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电解质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诸多作用,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SiO2 B、C2H5OH C、KCl D、Cu
  • 2、三氧化碳的回收及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CO2H2合成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如下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ΔH1=49.47kJmol1K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ΔH2=+41.17kJmol1K2

    请回答:

    (1)、有利于提高甲醇平衡产率的条件是____。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2)、反应CO(g)+2H2(g)CH3OH(g)ΔH=kJmol1
    (3)、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H2*H+*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能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 B、第④步的反应式为*H+*HO=H2O C、CO2加氢制甲醇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若实验前用少量水对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可能提升甲醇产率
    (4)、在催化剂下,向恒容密闭容器充入一定量CO2H2 , 起始和平衡时各组分的量如下:


    CO2

    H2

    CH3OH(g)

    CO

    H2O(g)

    总压/kPa

    起始/mol

    10

    3.0

    0

    0

    0

    p0

    平衡/mol

    n1

    n2

    p

    若反应均达平衡时,p0=1.2p , 则表中n1=;若此时n2=23mol , 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Kp=(无需带单位,用含总压p的式子表示)。

    (5)、一定比例的合成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t min , 体系中甲醇的产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此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不受影响

      

    ①当温度高于490K后,甲醇产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②请在图中画出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 3、工业上纳米TiO2的制备过程是以N2为载体,用TiCl4和水蒸气反应生成Ti(OH)4 , 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xTiO2yH2O , 测定产物xTiO2y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样品2.100g用稀硫酸充分溶解得到TiOSO4溶液,再用足量铝将TiO2+还原为Ti3+ , 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注入250mL容量瓶,定容得到待测液。

    步骤二: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用0.1mol/L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将Ti3+氧化为TiO2+ , 三次滴定测得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标准液的体积读数/mL

    滴定后标准液的体积读数/mL

    1

    25.00

    0.20

    24.22

    2

    25.00

    1.21

    29.21

    3

    25.00

    150

    25.48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步骤一所得的TiOSO4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会产生少量偏钛酸(H2TiO3)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述滴定实验中,可选择为指示剂,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3)、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
    A、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率 B、用量筒量取25.00mL待测液转移至锥形瓶 C、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D、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E、在接近终点时,滴加药品应慢慢控制滴定管,使滴定管尖嘴悬挂一滴液体,用锥形瓶内壁将其靠下,并用蒸馏水将其冲入锥形瓶内。
    (4)、通过分析、计算,该样品的组成为;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则测得xy比实际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4、工业合成氨是20世纪的伟大成就之一,但化肥的过度使用、硝酸工业废气和动车尾气的排放,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进行综合处理。
    (1)、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采用高温以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B、采用高压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NH3的产量 C、为提高H2转化率,可适当增大N2的浓度 D、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有利于氨的合成
    (2)、一种电化学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产生NH3的电极反应式是

    (3)、Ⅱ.含氮污染的处理

    水体中氨氮处理:在微生物作用下,废水中NH4+经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

    2NH4+(aq)+3O2(g)=2NO2(aq)+4H+(aq)+2H2O(l)  ΔH=546 kJ·mol1

    2NO2(aq)+O2(g)=2NO3(aq)  ΔH=146 kJ·mol1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大气中NO处理:电解NaCl溶液(调节起始pH约为9)获得NaClO溶液,可用于去除大气中NO。其他条件相同,电解所得溶液中相关成分的浓度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用电解所得NaClO溶液氧化NO生成ClNO3 , 其离子方程式为

    ②电流强度大于4A,随着电流强度增大,电解所得溶液对NO去除率下降,其原因是

  • 5、雄黄(As4S4)、雌黄(As2S3)均可入药,具有解毒、杀菌、去燥湿的功效,也是中国画主要的黄色矿物质颜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硫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其核外电子运动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
    (2)、基态砷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第一电离能AsSe(填“>”或“<”)。
    (4)、基态原子的N能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M能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处于周期表的区。
  •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1molL1CH3COONH4溶液和0.1molL1CH3COONH4溶液的pH,pH均为7

    两种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向2mL1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2mL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2mLCCl4 , 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FeCl3与KI的反应存在限度

    C

    向溶有SO2BaCl2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X具有强氧化性

    D

    向2mL0.1molL1MgCl2溶液中滴入3滴2molL1NaOH溶液,再滴入4滴0.1molL1FeCl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同温度下的KspMg(OH)2<Fe(OH)3

