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是联系难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的桥梁,下面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表示 B、58.5克NaCl晶体中的离子数约为2NA , 36.5克HCl气体中的离子数约为2NA C、在298K,101kPa时,体积相等的CH4SO2所含原子数之比为5:3,体积相等的H2O和氦气所含原子数之比约为3:1 D、在300K,101kPa时,若O2的密度为ρ , 则SO2的密度为2ρ
  • 2、向某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性发生的变化,电流(I/A)随新物质加入量(m/g)的变化曲线如下:

    关于以上图像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像①可以表示向醋酸溶液滴入氨水 B、图像②可以表示向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 C、图像③可以表示向盐酸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D、图像④可以表示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 3、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很普通但是很重要,下面实验中用到玻璃棒,其中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少量84消毒液点在pH试纸上

    B

    证明溶液中含有Na元素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

    C

    配制1.00mol/L NaCl溶液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

    过滤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A、A B、B C、C D、D
  • 4、“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是世界上生产Na2CO3两种主要方法,其流程示意如下:

    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氨碱法循环Ⅱ的物质X是主要是CO2 , 排出液W中主要溶质是CaCl2和NaCl B、联合制碱法中的“联合”体现了合成氨与制纯碱的“联合” C、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沉淀池中均是先通入CO2饱和再通入NH3 D、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
  • 5、下列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用醋酸除去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B、NaHCO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Ca2++HCO3+OH=CaCO3+H2O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氧化铝反应:Al2O3+2OH+3H2O=2Al(OH)4 D、NaOH在熔融状态时:NaOH=Na++H++O2
  •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溶液:Cu2+NH4+NO3Cl B、碱性溶液中:Fe2+Al3+NO3SO42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Fe2+SO42Cl D、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K+Ba2+NO3HCO3
  • 7、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时,不需要标识的图标是
    A、 B、 C、 D、
  • 8、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B、由图乙可知:在75s时,氯离子浓度约为600mmol/L C、若将丙图的纵坐标换成“氧气在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图像变化趋势不同 D、数字化实验直观、定量、精准,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
  • 9、下图描述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

    结合以上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电离 C、上述过程中,水的作用是使Na+Cl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水合离子 D、从图上可知,最终溶液中的离子存在形式为:
  • 10、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科学,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i-Fe合金是一种储氢合金,储氢合金是利用金属吸附氢气,不涉及到化学反应 B、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C、我国明代著作《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D、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主要含铁、铬和镍,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 11、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一束光照射有色玻璃时,能在光束垂直方向看到因散射而形成的光亮“通路” B、胶体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C、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煮沸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D、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
  • 12、下列物质的相应信息正确的是

    选项

    俗名

    物质

    分类

    性状

    A

    苏打

    NaHCO3

    电解质

    白色细小晶体

    B

    干冰

    CO2

    非电解质

    白色晶体

    C

    胆矾

    CuSO4

    纯净物

    蓝色晶体

    D

    漂白粉

    CaClO2

    纯净物

    白色粉末

    A、A B、B C、C D、D
  • 1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得电子数越多,氧化性越强
  • 14、为了更好的学习化学反应,人们依据不同的需要将其分类,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需要同时具备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和生成水才能发生 B、电解质只能是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能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D、化学反应中有一类反应为可逆反应
  • 15、FeCl3溶液常用来处理回收废电路板中的铜。现将废电路板浸入200mL FeCl3溶液使铜全部溶解(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电路板质量减少3.2g,向浸泡液中加足量Fe粉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比加入的Fe粉质量减少了2.4g。请计算:
    (1)、浸泡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为mol。
    (2)、原溶液中c(Fe3+)=mol/L。
  • 16、某兴趣小组用下图的装置制取ICl , 已知:ICl的熔点为139°C , 沸点为974°C , 化学性质与氯气相似,易与水反应:ICl+H2O=HCl+HIO

    请回答:

    (1)、上图中甲装置的仪器名称为
    (2)、写出第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虚线框内应选用的装置是(填“甲”或“乙”),该装置的作用为
    (4)、上述制备ICl的实验中,根据气流方向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       )→(       )→(       )→(       )→(       )→虚线框(用接口的字母表示)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上述实验装置中的KMnO4固体也可用MnO2代替 B、恒压滴液漏斗使用时应打开上面的玻璃塞 C、ICl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ICl+2NaOH=NaIO+NaCl+H2O D、该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 17、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含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人体至关重要。阅读并分析体检报告,可以初步判断体检者的身体状况。
    (1)、血糖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和“mg/dL”(1L=10dL)。以“m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若某人的血糖检测结果为92mg/dL,血糖指标显示其(填“正常”、“偏高”或“偏低”)。
    (2)、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浓度约为0.277mol/L,需配制500mL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葡萄糖g,在后续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3)、下图为配制溶液的过程示意图,请写出步骤⑥的名称 , 该步骤的具体操作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水,洗净后需烘干后才能使用

    B.转移时,需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外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D.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E.溶液配制好后不能长时间储存在容量瓶,应及时分装到试剂瓶中

  • 18、下列框图中,A、B是中学实验室里常见的金属单质,X常温下呈液态,反应①的条件是高温,M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反应产物中的H2O及部分产物已省略。仔细分析,完成填空:

    (1)、物质X是 , 物质M是(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②的现象可概括为“浮、熔、游、响” B、反应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l2=Cl-+ClO-+H2O D、将B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NaHCO3
    (4)、要验证稀溶液F中有杂质E,可向溶液中滴加溶液,现象是
  •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2)、Na2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现有八种物质:

    NaCl溶液   ②金属铜   ③AgNO3   ④蔗糖溶液   ⑤熔融的KOH   ⑥硫酸   ⑦氨水   ⑧Na2O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能导电的是

    (4)、已知:氯酸钾(KCl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常用氯酸钾代替MnO2 ,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 反应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生成在标准状况下336LCl2 , 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取食品脱氧剂包装内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振荡

    溶液未变红色

    说明脱氧剂中还原铁粉没有变质

    B

    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布条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C

    分别用蒸馏水、AlCl3溶液喷洒甲、乙两张白纸,静置、干燥

    喷洒AlCl3溶液的纸张老化明显

    Cl-能促进纸张的老化

    D

    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H2O2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上一页 227 228 229 230 2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