • 4、室温下:KaCH3COOH=1.8×105Ka1H2SO3=101.85Ka2H2SO3=107.22KbNH3·H2O=1.8×105。本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测定0.10molL1NaHSO3溶液的pHa

    2

    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3

    向20mL0.10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10mL

    4

    配制0.10molL1NH42SO3CH3COONH4NH4HSO3三种溶液

    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存在:cNa+>cHSO3>cH2SO3>cSO32 B、实验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SO2+H2O=CH3COOH+SO32 C、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cOHcH+ D、实验4中各溶液pH大小:cNH4HSO3<cCH3COONH4<cNH42SO3
  • 5、探究0.1 mol/LCuSO4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Cu2+是否水解

    测定0.1 mol/LCuSO4溶液的pH值

    B

    Cu2+能否催化H2O2分解

    向2 mL1.5%的H2O2溶液中滴加5滴0.1 mol/LCuSO4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C

    Cu2+是否具有氧化性

    向2 mL0.1 mol/LCuSO4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I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D

    Cu2+能否形成配位键

    向2 mL0.1 mol/LCuSO4溶液中,边振荡边滴加过量浓氨水,观察实验现象

    A、A B、B C、C D、D
  • 6、生物体内以L—酪氨酸为原料可合成多巴胺,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中含有酰胺基和羟基 B、X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1molZ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 D、X、Y、Z可用FeCl3溶液进行鉴别
  • 7、一种浓差电池的放电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同而产生电流。某浓差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使用前将开关K先与a连接一段时间后再与b连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换膜应当选择阳离子交换膜 B、K与a连接的目的是形成两电极区溶液的浓度差 C、K与b连接时,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D、K与b连接时,导线中通过2mol电子,约有1mol离子通过交换膜
  • 8、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工业制取漂白粉:饱和食盐水Cl2漂白粉 B、工业制取镁:MgCl2溶液无水MgCl2Mg C、工业制取硫酸:SO2SO3H2SO4 D、工业制取纯碱:饱和食盐水CO2NH3NaHCO3固体ΔNa2CO3固体
  • 9、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NH3催化氧化生成NONO继续被氧化为NO2 , 将NO2通入水中制取HNO3。工业上用白磷P4Ba(OH)2反应生成PH3和一种盐,该盐可与H2SO4反应制备一元弱酸H3PO2。雌黄As2S3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雄黄As4S4SnCl4(沸点114C)并放出H2S气体。砷化镓GaAs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熔点高,硬度大。请回答下列小题。
    (1)、氨硼烷(H3NBH3)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与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沸点却比乙烷高得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NBH3分子内存在配位键 B、P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C、1mol[Cu(NH3)4]2+中含有16mol共价键 D、固态SnCl4和砷化镓晶体都是分子晶体
    (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A、NO2HNO3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3-+NO B、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C、H3PO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2+3OH-=PO23-+3H2O D、雌黄制备雄黄的方程式:2As2S3+2SnCl2+4HCl=As4S4+2SnCl4+2H2S
    (3)、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2难溶于水,可用作瓜果保护气 B、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C、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硝酸铵 D、NH4Cl溶液呈酸性,可用于除铁锈
  • 10、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与CaCl2结合生成CaCl28NH3 , 加热条件下NH3能将CuO还原成Cu,实验室制取少量NH3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NH3 B、用装置乙干燥NH3 C、用装置丙检验NH3水溶液呈碱性 D、用装置丁探究的NH3还原性
  • 11、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主要成分含CuFeS2),反应生成SO2FeS等,Fe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B、晶胞中S的配位数为12 C、中子数为30的Fe的原子符号:F2656e D、SO2分子的立体构型:V形
  • 12、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为“零碳甲醇”,利用废气中捕集的CO2热催化加氢合成,实现燃料制备、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绿色化。下列有关零碳燃料理解正确的是
    A、燃料分子中不含碳原子 B、生产燃料使用的原料不含碳元素 C、燃烧不会产生含碳物质 D、通过碳循环使碳排放无限接近零
  • 13、华南师范大学兰亚乾教授课题组从催化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角度,设计了一种催化剂同时作用在阳极和阴极,用于CH3OH氧化和CO2还原反应耦合的混合电解,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不同催化剂条件下CO2→CO电极反应历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总反应为2CO2+CH3OH__2CO+HCOOH+H2O B、理论上若有44gCO2被转化,则有2molH+从左侧向右侧迁移 C、与Ni8-TET催化剂相比,使用Ni-TPP时催化效果更好 D、若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则B极应与PbO2极相连接
  • 14、CO2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I.CH4(g) + CO2(g)=2CO(g) + 2H2(g)   ΔH1=+247kJmol1

    II.CH4(g) + 3CO2(g)=4CO(g) + 2H2O (g)   ΔH2=+329kJmol1

    反应CO2(g) + H2(g)=CO(g) + H2O (g)  ΔH=

    (2)、燃煤烟气中CO2的捕集可通过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实现。

    ①吸收剂X的结构简式是

    ②X具有很好的水溶性的原因是

    (3)、CO2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有机物。转化过程如图所示。Y为五元环状化合物,Y的结构简式为;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主要进攻甲基环氧乙烷中“CH2”上的碳原子,而不是“CH”上的碳原子,原因是

    (4)、利用电化学可以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多晶Cu是目前唯一被实验证实能高效催化CO2还原为烃类(如C2H4)的金属。如图,电解装置中分别以多晶Cu和Pt为电极材料,用阴离子交换膜分隔开阴、阳极室,反应前后KHCO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温度控制在10℃左右。阴极生成C2H4的电极反应式为

