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乐舞杂技彩绘陶俑被称为济南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根据组成元素,下列彩绘颜料主要成分的物质类别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赭石的主要成分Fe2O3 B、白垩的主要成分CaCO3 C、石膏的主要成分CaSO4 D、铜绿的主要成分Cu2(OH)2CO3
  • 2、氯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B、C中的试剂依次是
    (2)、装置E的作用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Ⅱ:利用实验Ⅰ制得的氯气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的性质探究。

    已知:G中为干燥的有色布条、H中为紫色石蕊试液、I中为淀粉碘化钾溶液(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G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

    (4)、H中的现象为
    (5)、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F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所得溶液的pH7。
    (4)、H元素与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4、已知物质A~H之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D溶液为(填化学式)溶液。
    (2)、检验G溶液中是否含有B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写出溶液B中金属阳离子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已知: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被还原为Mn2+)。
    (3)、G溶液能否用铜制容器盛放,理由是
    (4)、白色沉淀E变为红褐色沉淀F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物质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填字母)。

    a.物质B b.物质C c.物质F d.物质G

    (6)、制备溶液B时一般会加入稍过量的A,其目的是
  • 5、研究物质时会涉及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用途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Na2O2属于(填物质的类别),其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
    (2)、将包有少量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坩埚,用滴管向棉花上滴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起来。由该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这个反应中Na2O2的作用是
  • 6、从酸性含铬废水(主要阴离子为Cr2O72)中回收铬元素(Cr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需用玻璃棒搅拌 B、“煅烧”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若分别用NaHSO3Na2S2O5还原等量的Cr2O72 , 消耗Na2S2O5NaH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还原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O52+2Cr2O72+10H+__6SO42+4Cr3++5H2O
  • 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Y、Z不同周期,W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与W同主族,X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条件不同,W、X形成的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物不同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Y与W形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D、Z形成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8、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配制稀硫酸 B、加热Fe(OH)3固体 C、制备纯净的Fe(OH)2 D、收集氢气
  • 9、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其性质的实验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观察新制氯水颜色

    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

    新制氯水中含Cl

    B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

    C

    在红色纸条上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浅绿色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溶液变成棕黄色

    新制氯水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6g由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1molCl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分子数为0.5NA D、1molL1的NaCl溶液中含Cl数为NA
  • 11、如右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

    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H2O ④浓硫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将绿矾(FeSO47H2O)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喷施在叶面上,可解决植物叶面变黄问题,因此绿矾又被誉为“铁肥”。下列有关“铁肥”说法错误的是( )
    A、“铁肥”易被空气氧化变质 B、可用KMnO4溶液检验“铁肥”是否发生变质 C、为保证“铁肥”的效果,可向配制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D、FeSO47H2O的摩尔质量为278gmol1
  • 1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强弱:HI>HBr>HCl B、离子半径大小:S2>O2>Na+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金属性强弱:Na>Mg>Al
  •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__2Fe3++3H2 B、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__H2O+CO2 C、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2OH__Cu(OH)2+SO42 D、将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l__AgCl+NO3
  • 1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a2+CO32H+NO3 B、Ba2+OHSO42CO32 C、K+NH4+SO42Cl D、Fe2+ClNa+OH
  • 16、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FeFeCl3 B、CaCO3Ca(OH)2 C、Cl2HClO D、NaNaOH
  • 17、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绚丽多彩的烟花是源于金属元素的焰色 B、早上透过云层看到的“金光万缕”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C、《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2(OH)2CO3]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碱 D、工业上一般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主要考虑原料便宜易得
  • 18、某小组同学将过量的AgNO3 溶液滴加到饱和氯水中,发现氯水的漂白性出现异常,于是对相关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I.发现问题
    ①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组同学猜测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沉淀,使c(Cl-)降低,c(HClO)增大,氯水漂白性增强,于是进行如下实验。 

    ②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后,氯水漂白性减弱的实验证据是

    Ⅱ.查阅资料:AgClO为白色晶体,常温下难溶于水

        提出猜想:反应中除生成AgCl外,还有AgClO生成

    III.实验探究    

    已知:AgI + I-  AgI2-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向a1试管中加入2 mL浓盐酸,并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试管口

    产生刺激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ii

    向a2试管中加入2 mL饱和KI溶液,振荡,再滴入2滴淀粉溶液

    加入饱和KI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振荡后沉淀溶解,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iii

    向另一支试管a3中只加入2 mL饱和KI溶液,振荡,再滴入2滴淀粉溶液,与实验ii放置相同时间

    滴入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

    (2)、操作a的名称是
    (3)、实验i中产生刺激气味的气体,可能的反应方程式是
    (4)、实验ii表明,固体b中含有AgClO,且AgClO的溶解度大于AgI,请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实验iii的作用是
    (6)、综上,过量的AgNO3 溶液滴加到饱和氯水后,氯水漂白性减弱的可能原因是
  • 19、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 • 5H2O)俗称“海波”,常用作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氧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

    资料:① Na2S2O3 • 5H2O无色、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 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反应有S和SO2产生

    (一)制备

    工业上可用SO2、Na2S和 Na2CO3制备Na2S2O3 • 5H2O,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实验室可用浓硫酸与Cu反应制备S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① 配平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  SO2 + Na2CO3 =  Na2S2O3 + CO2  

    ② 当I中溶液的pH约为7时应停止通入SO2 , 否则Na2S2O3的产率下降,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3)、II.粗产品提纯

    已知粗产品中可能会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 Na2S2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① 检验粗产品中含有Na2SO4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溶解, 先加足量的溶液,静置、过滤, ,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粗产品的提纯过程III中,操作a的步骤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过滤、(填洗涤试剂名称)洗涤、干燥。

    (4)、III.纯度测定

    准确称取a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甲醛溶液预处理(防止Na2SO3与I2反应),以淀粉作指示剂,用c mol/L I2的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I2 + 2S2O32-  = 2I+S4O62- , 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v mL I2溶液。

    (已知:Na2S2O3 • 5H2O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   )

    ① 产品中Na2S2O3•5H2O的纯度为 (写出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即可)。

    ② 下列操作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未用I2标准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 20、化合物G是用于治疗慢性便秘药品普卡必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中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和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3)、M + C→D为可逆反应,推测K2CO3的作用:
    (4)、E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属于α-氨基酸(氨基连接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上)

    ②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6)、请根据流程中的信息,设计以苯酚和CH2 = CH-CH2Br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
上一页 832 833 834 835 836 下一页 跳转