    A、A B、B C、C D、D
  • 7、我国科学家研究化合物M(s)催化CO2氢化生成甲酸的机理,其中由化合物M(s)生成化合物N(s)过程的机理和相对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TS1TS2均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态TS1比化合物Р更稳定 B、过程M→P为化合物M生成化合物N的决速步骤 C、化合物M催化CO2氢化生成甲酸的反应过程中一定有FeO键的生成和断裂 D、M(s)生成N(s)的热化学方程式:M(s)+CO2(g)=N(s)ΔH=0.51kJmol1
  • 8、已知:T℃时,Ksp(CaSO4)=4.0×10-6、Ksp(CaCO3)=4.0×10-9、Ksp(PbCO3)=8.4×10-14 , 三种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pM=-lgc(阴离子)、pN=-lgc(阳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线是CaSO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T℃时,向0.001mol CaCO3沉淀中加入Na2SO4溶液(反应后溶液为1L),使CaCO3沉淀会转化为CaSO4沉淀,所需Na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为1.001mol C、T℃时,向10mL水中加入CaCO3和PbCO3至二者均饱和,溶液中c(Ca2+)c(Pb2+)=Ksp(CaCO3)Ksp(PbCO3) D、若d点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加入CaSO4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CO32-)<c(Ca2)<c(SO42-)
  • 9、“类比”是预测物质性质与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类比”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 , 则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B、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 , 则同族的Li在空气中燃烧也生成Li2O2 C、Al(OH)3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H)4],则Be(OH)2也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Na2[Be(OH)4] D、Al3+与S2在水溶液中因水解无法大量共存,则Fe3+与S2在水溶液中也因水解无法大量共存
  • 10、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图1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2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00gH2C2O42H2O固体 C、用图3所示操作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4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
  • 11、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Na2SO4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O2、H2、H2SO4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过程中,Cu(2)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 B、c、d离子交换膜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C、b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80gNaOH
  • 12、某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Y、Z、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X、Y原子序数之和,Q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沸点:Z<M B、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Y>Q C、简单离子半径:M<Q D、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Q>M>Z>Y
  • 1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25℃时,向10 mL 0.1molL1HA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NaOH溶液,当水电离出的c(H+)=1.0×107molL1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则HA为弱酸 B、常温下,将pH=2的一元酸HA溶液与pH=12的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C、相同温度下,1 L 0.02 molL1的NaCl溶液和2 L 0.01 molL1的NaCN溶液中的离子总数相等 D、将冰醋酸加水稀释,冰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加,但电离常数Ka不变,c(H+)逐渐增大,导电性逐渐增强
  • 14、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VSEPR模型

    空间结构

    A

    CO2

    sp

    直线形

    直线形

    B

    NH3

    sp3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C

    ClO3

    sp2

    四面体形

    平面三角形

    D

    H3O+

    sp3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A、A B、B C、C D、D
  • 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 2H2(g)+O2(g)=2H2O(l)ΔH483.6 kJmol1 ,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N2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 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 C、已知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D、已知H2(g)+I2(s)2HI(g)ΔH=+106kJmol1 , 虽然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但该反应的焓变仍可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直接测得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下,X(g)+Y(g)2Z(g)+N(s) ,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恒温恒容下,X(g)+Y(g)2Z(g)+N(s)达到平衡,移走部分N,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N2(g)+3H2(g)2NH3(g)ΔH<0 , 反应达至平衡后,升温,则反应速率v(H2)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在稀硫酸中加少量Cu(NO3)2固体
  • 17、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4NO2BF3 B、CO2H2O2NH3 C、C2H4C6H6CO32 D、CCl4BeCl2H3O+
  • 18、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A、熔点:CH4>SiH4>GeH4>SnH4 B、熔、沸点:NaBr>NaCl>MgO C、酸性:H3PO4>H2SO4>HClO D、热稳定性:HF>H2O>NH3
  • 19、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能级能量大小关系:4f>5d B、基态铜原子(29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94s2 C、Ca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能为:1s22s22p63s23p64p2 D、基态Na+的轨道表示式:
  • 20、有5种元素X、Y、Z、Q、T。X原子M电子层上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 B、简单离子半径:T>X>Q C、XQ32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 D、XQ2的空间结构是V形
上一页 987 988 989 990 9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