    (5)、装置工作时,阴极主要生成C2H4 , 还可能生成副产物降低电解效率。标准状况下,当阳极生成O2的体积为224mL时,测得阴极区生成C2H456mL,则电解效率为。(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电解效率=×100%
  • 15、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含LiCoO2及少量Al、Fe等)为原料制备CoSO4溶液,再以CoSO4溶液、NaOH溶液、氨水和水合肼为原料制得微米级Co(OH)2

    已知:

    ① Co2+、Co3+易与NH3形成配合物;

    ② 水合肼(N2H4·H2O)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N2

    ③ 沉淀的生成速率越快,颗粒越小,呈凝乳状胶体,不易过滤。

    (1)、写出钴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2)、制备CoSO4溶液。

    取一定量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粉碎后与Na2SO3溶液混合配成悬浊液,边搅拌边加入1 mol/LH2SO4溶液充分反应。LiCoO2转化为CoSO4、Li2SO4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分液漏斗中滴入1 mol/LH2SO4时,滴加速率不能太快且需要快速搅拌的原因是

    (3)、制备微米级Co(OH)2

    60℃时在搅拌下向500mL 1mol/LCo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6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5左右,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真空烘干得微米级Co(OH)2。制备时,在加入NaOH溶液前必须先加氨水的原因是

    (4)、经仪器分析,测得按题(3)步骤制得的Co(OH)2晶体结构中含有Co(Ⅲ),进一步用碘量法测得Co(Ⅱ)的氧化程度为8%。因此制备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为确保制得的Co(OH)2产品中不含Co(Ⅲ),制备时至少需加入水合肼的质量为g。(写出计算过程)
    (5)、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3O4 , 还含有少量的石墨、LiCoO2等杂质)制备碳酸钴CoCO3

    已知:①CoCO3几乎不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②钴、锂在有机磷萃取剂(HR)中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③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o3+>H2O2

    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一定量含钴废料,粉碎后 , 充分反应后,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oCO3。【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2 mol/L H2SO4溶液、2 mol/LNaOH溶液、有机磷(HR)、0.5 mol/LNa2CO3溶液、30%H2O2溶液。】

  • 16、F是一种有机工业制备的重要中间体,其一种合成工艺流程如下图:

    (1)、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A→B时发生取代反应,所得产物为化合物B和CH3OH。则X的结构简式为
    (3)、Y的结构简式为
    (4)、E→F的反应实际上经历了两步反应,两步反应类型依次是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

    ①结构中含有苯环,无其他环状结构;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红外光谱显示结构中含“-C≡N”和“C=S”结构;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结构中有3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6:6。

    (6)、设计以化合物CH2=CH2、n-BuLi、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的路线图(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任用)。

  • 17、以废干电池[主要含MnO2、MnOOH、Zn、Zn(OH)2、Fe、KOH]和钛白厂废酸(主要含H2SO4 , 还有少量Ti3+、Fe2+、Ca2+、Mg2+等)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体[MnxZn1-xFe2O4]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 25℃时,Ksp(MgF2)=7.5×10-11 , Ksp(CaF2)=1.5×10-10;酸性较弱时,MgF2、CaF2均易形成[MFn]2-n配离子(M代表金属元素);

    ② (NH4)2S2O8在煮沸时易分解

    (1)、酸浸过程中含锰物质被溶液中的FeSO4还原为Mn2+ , 其中Mn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氧化时加入H2O2将Ti3+、Fe2+氧化,再加入Na2CO3调节溶液pH为1~2,生成偏钛酸(H2TiO3)和黄钾铁矾[K2Fe6(SO4)4(OH)12]沉淀,使得钛、钾得以脱除。

    ① 加入Na2CO3生成黄钾铁矾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 若加入Na2CO3过多,将导致产品的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3)、①氟化过程中溶液pH与钙镁去除率关系如图1所示。当2.5 < pH < 4.0时,溶液pH过高或过低,Ca2+、Mg2+去除率都会下降,其原因是

    ②氟化后,溶液中c(Mg2+)c(Ca2+)

    ③CaF2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Ca2+的配位数为

    (4)、共沉淀前,需测定溶液中锰元素含量。先准确量取1.00 mL氟化后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磷酸和硝酸银(Ag是催化剂)溶液振荡;将溶液加热至80℃,加入3 g (NH4)2S2O8充分反应后,再将溶液煮沸,冷却后,再用0.0700 mol/L的(NH4)2Fe(SO4)2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请写出Mn2+与S2O8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CO2催化加氢是转化CO2的一种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CO(g)+H2O(g)ΔH1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2=-122.5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CO=n(CO)n(CO2)×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CH3=n(CH3OCH3)n(CO2)×100% B、△H1<0 C、温度高于300℃时主要发生反应Ⅱ D、其他条件不变,图中A点选择合适催化剂可提高CO的选择性
  • 19、硫酸工业尾气(主要含SO2、N2和O2),用Na2SO3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可将其转化为NaHSO3 , 当c(HSO3-):c(SO32-)≈10时,吸收能力下降,需要加热再生为Na2SO3溶液。已知Ka1(H2SO3)=101.9 , Ka2(H2SO3)= 107.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中存在:2c(SO32-) + c(HSO3-)> c(Na+) B、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SO2+H2O=2HSO3 C、当c(HSO3-):c(SO32-)=10时,此时吸收液的pH=6.2 D、与原Na2SO3溶液相比,吸收液充分分解放出SO2再生后吸收SO2能力几乎不变
  • 2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AlOH4CO32结合H+ 能力大小

    分别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的pH,比较pH的大小

    B

    H2S与H2SO4的酸性强弱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观察现象

    C

    检验Fe2+对H2O2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向H2O2溶液中滴入FeCl2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D

    检验Fe3O4中含有Fe(II)

    将Fe3O4溶于盐酸所得溶液浓缩后,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A B、B C、C D、D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