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向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在电极上反应生成尿素[CO(NH2)2] , 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6e+CO2+18H+=CO(NH2)2+7H2O B、电解时,H+从电解池左侧移向右侧 C、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 D、理论上消耗44gCO2时生成128gO2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心原子若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则该分子的空间结构一定为正四面体形 B、若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则该分子的键角一定为109°28' C、115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VA D、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 3、XYZM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Z的第一电离能大,M的电负性比X的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2Z2中所有原子共直线 B、YZ3YZ2VSEPR模型相同 C、XY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D、YZM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酸、碱或盐
  • 4、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 C、加水稀释过程中,c(CH3COO)/c(CH3COOH)增大 D、向b点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CH3COOH的电离常数减小
  • 5、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闭合K1 , 铁的腐蚀速率减缓 B、闭合K2时铁的腐蚀速率比闭合K3时铁的腐蚀速率快 C、闭合K1 , 石墨电极附近pH变大 D、闭合K3石墨电极附近pH变大
  • 6、下列关于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的第一电离能 B、N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K的第一电离能 C、Na的第二电离能小于Ne的第一电离能 D、Na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g的第二电离能
  • 7、某同学利用简易量热计测量放热反应Fe(s)+CuSO4(aq)=FeSO4(aq)+Cu(s)的焓变ΔH(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C

    反应前

    反应后

    i

    0.2mol/L

    CuSO4溶液100mL

    1.20gFe

    a

    b

    ii

    0.56gFe

    a

    c

    溶液比热容取4.18J/(g°C) , 溶液的密度取1.0g/mL , 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以及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易量热计中含有温度计、玻璃搅拌器 B、温度:b>c C、实验i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18(ba)J D、根据实验ii,可得ΔH=41.8(ca)kJ/mol
  • 8、在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g)

    O

    H

    HO

    H2

    O2

    H2O2

    H2O

    能量(kJ/mol)

    249

    218

    39

    0

    0

    136

    2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的键能为436kJ/mol B、H2的燃烧热为242kJ/mol C、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kJ/mol D、2H2O2(g)=2H2O(g)+O2(g)ΔH=212kJ/mol
  • 9、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 ,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L15°Cl时测得O2NC6H4COOC2H5 , 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t/s

    0

    120

    180

    240

    330

    530

    600

    700

    800

    α/%

    0

    33.0

    41.8

    48.8

    58.0

    69.0

    70.4

    71.0

    71.0

    A、反应在180~24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5.8×105mol/(Lmin) B、平均反应速率:120~180s区间>180~240s区间 C、1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6.0 D、为提高O2NC6H4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以增大OH浓度,及时分离出生成物
  • 10、工业上以CO2NH3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进行:

    i.CO2NH3生成NH2COONH4;    iⅱ.NH2COONH4分解生成尿素.

    结合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为放热反应,ⅱ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i<反应ⅱ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中间产物n(NH2COONH4)减小 D、CO2(1)+2NH3(1)=CO(NH2)2(1)+H2O(1)ΔH=E1E4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有8种不同的能级 B、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 C、第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Cr D、Cl2分子中的ClClσ键形状:
  • 12、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
    A、TiCl4 B、KAl(SO4)212H2O C、SOCl2 D、Na2CO3
  • 13、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确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量取50.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20.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560mL。

    ②另取20.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50.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224mL。上述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则根据上述操述及实验数据填空:乙是 , 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忽略不计)

  • 14、某同学做“FeSO4HNO3氧化”的实验,发现溶液变深棕色。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NO与Fe2+Fe3+反应,使溶液变为深棕色,设计下列装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后关闭c打开a、b,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
    (2)、反应开始时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关闭(选填“a”“b”“c”),打开(选填“a”“b”“c”)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与Fe2+反应;
    (4)、完成(3)中实验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a通一段时间N2 , 更新丙、丁中试剂,关闭a和b,打开c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2也可与Fe2+反应。对此你认为这个结论(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若你认为合理此空不用填)
    (5)、这个装置的一个缺陷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甲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A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B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方案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 15、人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会引起很多胃病,需服用抗酸药治疗。抗酸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某同学为测定该药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几步操作(设该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步聚1:取1粒药片(每片药片的质量为0.50g)研碎

    步聚2:将上研碎的药片粉末加入到40.00mL0.40mol/L稀盐酸中溶解

    步聚3:用0.40mol/LNaOH溶液中和过量稀盐酸,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cm3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该0.40mol/L盐酸溶液240mL,应用量筒量取mL浓盐酸。
    (2)、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
    (3)、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
    A、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内壁 B、配制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残留 C、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4)、某同学4次测定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V[NaOH(aq)]/mL

    16.04

    15.96

    16.20

    16.00

    根据这个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这种药片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16、某化合物A(由三种元素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试回答

    (1)、黑色固体E的化学式
    (2)、写出溶液F中通入过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化合物A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检验黄色溶液G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
    (5)、红褐色固体K受热完全分解生成红棕色固体,某同学取该红棕色固体与一定量的H2反应后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往其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未变红。该同学得出结论:红棕色固体已反应完。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 17、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分布在三个周期,B、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E原子序数大于C,其中E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C单质极易与常见无色无味液态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且做氧化剂,短周期中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D与A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B、C、D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离子符号),写出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E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回答下列问题:
    (1)、①金刚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CH4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 共价键为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3)、比较还原性强弱:SO2Br(填“>”“<”或“=”);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与SO2Br的还原性相对强弱
    (4)、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93kJ能量,断裂1molN≡N吸收946kJ能量,则1molN4(g)完全转化为N2(g)(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 19、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A

    比较H2O2Fe3+氧化性强弱

    取少量Fe(NO3)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3+

    B

    比较Mg与Al金属性强弱

    向同浓度等体积的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过量的NaOH溶液

    Mg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解,AlCl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溶解,则金属性:Mg>Al

    C

    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若紫红色退去,则溶液中含有Fe2+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含有CO32

    A、A B、B C、C D、D
  • 20、溶液X中含有下表中离子若干种,且离子浓度均为相等(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向X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阳离子

    Na+Ca2+Fe3+Fe2+Al3+Mg2+

    阴离子

    OHHCO3CO32ClNO3SO42

    A、溶液X中一定有Na+ B、原溶液一定没有Fe3+Al3+ , 但Na+NO3不确定 C、溶液X中可能有HCO3CO32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 D、溶液X中至少1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最多2种阳离子,3种阴离子
上一页 867 868 869 870 8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