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化学键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3核素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1元素周期表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1、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实验室制取少量Cl2 B、装置乙: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C、装置丙: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装置丁: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HCl
-
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晶体中加少量水会溶解,并伴有放热现象 B、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C、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CO2体积后者多 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
3、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澄清溶液中:K+、Fe3+、SO、Mg2+ B、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中:NO、Cl-、K+、SO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NH、Na+、CO、I- D、加入Na2O固体的溶液中:Ba2+、Cu2+、NO、Cl-
-
4、有4种碳骨架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d互为同分异构体 B、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b和c互为同系物 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
5、实验室用等原料制取少量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融”时,应先将和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KOH B、通入“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过滤”时,为加快分离速率可采用减压过滤 D、制得的粗品可能会含有 , 可以向粗品中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来检验是否含有
-
6、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联合以氯化钠、氨及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又称“侯氏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是“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纯碱的化学式为 , 他的类别是(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其常见用途有。(2)、请写出“侯氏制碱法”中,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粗盐水中含大量、、 , “除杂”时依次加入过量的、、提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的目的。(4)、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5)、循环Ⅰ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6)、制得的纯碱可能含少量 , 检验含有该杂质的方法及现象是。
-
7、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实验手段。下图是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氯水过程中得到的图像,该图像表示的意义是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
8、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1;研究发现在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3催化还原NO为放热反应 B、过程I中NH3断裂极性键,需要吸收能量,Fe3+体现了氧化性 C、过程III的离子方程式: D、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为NH3、O2、NO,Fe3+、Fe2+为中间产物
-
9、某无色透明的溶液a仅由、、、、和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1”和“白色沉淀2”中都含有 B、“溶液a”中可能存在 C、向“溶液2”中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a”中含有 D、“溶液a”一定不存在 , 一定含有
-
10、实验室模拟氨催化氧化法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装置③中收集到了红棕色气体。
A、装置①中可以盛装碱石灰 B、氨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NO2 C、装置④中溶液可能会变红 D、装置⑤的作用是处理尾气,气体X的主要成分为N2 -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molCl2发生取代反应 B、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水煤气可用来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 D、苯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硝基苯、氯苯
-
12、在工业生产或实验中,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煅烧矿石时,向炉膛中鼓入空气增强火势 B、将Fe与稀反应中的稀换成稀 C、食品抽真空包装 D、实验室制氢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
-
1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他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以下反应: 2Mg+CO22MgO+C,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Mg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MgO是氧化产物 B、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 C、CO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D、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
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PCl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D、
的名称:3-溴丁烷
-
1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溶液中含有分子数为 B、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C、和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D、的溶液中离子数为
-
16、探究Cu与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向10mL0.2mol/L溶液(pH≈1)中加入0.1gCu粉,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6h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实验过程中未见有气泡产生,溶液的pH几乎不变。
实验②:在密闭容器中向10mL0.6mol/L溶液中加入0.1gCu粉,10h后溶液变为淡蓝色。
实验③:在密闭容器中向10mL0.6mol/L溶液中分别加入0.1gCu粉和0.1g固体,0.5h溶液变黄,3h溶液变为黄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 B、推测实验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C、对比实验①和②,①中溶解Cu的主是 D、对比实验②和③,与反应的速率大于与Cu反应的速率 -
17、氧氮杂环是新药研制过程中发现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有抗肿瘤功效。下面是某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氧氮杂环类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 E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2)、根据C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
结构特征
反应的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或产物
反应类型
①
、
还原反应
②
M的结构简式
D
反应
③
硫酸、加热
B和乙醇
取代反应
(3)、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①仅含苯环一个环状结构,且苯环上仅有2个取代基
②仅含2种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不含 , 不含.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3∶2∶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4)、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写出由和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无机试剂任选) 。
-
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烟道气和汽车尾气(等)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对这些排放气的处理以及再利用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N2O5(g) 4NO2(g)+O2(g),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A、和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C、2v正 (NO2)=v逆 (N2O5)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即将K表达式中平衡浓度用平衡分压代替。已知反应: , 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 , 逆反应速率v逆=k逆·p(NO)·p(CO2),其中为速率常数,则Kp为(用表示)。(3)、1093K时,NO与以物质的量2:1混合,置于某密闭容器中还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 实验测得该反应速率方程(以为基准)为。某时刻测得体系中NO的分压为2.0kPa,则此时的反应速率为。(4)、在有氧和新型催化剂作用下,和可以反应生成 , 将一定比例的和通入装有新型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相同时间内去除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在50~250℃范围内,的去除率先快速上升后变缓的主要原因是;380℃后去除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5)、工业上可用“氨催化氧化法”生产NO,以氨气、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NO和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
II.
已知:有效的转化率=
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1.45mol ,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两个竞争反应Ⅰ、Ⅱ,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520℃时,NH3的有效转化率=(保留1位小数)。
②工业用氨催化氧化制备 , 选择的最佳温度是。
③52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9、钴是重要的战略金属之一,钴粉主要以高温氢还原草酸钴制得。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 , 还含有少量CuO、、、MnO、CaO、等]制备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2.7
7.6
7.6
4.0
7.7
4.7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6.7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酸浸”的速率和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出1条即可),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2)、在“酸浸”步骤中发生的最主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转化”步骤中加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步骤反应温度不宜高于40℃的原因可能是。(4)、在“调pH”步骤中加入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萃取”步骤中萃取的主要离子是(填离子符号)。(5)、在“沉钴”步骤中,副产物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某实验小组对Cu与的反应进行研究,实验如下。(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已知绿色是棕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绿色溶液变蓝是因为与水生成了和。(3)、对比③和⑤中现象,为探究③中立即产生气泡的原因,实验小组提出如下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
假设1: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3
向④中溶液加入少量(填化学式)固体后,加入铜片
溶液蓝色加深,无其他明显现象
假设1不成立
4
(填实验操作)
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
假设2成立
5
向②中溶液通入少量(填化学式)气体后,加入铜片
无明显变化
6
向④中溶液加入少量(填化学式)溶液,再加入铜片
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
假设3成立
(4)、得出实验结论后,有同学认为还应补充对比实验:向④溶液加入几滴较浓的硝酸后加入铜片。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5)、某工厂用硝酸溶解废铜屑制备 , 为避免的生成,实验小组提出还应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消耗含铜元素80%的废铜屑240 kg固体时,得到653.4 kg产品,产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